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英两国海外贸易的不同特点和成因
1个回答
2017-07-18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明清海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中国大部分最好的商品都由此处(引者注:这里指的是广州)运往各地,因为它是中国最开放和自由的交易地点。且不说6个邻国的土著和异邦人运走的各种货物,仅葡萄牙运往印度、日本和马尼拉的货物,每年约有5300箱各类丝绸,每箱装有100匹真丝,天鹅绒花缎和缎子、轻料如半花缎、彩色单层线段,还有250块金子,及每块重12盎司的2200块金锭,此外的货物还有瓷盘,镀金器皿,糖,中国木,大黄,麝香,……即使长篇开列也不能尽举其名” ——曾德昭《大中国志》
到了明中叶以后,市舶贸易的出口商品,其品种和数量比朝贡贸易的赏赍品就更加繁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36之多,包括手工业品、农副产品、矿产品、动物和肉制品、干鲜果品、中草药品和文化用品等八大类,其中手工业品共127种,占总数一半以上(明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度发展)。
明末,中国出口商品中,手工业品占总数一半以上,其中最大宗货物是生丝,丝货,棉布。当时从广州出口商品的航线有三条,一,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印度、非洲和欧洲各国,二,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日本,三,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菲律宾马尼拉而转口运往拉丁美洲,从万历八年到十八年(1580—1590)的10年间,每年运往印度果阿的丝货为3000担,崇祯九年(1636)达到6000担,崇祯年间(1628—1644)每年由广州经澳门输往长崎的生丝2460担,从这三个数据可以看出明末丝货的出口数量之巨大。
“1591年菲律宾总督发现,菲律宾群岛上土著居民因为服用中国衣料,不再种棉织布,所以下令禁止土著居民服用中国的丝绸和其他中国衣着原料。1592年这个总督报告西班牙国王说,中国商人收购菲律宾的棉花,转眼就从中国运来棉布。棉布已成为中国货在菲律宾销路最大的商品。但土著居民如果采用自己种植的棉花自行纺织,可以向墨西哥输出肆十万比索的布匹。这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以后土著居民还是大量服用中国衣料。“中国纺织品还经过马尼拉销售到西属美洲殖民地去,早在16世纪末叶,中国棉布已经在墨西哥市场上排挤了西班牙货。有的文献说,因为中国棉布价廉物美,所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中国丝绸就更为畅销了。严中平说,实际上,中国对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贸易关系,就是中国丝绸流向菲律宾和美洲,白银流向中国的关系。至迟到1580年代初,中国的丝绸就已经威胁到西班牙产品在美洲的销路了。17世纪初,墨西哥人穿丝多于穿棉,所谓穿丝,大多是穿中国丝绸,以至于墨西哥总督于1611年呼吁禁止中国生丝的进口。但是到了1637年情况愈发严重,墨西哥的丝织业都以中国丝为原料,墨西哥本土蚕丝业实际上被消灭了。邻近墨西哥的秘鲁也是中国丝绸的巨大市场
,中国丝绸到秘鲁的价格只抵得上西班牙制品得三分之一。从智利到巴拿马,到处出售和穿着中国绸缎。中国丝绸不仅泛滥美洲市场,夺取了西班牙丝绸在美洲的销路,甚至绕过大半个地球,远销到西班牙本土,在那里直接破坏西班牙的丝绸生产(《晚明史》)。
从《晚明史》一大段话中,可以看到中国丝绸和棉布对西班牙纺织业的冲击,很显然,如果没有明末中国纺织业的冲击,西班牙人的纺织业不会衰弱。
再看看清代前期,
1606年,荷兰人首次从万丹将茶叶输往欧洲,在此后一百余年间,茶叶并未成为输往欧洲的重要商品。1704年英船“根特”号(Kent)在广州购买470 担茶叶,价值14000两白银,只占其船货价值的11 %,而所载丝绸则价值80000两。1715年,英船“达特莫斯”号(Dartmonth)前往广州,所携资本52069镑,仅5000镑用于茶叶投资。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两艘英船从广州携回3000担茶叶,价值 35085镑,占总货值的80%。18世纪2丨0年代后,北欧的茶叶消费迅速增长,茶叶贸易成为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最重要的、盈利最大的贸易,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Robert Constant 说:“茶叶是驱使他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商品种类。”(茶叶、白银和鸦丨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
从17世纪2丨0年代起,英国东印度公司(EIC )在绝大部分年份中,所购买的茶叶都占其从中国总进口值的一半以上。在1765—1774年十年平均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总货值中,茶叶占71%。在1785—1794年中,这一比例提高到85%。(茶叶、白银和鸦丨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
进入18世纪, 中荷茶叶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71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要荷印当局订购6~7万磅茶叶,次年又要求增加到10万磅,到1719年,荷兰的订茶量达20万磅(鸦丨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
18世纪对中国的欧洲主要贸易国是英国和荷兰,这两个国家在18世纪从中国进口的最大宗货物为茶叶,英国东印度公司(EIC )宁可让这类商品的贸易由其船长和船员利用他们的“优待吨位”(Privilegetonnage)去经营,本身则集中全力经营茶叶贸易;从18世纪2丨0年代到90年代,茶叶均是荷人从中国输出的最重要的商品。在这一时期的大部份年代中,茶叶占荷人输出的中国商品总值的70—80%,有些年份甚至超过85%(茶叶、白银和鸦丨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
很显然,明末到清代,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不再是丝货棉布,而是茶叶。当然,如果丝货和棉布在明末的基础上大量增加,自然也无可厚非,但事实呢?
生丝,康熙三十七年至六十一年(1698—1722)为1833担,到乾隆五年至四十四年(1740—1779),为19200担,增加十倍多;到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五年(1780—1790)增至27128担,又增加29%;到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九年(1820一)829)增到51662担,再增长90%(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
初一看,数字似乎很大,可实际上呢,康熙三十七年至六十一年(1698—1722),每年的生丝出口量为74担不到,乾隆五年至四十四年(1740—1779),平均每年480担,到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五(1780—1790),平均每年2467担,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九年(1820一)829),平均每年为5166.2担。也就是说,清代的生丝出口,直到鸦丨片战争前夕,才和明末相当。
至于清代的棉布出口则开始于18世纪30年代。如果从明朝灭亡的1644年开始,棉布出口中断了近一个世纪。
当十八世纪英国人的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棉布市场在美洲,这时候,英国人没有遭遇任何的竞争对手,在一百多年前,先英国人走上海上贸易扩张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还有荷兰人,他们都遭遇到了价廉物美的中国纺织品的疯狂冲击,然后走向衰弱,一百多年后,英国人的棉纺织业开始扩张,这个时候,中国只是在缓慢地恢复自己的伤口,那点可怜的棉布出口,其出口的航线的控制者也是英国,当中国的棉布出口疯狂扩张的时候,中国走到了1840年。
十八世纪初,中国的茶叶出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茶叶为中国换来了大量的白银,但茶叶无法带给中国工业革命。曾经,中国的棉布与丝货毁灭了西班牙人的纺织业,但,当英国人的工业革命开始与棉纺织业的时候,中国的棉纺织业不过是在被摧毁的土地上,缓慢恢复。
那广垠的市场,不是英国棉布击败了中国棉布,而是中国的战乱摧毁了中国棉布。那个年代,中国并非没有保存手工业的机会,但清人的铁骑南下的时候,江南很多地方选择了放弃抵抗。他们放弃抵抗是无耻,但他们在试图保住江南的手工业。明初,常遇春北伐,明太祖为了防止常遇春滥杀无辜而亲往其军营反复告诫,明末,在紫气东来中,除了杀戮,剩下的就是废墟,江南的繁荣,一夜之间,成了望不尽的废墟。
“中国大部分最好的商品都由此处(引者注:这里指的是广州)运往各地,因为它是中国最开放和自由的交易地点。且不说6个邻国的土著和异邦人运走的各种货物,仅葡萄牙运往印度、日本和马尼拉的货物,每年约有5300箱各类丝绸,每箱装有100匹真丝,天鹅绒花缎和缎子、轻料如半花缎、彩色单层线段,还有250块金子,及每块重12盎司的2200块金锭,此外的货物还有瓷盘,镀金器皿,糖,中国木,大黄,麝香,……即使长篇开列也不能尽举其名” ——曾德昭《大中国志》
到了明中叶以后,市舶贸易的出口商品,其品种和数量比朝贡贸易的赏赍品就更加繁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36之多,包括手工业品、农副产品、矿产品、动物和肉制品、干鲜果品、中草药品和文化用品等八大类,其中手工业品共127种,占总数一半以上(明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度发展)。
明末,中国出口商品中,手工业品占总数一半以上,其中最大宗货物是生丝,丝货,棉布。当时从广州出口商品的航线有三条,一,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印度、非洲和欧洲各国,二,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日本,三,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菲律宾马尼拉而转口运往拉丁美洲,从万历八年到十八年(1580—1590)的10年间,每年运往印度果阿的丝货为3000担,崇祯九年(1636)达到6000担,崇祯年间(1628—1644)每年由广州经澳门输往长崎的生丝2460担,从这三个数据可以看出明末丝货的出口数量之巨大。
“1591年菲律宾总督发现,菲律宾群岛上土著居民因为服用中国衣料,不再种棉织布,所以下令禁止土著居民服用中国的丝绸和其他中国衣着原料。1592年这个总督报告西班牙国王说,中国商人收购菲律宾的棉花,转眼就从中国运来棉布。棉布已成为中国货在菲律宾销路最大的商品。但土著居民如果采用自己种植的棉花自行纺织,可以向墨西哥输出肆十万比索的布匹。这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以后土著居民还是大量服用中国衣料。“中国纺织品还经过马尼拉销售到西属美洲殖民地去,早在16世纪末叶,中国棉布已经在墨西哥市场上排挤了西班牙货。有的文献说,因为中国棉布价廉物美,所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中国丝绸就更为畅销了。严中平说,实际上,中国对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贸易关系,就是中国丝绸流向菲律宾和美洲,白银流向中国的关系。至迟到1580年代初,中国的丝绸就已经威胁到西班牙产品在美洲的销路了。17世纪初,墨西哥人穿丝多于穿棉,所谓穿丝,大多是穿中国丝绸,以至于墨西哥总督于1611年呼吁禁止中国生丝的进口。但是到了1637年情况愈发严重,墨西哥的丝织业都以中国丝为原料,墨西哥本土蚕丝业实际上被消灭了。邻近墨西哥的秘鲁也是中国丝绸的巨大市场
,中国丝绸到秘鲁的价格只抵得上西班牙制品得三分之一。从智利到巴拿马,到处出售和穿着中国绸缎。中国丝绸不仅泛滥美洲市场,夺取了西班牙丝绸在美洲的销路,甚至绕过大半个地球,远销到西班牙本土,在那里直接破坏西班牙的丝绸生产(《晚明史》)。
从《晚明史》一大段话中,可以看到中国丝绸和棉布对西班牙纺织业的冲击,很显然,如果没有明末中国纺织业的冲击,西班牙人的纺织业不会衰弱。
再看看清代前期,
1606年,荷兰人首次从万丹将茶叶输往欧洲,在此后一百余年间,茶叶并未成为输往欧洲的重要商品。1704年英船“根特”号(Kent)在广州购买470 担茶叶,价值14000两白银,只占其船货价值的11 %,而所载丝绸则价值80000两。1715年,英船“达特莫斯”号(Dartmonth)前往广州,所携资本52069镑,仅5000镑用于茶叶投资。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两艘英船从广州携回3000担茶叶,价值 35085镑,占总货值的80%。18世纪2丨0年代后,北欧的茶叶消费迅速增长,茶叶贸易成为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最重要的、盈利最大的贸易,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Robert Constant 说:“茶叶是驱使他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商品种类。”(茶叶、白银和鸦丨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
从17世纪2丨0年代起,英国东印度公司(EIC )在绝大部分年份中,所购买的茶叶都占其从中国总进口值的一半以上。在1765—1774年十年平均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总货值中,茶叶占71%。在1785—1794年中,这一比例提高到85%。(茶叶、白银和鸦丨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
进入18世纪, 中荷茶叶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71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要荷印当局订购6~7万磅茶叶,次年又要求增加到10万磅,到1719年,荷兰的订茶量达20万磅(鸦丨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
18世纪对中国的欧洲主要贸易国是英国和荷兰,这两个国家在18世纪从中国进口的最大宗货物为茶叶,英国东印度公司(EIC )宁可让这类商品的贸易由其船长和船员利用他们的“优待吨位”(Privilegetonnage)去经营,本身则集中全力经营茶叶贸易;从18世纪2丨0年代到90年代,茶叶均是荷人从中国输出的最重要的商品。在这一时期的大部份年代中,茶叶占荷人输出的中国商品总值的70—80%,有些年份甚至超过85%(茶叶、白银和鸦丨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结构 )。
很显然,明末到清代,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不再是丝货棉布,而是茶叶。当然,如果丝货和棉布在明末的基础上大量增加,自然也无可厚非,但事实呢?
生丝,康熙三十七年至六十一年(1698—1722)为1833担,到乾隆五年至四十四年(1740—1779),为19200担,增加十倍多;到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五年(1780—1790)增至27128担,又增加29%;到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九年(1820一)829)增到51662担,再增长90%(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
初一看,数字似乎很大,可实际上呢,康熙三十七年至六十一年(1698—1722),每年的生丝出口量为74担不到,乾隆五年至四十四年(1740—1779),平均每年480担,到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五(1780—1790),平均每年2467担,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九年(1820一)829),平均每年为5166.2担。也就是说,清代的生丝出口,直到鸦丨片战争前夕,才和明末相当。
至于清代的棉布出口则开始于18世纪30年代。如果从明朝灭亡的1644年开始,棉布出口中断了近一个世纪。
当十八世纪英国人的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棉布市场在美洲,这时候,英国人没有遭遇任何的竞争对手,在一百多年前,先英国人走上海上贸易扩张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还有荷兰人,他们都遭遇到了价廉物美的中国纺织品的疯狂冲击,然后走向衰弱,一百多年后,英国人的棉纺织业开始扩张,这个时候,中国只是在缓慢地恢复自己的伤口,那点可怜的棉布出口,其出口的航线的控制者也是英国,当中国的棉布出口疯狂扩张的时候,中国走到了1840年。
十八世纪初,中国的茶叶出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茶叶为中国换来了大量的白银,但茶叶无法带给中国工业革命。曾经,中国的棉布与丝货毁灭了西班牙人的纺织业,但,当英国人的工业革命开始与棉纺织业的时候,中国的棉纺织业不过是在被摧毁的土地上,缓慢恢复。
那广垠的市场,不是英国棉布击败了中国棉布,而是中国的战乱摧毁了中国棉布。那个年代,中国并非没有保存手工业的机会,但清人的铁骑南下的时候,江南很多地方选择了放弃抵抗。他们放弃抵抗是无耻,但他们在试图保住江南的手工业。明初,常遇春北伐,明太祖为了防止常遇春滥杀无辜而亲往其军营反复告诫,明末,在紫气东来中,除了杀戮,剩下的就是废墟,江南的繁荣,一夜之间,成了望不尽的废墟。
企业出海规划师
2024-05-27 广告
2024-05-27 广告
艾凡咨询总部在美国洛杉矶,致力于企业出海服务,提供公司注册、银行开户、企业合规、会计税务、代理CFO、架构搭建和其它中美资产管理的咨询服务。联系电话:133-1083-1806,地球号(V信):ianfgtom消费税本质上还是销售税,消费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企业出海规划师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