海内外对于戚继光的评价是什么,尤其是日本、美国、韩国对其的评价

 我来答
百度网友fc5afb1
2019-01-17 · TA获得超过8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日本史学界对戚继光的评价是:16世纪的学者,擅长中国武术的烟台出身中国军学者。戚继光作为明朝的武将,不仅与倭寇,而且还与蒙古军队战斗,获得显赫的战果。戚继光是登州卫出身,因为讨伐在中国沿海进行秘密走私的倭寇而有名。开始时驻守浙江金华,义乌,在当地招兵,训练成被称为“戚家军”的精兵。

日本人也没忘了戚继光人性化的一面,在诸多有关戚继光的介绍大都谈到了戚继光勇武善战、智谋百出的同时,还详细介绍了他在纳妾一事上的轶闻趣事,称其为“恐妻家”,也就是我们说的“妻管严”之意。但介绍戚继光的“恐妻症”倒丝毫看不出嘲笑的意思,而只是把它当作一位名人的风流韵事来描述的。

美国的古代中国军事专家认为戚继光对小队战术的运用使得16世纪的大明前进了一大步。

而韩国则对戚继光不置可否,最近,韩国国内媒体评既评选亚洲"十大名将‘’,后又评选了“世界十大战神”,在这份榜单中,中国历史的名将集体失声,竟无一人上榜。而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作为征服半个世界的人才仅排第二,那么第一是谁呢?第一就是“韩国战神”李舜臣。可以说,整个韩国对这个人的崇拜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而面对中国网友的质疑,韩国网民则非常愤怒,甚至狂言:李舜臣,是韩国乃至亚洲几千年以来最强战神,可以完爆中国各朝代所有名将,同时期的戚继光给他提鞋都不配。

拓展资料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亦是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编写的《练兵实纪》,亦是当时练兵兵法中的集大成者。它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及其训练等,还包括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

在明中后期,兵员招收标准极低。直接导致,往往进入军队的都是市井青皮,或者流氓地痞,普通的乡野老实之人,除非活不下去,否则极少愿意主动从军。再加上,军官的素质低下,动辄打骂体罚士兵,或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军队军纪涣散,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当时,福建等地,倭寇横行,劫杀商旅,抢掠百姓,沿海各地民不聊生。明军与倭寇对战,也往往是一败涂地,甚至,明军几千人被几百乃至几十的倭寇追着打。而戚继光有感军纪和兵员选拔的重要性。决定选择选用乡野老实之人,无恶迹斑斑之辈进入军队进行训练。严禁青皮游手,地痞流氓或者其他军队出来的兵痞混入军队。同时,加强对军官的素质培养。并且用类似政审的方法,挑出那些思想极端,不服从管制的兵员或军官。使军队保持纯洁和唯一性。

戚继光部队军纪律法严苛,讲究上行下效,令行禁止。将军人服从军纪律法为唯一天职。戚继光曾在练兵实纪中言:军纪之重要,犹如军人之核心,只有军纪森严,才能得堂堂正正之师,结堂堂正正之战阵,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事实也证明如此,戚家军的军纪森严!曾让,当时的整个大明叹为观止。当年,戚继光被调到九边之一的蓟镇,训练蓟镇士兵。戚继光观九边士兵军纪涣散。于是,便命从浙江带来的三千戚家军立于滂沱大雨之中。三千戚家军,身着重甲,持剑而立。整整一夜,戚家军竟无丝毫散乱。军势之严整,气势之雄伟,令整个蓟镇士兵都羞愧不已,自叹不如。由此,靠着严苛的军纪律法,才练就了一只强兵!

戚家军车营天下无双。戚继光改革车营,发展火器,大力推动战阵配合。鸳鸯阵,狼宪,戚家枪等等天下闻名。使不论从冷兵器、火器还是娴熟的战阵对敌,一上战场便让敌人闻风丧胆。特别,戚继光还提出“军士考核制度”,将军队技艺分为不同的等级,促进军士的学习欲望,提高军士荣誉感。更让军队凝聚成一个整体,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使这支军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王牌军队。

戚继光以其独特的练兵思想和方法,训练出了当时世界上堪称最强的王牌军队——戚家军!他们共计斩杀敌首十万余级,平定南倭北虏,收复丢失河山,扬我国威。更在日后,仅凭一千余兵士,让后金在辽东受挫,带来惨重的损失,直至战亡直最后一人。而戚继光,作为缔造出“戚家军”的统帅,他也将永远留在历史中,受人敬仰和膜拜。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戚继光

匿名用户
2013-07-04
展开全部
戚继光真是民族英雄吗?[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历史无情地跟中国人开了一个玩笑。  接下来出现的明清两个朝代却是严厉拒绝海洋的时代,不只是消极地拒绝,更是残酷地打压。  大家知道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明代规定“片板不许入海”;清代有“迁海令”,令沿海居民从海岸后退30—50里。认为这才是中国缺乏海洋文学的最主要原因。  举一个例证。西方文学中有一种海盗情结,海盗不仅是海洋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题材,更是创作灵感的来源。他们被赋予浪漫色彩,成为自由和勇敢的化身。  中国本来是不乏这种有着自由和勇敢精神的海盗式人物的,但他们无法进入文学,因为他们被诬蔑为“倭寇”。  如明代所谓的“倭寇”首领,安徽人王直。他的故事不用虚构,本身就如史诗般波澜起伏。即使在那些后来杀害他的人写的书里,也找不出他的罪名。他把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双屿岛经营成了“16世纪的上海”。双屿岛之战后,王直逃往日本九州,被日本人尊为五岛岛主,浙江巡抚胡宗宪将王直的母亲妻儿拘为人质,写信诱降,谎称同意他开海通商的要求。为了这信仰,王直来降,朝廷却背信弃义,将他杀害……临行前,王直仰天长叹:“吾何罪?吾何罪?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  难道这是一个倭寇首领说的话吗?  不能理解,为何历史的谎言能荒诞到这种程度?其次,在我们描写历史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里,充斥着宫廷内斗、皇帝私情,王直这等英雄的事迹为何却无人问津?若将王直的故事直书下来,便有小说和戏剧的情节和魅力。
   无人书写王直,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把这些海洋英雄都说成是来自日本的倭寇,又虚构了一场持续了近200年的中国人抗倭的民族战争,甚至塑造了戚继光这样的所谓的民族英雄。虽然戚继光打过99次胜仗,杀过成千上万的人,但我查遍了史书,却没有找到戚继光杀过一个日本人的记录。他杀的都是中国人,但他却成了民族英雄,甚至有人说他比岳飞和文天祥还伟大。其实戚继光杀的是中国沿海那些被海禁政策逼得走投无路而被迫起义的人,他们是海商、渔民,或者是从事与海上贸易相关产业的人。  我们只要有点常识,就不会相信明代会有日本人跨海来抢劫。想想看,在帆船时代,远隔千里之遥的大海彼岸的日本武士,怎么会用长达十几天的时间航行到中国沿海来抢掠点生活品?  风吹不动帆怎么办?风向不对怎么办?淡水没有了怎么办?当时的日本人若果真来中国抢劫,其实武士的武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精通海洋的船长和水手。即使是用黄金悬赏,那时的日本武士也没有把握能到达中国。  都知道鉴真和尚六渡日本,五次失败,其中一次还被风吹到了海南岛;元代蒙古大军两次攻打日本,因从中国出发几乎不可能,只好从朝鲜半岛的南端出发,最后还是因为台风而失败;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巨轮首航日本就触礁沉没……日本船史著作《船的世界史》写道:“自公元630年到894年的264年间,虽计划派出遣唐使计18次,然而实际成行的有15次,其中得以完成任务并安全返国的,只有8次。”  航海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500多年前非国家行为的乌合之众“倭寇”,却可以在大海上来去自由、从不失误,这可能吗?  关于海洋与人的关系,中国还处在“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阶段,离文学的真实和深刻还有遥远的距离。  如果所谓的倭寇不被镇压,他们倒有可能创造出中国的海洋文学来。《倭变事略》是一本记叙抗倭事迹的日记类书籍,我在书中读到一个细节:40多个倭寇藏在一座庙里,后来他们全被剿灭,但他们在寺院的墙壁上留下了诗文:“海雾晓开合,海风春复寒。衰颜欢薄酒,老眼傲惊湍。丛市人家近,沙平客路宽,明朝晴更好,飞翠泼征鞍。”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海洋文学。  戚继光不走下神坛,成千上万被杀害的、以海为生的冤魂就无法进入历史,中国就不会有海洋文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04
展开全部
是一个坐月的军事家那是一定的对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