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季羡林《听雨》的阅读答案

1.第四段作者自认为“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六段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是否矛盾?为什么?2.第三段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3.本文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 1.第四段作者自认为“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六段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是否矛盾?为什么?
2.第三段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
3.本文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请概括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1 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也是个文人,也能感受到雨中的诗意,所以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现在听到雨声想到的是麦子获救之类的世俗现实民生问题,所以说是俗人。(两点,每点2分,意合即可)
2.(1)印证“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
(2)用古人听雨的境界反衬自己听雨的境界;
(3)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
3.(1)执着于个人悲喜。
(2)超越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3)关注民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黛妮
2015-11-18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黛妮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4492 获赞数:224767
已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小说、散文、诗等四百余万字……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1)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么样的?请梳理出来。
  (2)第三段中“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五段中却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3)第三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4)从文中来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请概括出来。

  答案如下——
  (1) 听雨时的喜悦感受--联想古人听雨有不同的境界--点出听雨喜悦的原因--表现自己的人生境界.
  (2)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也是个文人,也能感受到雨中的诗意,所以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现在听到雨声想到的是麦子获救之类的世俗现实民生问题,所以说是俗人.
  (3)印证"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用古人听雨的境界反衬自己听雨的境界;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
  (4)a.于个人悲喜;b.了人生的悲欢离合;c.关注民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