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简洁风格的LOGO设计都是红黄蓝绿的色块组合在一起
先来一张我手机上、电脑上的软件LOGO截图,其中很多大部分人应该都挺熟悉的。
有没有觉得,如果仅凭图标来记住一个软件软件,N次练习是必须的,累啊~
再深入一点点,肯定就会想问,为什么这样设计的问题了有木有。
首先,先浅显地从物理层面来说一些东东。
1、颜料三原和色光三原色
颜料三原色一般用于绘画和印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红(品红Magenta)、黄(Yellow)、蓝(青Cyan)。属于“消减型”的原色系统,举个例子,你看见我今天穿红色的衣服,是因为其他颜色,像是蓝绿紫等都被吸收减掉了,剩下红色,所以就只有红色到你的眼睛里了。进一步说,介质表面被动发光(反射光源的光),物品所呈现的色彩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剩余的部分(减法)。
当三种原色饱和度最大等比混合时,得到黑色。因为颜料的制作材料纯度关系,一般混合后是浊褐色,所以,在印刷上,会加入第四种原色——黑(Black)。这也就是我们知晓的“CMYK”色彩模式,用于印刷。关于最后一个字母K,你会问,为什么不是B呢,Black。因为还有一种色彩模式叫RGB(下面会提到),这里是为了避免与RGB中的B(Blue)而采用Black(黑)的最后一个字母K。
色光三原色一般用于显示屏等,由红(Red)、绿(Green)、蓝(Blue)构成。属于“叠加型”的原色系统,同样举个例子,你看见圣诞树上一个小灯泡是黄色的光,是因为红色和绿色频段光的进行叠加,得到绿色。进一步说,光源主动发光,眼睛接受到的色彩是光源中的原色进行波长叠加(和前者的区别在于光源中某些频率的色光还未被吸收)。
这三种原色构成“RGB”色彩模式,每天都面对手机、电脑、显示屏,很熟悉吧~
色光三原色混合
2、心理原色
心理原色为蓝-黄、红-绿,互为补色(在色环上相差120°)。这四种心理原色加上黑白两色,形塑了色彩感知,理论上还能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心理上,会认为其他颜色都是由这几种颜色构成的(黑白除外)。
做个小实验来解释下,让某人(不管是设计师还是普通人),从色环中拾取颜色,基本上他首先颜色的就是红、绿、黄、蓝这四种颜色。
色相环
这跟眼球内部锥状细胞有关,有兴趣可以进一步查阅。
现在,回过头来说我们的LOGO。
由上述得,
颜料三原色→便于印刷;色光三原色→便于显示器显示;取补集为红、黄、蓝、绿。
心理三原色→红、黄、蓝、绿对人的视觉刺激最强。
→红黄蓝绿搭配简洁的LOGO是很好的选择。
(为什么是简洁呢?换种风格的话,纯度高的色彩会让人自动想起儿童用品,想想你家小孩或者弟弟妹妹平时的玩具、书包、文具、常上的网站,或者美术课上的画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