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出自?

很喜欢这话的,很有哲理。... 很喜欢这话的,很有哲理。 展开
 我来答
金牛咲
高粉答主

2019-06-27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出自春秋战国老子所作《道德经》

原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等人听了道的理论,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下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能够装东西的器物,反而不装东西;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主旨赏析:

本章前面先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对“道”的反映。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称其为“道”。

然后引用十二句古人说过的话,再用一句话加以归纳:“道”是幽隐无名的,它的本质是前者,而表象是后者。这十二句,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意识、自然与社会各个领域多种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中,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出辩证法的真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芊芊爱教育
2021-06-07 · 活到老,学到老,芊芊每天教你新知识
芊芊爱教育
采纳数:2402 获赞数:37191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译文:上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等人听了道的理论,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下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赏析

本章前面先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对道的反映。“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称其为“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5
展开全部
出自《道德经》解释大概的意思是,上等人听到了道,就会勤奋照着去做。中等人听到了道,半信半疑。下等人听到了道,就会大笑之,如果下等人不笑,反而就不是道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05
展开全部
上根之人,闻道后会勤修行。中根之人闻道,风吹两边倒,偶尔勤奋,偶尔懈怠。下根之人闻道,贻笑大方,愚痴无知,反坏道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05
展开全部
《道德经》第42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