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扩展资料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
才学校办学最艰苦的日子里,陶先生带领师生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一律归公,任何人不得挪用分文。为此,陶先生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次,募捐归来途中,他忽然发现私款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虽然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他决不从公款口袋拿一分钱。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他提出“建筑人格长城”,要做到不留一点空隙。当他得知二儿子陶晓光为了求职,托人搞到了一张假学历证明时,即刻写信指出“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并叮嘱“追求真理做真人”。在陶先生真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精神的鼓舞下,育才学生自觉地学做真人,据当年育才学校的留校生、现任上海市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吕长春老人回忆,育才学校所有参加革命的学生,没有发现哪一个是叛徒。这个了不起的事实,充分证明陶先生的真教育在育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如今,面对教育现状,我们深深感到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愈来愈显示着它永恒的价值。如今,在一些学校,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两张皮现象明显存在,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教学行为严重背离素质教育理念;一些公开课、示范课成了虚假的表演,有的教师上课像个电视节目主持人,过分追求技巧,为形式而形式,脱离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表面看似热闹非凡,但一笑之后,学生收效甚微;在某些课程教学中,动辄让学生课堂讨论,名为贯彻新课程要求,而实际上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包揽一切,学习能力差的当旁听、成陪衬,学生的合作学习实际上成了一种虚假的形式;一些学校不顾三令五申,无休止加班加点,向师生施压,以师生健康为代价换取少数学生虚假的高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脱离实际,远离生活,“假大空”严重。同时,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只听汇报、只看过程,不论结果,不看实效,自欺欺人的虚假行为随处可见„„。这些问题的存在,根子在应试教育。充满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死知识而无真本领,只有高分数而无高素质的人来。只有靠真实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够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试教育是无论如何培养不出真善美的活人的。
1>“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心灵的共振,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要捕捉好教育的每一个契机,选择好教育的每一个方法,有效地引领学生获得自信,走向成功,持续发展,共创美好的教育人生!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创造,更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2>从改变自己来改变别人,甚至创造世界。改变自己最好的办法从读书开始,从写随笔开始,从构建理想课堂开始。用心教育,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积淀做人做事的根本和根基,力争做一个民族的我,世界的我,达成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