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
2017-12-0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学生生活、思想和语言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心就烦”也是广大农村学生的心声和苦恼:他们苦于无内容可写,苦于不知道怎样去写,怎样写才能写好。每每谈到作文教学,教师也经常忧心忡忡。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方面寻找原因并思考对策。
笔者根据自己亲身的作文教学体验,通过与学生和语文老师的多方交流,把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太小。很多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只要读好了这几本教科书就不错了,还买什么课外书,有的家长因为经济原因根本就舍不得花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除了要读的这几本教科书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书可读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海里没有多少文字的积累,写作的时候就很难有好词佳句。课外阅读量的缺失给孩子的作文带来了许多困难。
课堂写作缺乏有效的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农村学校作文课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这种训练模式造成的后果是:1、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作文不是来自生活需要,而是来自老师或教材。2、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人一面,缺少个性。这是因为老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4、学生写作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或“分数”。这是因为过分注重了作文的应试功能,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
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阶段的写作,学生往往不知道作文的妙处何在,写得不多,更难有成就感,如若长期得不到鼓励,最终疲于应付,倦于无趣。
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应试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当今教师读书少,令人担忧;而语文教师不写作、怕动笔,却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教师不写作,可能是作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写作是个人体验很强的实践活动,一个经常写作的教师才有可能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只有具备个人的切身体验,教师的指导才会令学生信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忽略了作文批改和评语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激励作用。教师背着学生全批全改作文,虽然用心良苦,但是教师心中的评价指向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为评阅任务重,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打一个评语,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分数,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后也懒得去看自己的作文到底有什么优点或不足,更谈不上去修改和反思了。这就导致作文评阅促进作文进步的功效大大削弱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从帮助学生搜集、积累写作材料,创新习作指导模式,改革作文评价方式三个方面下功夫,帮助学生轻松地写作,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
二
1、帮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
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丰富的感性积累才会有精彩的文字空间。这种精彩最有意义的应来自生活中的见闻。但见闻如不及时把握就将转瞬即逝。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将一天中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见闻写入日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见闻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让学生欣赏一下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们就会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另外,这种精彩还可来自间接的阅读。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增进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习作水平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我国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也说:“美好的阅读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打底。”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作铺垫,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走进阅读,是为写好作文播下收获的种子。①
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眼,丰富学生的积累。从一年级学会汉语拼音后,教师就可以开始给学生介绍一些带拼音的儿童读物,在以后的各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的需求、年级目标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最好我们能给学生列出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一年所要求阅读的课外读物的书目,并在阅读的数量、时间、质量、目标上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方面,笔者所在的中心学校已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我们在学校经费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教育局下发的各年级段的课外书阅读目录购置了一批图书,并且为每个班每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要求各班的语文老师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的阅读。另外,要求各班学生主动捐献图书,并在教室设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阅读到他们所喜欢的课外书。这就大大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对书中精彩优美的语句、某些有益的知识进行分类摘抄整理。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写好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能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途径。
2、写作前引导学生搜寻、筛选已有材料。
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面临的首要困难往往是不知选什么材料来写。其实,每个孩子脑中都存储中大量丰富可写的材料,只是在写作时他们自己无法独立地从这些信息中准确地找到与作文要求相匹配的记忆材料,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诱导。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时,一上课,我并没有提出这节课要写作文的要求,而是微笑着向学生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在自己认识的人当中最喜欢谁呀?”马上有几个同学准备发言,我接着说:“不必举手,想说的尽管说。”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答“老师”,有的答“爸爸”,有的答“××同学”……我煞有介事地又说:“说的都不错,可是谁知道你们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呀?”“真喜欢!”孩子们都急了,可我还在故意卖关子——“我还是不太相信!”这时有个学生真急了站起来说:“老师,是真的,我最喜欢我妈妈,妈妈对我可好了,有一次……”这个孩子情不自禁地讲述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来证明。接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能证明自己 “真喜欢”的理由,而这些也就成了写好这个作文最好的素材。孩子们的记忆就像一个藏宝箱,老师只有拿对了钥匙才能打开存储着相应知识的箱子,帮他们挖掘出可转化成优美文字的记忆宝藏。
三
1、构思指导的创新。
传统的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弄不懂作文题目的意思,不知道怎样来构思这个作文。于是给学生认真地分析、讲解题意,指导学生确定文章结构、体裁,教给学生开头要总起全文,结尾要点题升华,结果导致了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面,缺少个性。
其实,作文指导的大忌就是总是使用固定的模式。作文指导应是一种互动式的指导,不但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要鼓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重视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情境。实践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源泉。因为有了实践,学生才会在作文时选择素材而游刃有余;因为有了实践,学生才会在作文时表达生活而意到笔随。实践让学生的作文拓开了一片新天地。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大胆实践。学生有了实践体验的机会,也就拥有了作文的“物质基础”。②
如《秋天的××》这一个习作题目,要求学生观察一处景物,写出秋天景物的特点。笔者在指导时有目的地把课堂移到了课外,带领学生到田野、山坡、村子边去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观察有秋天特点的景物,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励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跟同学说一说。并力图开阔学生的思路,强调写自己观察到的,不要人云亦云。笔者还指导学生通过横向的比较,弄清各种景物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把景物的特点写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这次习作,尽管篇幅有长有短,用词有优有劣,但同学们都根据观察,写出了自己眼中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秋天。可见,作文构思中的求异思维的培养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一环。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情境,去获取丰富多样的作文素材。
2、表达指导的创新。
表达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步,作文质量的高低就看表达水平如何。如何指导学生把自己想写的表达出来呢?
(1)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创造条件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说是写的基础,是表达的最初形式。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经常性地开展讲故事、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个性和情感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用说为写奠定基础,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语言表达贫乏的问题。
(2)教师应在作文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达的自主权。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而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思维来命题,题目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生活特点,不符合学生的表达愿望。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题目,学生只好生编硬凑,写作的乐趣当然也就无从感受,作文 “假大空”的现象便由此产生。学生不是“我手写我心”,而是顺着老师的意愿写一些应付老师的话,不但写作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而且创造性的发挥也受到极大的制约,有创意的表达更是无从谈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作文话题,尽量拓宽作文题目范围,让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接轨,与学生的思想碰撞,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用自己的话不拘一格地表达。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欢乐的写作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拘师道尊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在结构安排上、体裁选择上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求张扬个性,创意表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个性语言,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感知体验,自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自主表达,充分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作文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③
如在指导《××的早晨》一文的写作时,学生既可按方位顺序写,又可按不同地点写,还可按不同人物的活动来写;写一件事,既可按事情发展顺序,也可按人物的情感变化来写;同一件事,既可写它积极的一面,表达赞美之情,又可写它消极的一面,持批评的态度。
3、重视习作修改的指导,让学生养成多次修改的良好习惯。
习作指导不仅应包括写作前的指导,还应包括对学生修改习作的指导。修改是写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把人、事、景、物描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因此,在习作指导中要重视对修改习作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1)、让学生树立“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观念,并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对于修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份内的事。”写完作文后,最好马上修改,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非常有效。习作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让耳朵做“老师”,慢慢斟酌,仔细推敲,能很好地发现习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悟出许多作文之道。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最好看两次,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2)、让学生树立信心,采用多种形式互改作文。学生初次尝试互相修改作文,有的感到新奇,有的感到畏惧,认为自己连写作都还有许多不足,怎么有能力去修改别人的文章。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品质、写作个性进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有修改他人作文能力的信心,鼓励他们在互相修改、讨论、交流中进步、提高。我们可以采用同桌互改,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既发现了别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又逐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从他人的修改中学到一些自己不会的作文技巧。当学生发现了他人作文中的某一点问题后,他们会讨论得很热烈,找资料,问同学,甚至发生争执,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学生互评作文,能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的评判者主观,被评判者不服的矛盾和隔阂,还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这是教师一支笔评改作文所无法达到的功效。
(3)、传授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对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下笔为学生批改,而应该先把全班学生的习作都浏览一下,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概括出优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二篇典型的文章面向全班学生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修改。可以从引导学生学会修改错别字、修改用词不当之处开始,再到修改语句的不通顺,最后到学会选材、整篇的布局等方面的评价。
如果让学生养成每篇作文都进行三次甚至更多次修改的好习惯,学生对习作的认识就能逐步加深,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4、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利用好“下水文”。
学生的表达欲望,是决定他们的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己却从不“湿鞋”。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老师不一定能写好,老师都写不好,我们又怎么能写好呢?久而久之,不怕作文才怪呢,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主动性呢?反之,如果教师以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一种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相信每到作文时,学生就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之感,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无疑为写好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写“下水文”不仅能锻炼自己的笔力,而且还能切身地体会到学生习作时会面临的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另外,教师的“下水文”还能对学生作文的构思、表达乃至修改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方面寻找原因并思考对策。
笔者根据自己亲身的作文教学体验,通过与学生和语文老师的多方交流,把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太小。很多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只要读好了这几本教科书就不错了,还买什么课外书,有的家长因为经济原因根本就舍不得花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除了要读的这几本教科书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书可读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海里没有多少文字的积累,写作的时候就很难有好词佳句。课外阅读量的缺失给孩子的作文带来了许多困难。
课堂写作缺乏有效的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农村学校作文课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这种训练模式造成的后果是:1、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作文不是来自生活需要,而是来自老师或教材。2、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人一面,缺少个性。这是因为老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4、学生写作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或“分数”。这是因为过分注重了作文的应试功能,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
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阶段的写作,学生往往不知道作文的妙处何在,写得不多,更难有成就感,如若长期得不到鼓励,最终疲于应付,倦于无趣。
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应试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当今教师读书少,令人担忧;而语文教师不写作、怕动笔,却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教师不写作,可能是作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写作是个人体验很强的实践活动,一个经常写作的教师才有可能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只有具备个人的切身体验,教师的指导才会令学生信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忽略了作文批改和评语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激励作用。教师背着学生全批全改作文,虽然用心良苦,但是教师心中的评价指向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为评阅任务重,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打一个评语,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分数,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后也懒得去看自己的作文到底有什么优点或不足,更谈不上去修改和反思了。这就导致作文评阅促进作文进步的功效大大削弱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从帮助学生搜集、积累写作材料,创新习作指导模式,改革作文评价方式三个方面下功夫,帮助学生轻松地写作,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
二
1、帮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
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丰富的感性积累才会有精彩的文字空间。这种精彩最有意义的应来自生活中的见闻。但见闻如不及时把握就将转瞬即逝。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将一天中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见闻写入日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的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见闻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让学生欣赏一下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们就会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另外,这种精彩还可来自间接的阅读。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增进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习作水平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我国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也说:“美好的阅读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打底。”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作铺垫,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走进阅读,是为写好作文播下收获的种子。①
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眼,丰富学生的积累。从一年级学会汉语拼音后,教师就可以开始给学生介绍一些带拼音的儿童读物,在以后的各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的需求、年级目标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最好我们能给学生列出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一年所要求阅读的课外读物的书目,并在阅读的数量、时间、质量、目标上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方面,笔者所在的中心学校已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我们在学校经费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教育局下发的各年级段的课外书阅读目录购置了一批图书,并且为每个班每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要求各班的语文老师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的阅读。另外,要求各班学生主动捐献图书,并在教室设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阅读到他们所喜欢的课外书。这就大大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对书中精彩优美的语句、某些有益的知识进行分类摘抄整理。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写好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能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途径。
2、写作前引导学生搜寻、筛选已有材料。
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面临的首要困难往往是不知选什么材料来写。其实,每个孩子脑中都存储中大量丰富可写的材料,只是在写作时他们自己无法独立地从这些信息中准确地找到与作文要求相匹配的记忆材料,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诱导。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时,一上课,我并没有提出这节课要写作文的要求,而是微笑着向学生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在自己认识的人当中最喜欢谁呀?”马上有几个同学准备发言,我接着说:“不必举手,想说的尽管说。”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答“老师”,有的答“爸爸”,有的答“××同学”……我煞有介事地又说:“说的都不错,可是谁知道你们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呀?”“真喜欢!”孩子们都急了,可我还在故意卖关子——“我还是不太相信!”这时有个学生真急了站起来说:“老师,是真的,我最喜欢我妈妈,妈妈对我可好了,有一次……”这个孩子情不自禁地讲述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来证明。接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能证明自己 “真喜欢”的理由,而这些也就成了写好这个作文最好的素材。孩子们的记忆就像一个藏宝箱,老师只有拿对了钥匙才能打开存储着相应知识的箱子,帮他们挖掘出可转化成优美文字的记忆宝藏。
三
1、构思指导的创新。
传统的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弄不懂作文题目的意思,不知道怎样来构思这个作文。于是给学生认真地分析、讲解题意,指导学生确定文章结构、体裁,教给学生开头要总起全文,结尾要点题升华,结果导致了学生写的作文千篇一面,缺少个性。
其实,作文指导的大忌就是总是使用固定的模式。作文指导应是一种互动式的指导,不但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要鼓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重视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情境。实践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源泉。因为有了实践,学生才会在作文时选择素材而游刃有余;因为有了实践,学生才会在作文时表达生活而意到笔随。实践让学生的作文拓开了一片新天地。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大胆实践。学生有了实践体验的机会,也就拥有了作文的“物质基础”。②
如《秋天的××》这一个习作题目,要求学生观察一处景物,写出秋天景物的特点。笔者在指导时有目的地把课堂移到了课外,带领学生到田野、山坡、村子边去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观察有秋天特点的景物,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励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跟同学说一说。并力图开阔学生的思路,强调写自己观察到的,不要人云亦云。笔者还指导学生通过横向的比较,弄清各种景物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把景物的特点写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这次习作,尽管篇幅有长有短,用词有优有劣,但同学们都根据观察,写出了自己眼中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秋天。可见,作文构思中的求异思维的培养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一环。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情境,去获取丰富多样的作文素材。
2、表达指导的创新。
表达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步,作文质量的高低就看表达水平如何。如何指导学生把自己想写的表达出来呢?
(1)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创造条件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说是写的基础,是表达的最初形式。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经常性地开展讲故事、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个性和情感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用说为写奠定基础,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语言表达贫乏的问题。
(2)教师应在作文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达的自主权。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以命题作文为主。而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思维来命题,题目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生活特点,不符合学生的表达愿望。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题目,学生只好生编硬凑,写作的乐趣当然也就无从感受,作文 “假大空”的现象便由此产生。学生不是“我手写我心”,而是顺着老师的意愿写一些应付老师的话,不但写作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而且创造性的发挥也受到极大的制约,有创意的表达更是无从谈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作文话题,尽量拓宽作文题目范围,让题目与学生的生活接轨,与学生的思想碰撞,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用自己的话不拘一格地表达。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欢乐的写作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拘师道尊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在结构安排上、体裁选择上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求张扬个性,创意表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个性语言,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感知体验,自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自主表达,充分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作文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③
如在指导《××的早晨》一文的写作时,学生既可按方位顺序写,又可按不同地点写,还可按不同人物的活动来写;写一件事,既可按事情发展顺序,也可按人物的情感变化来写;同一件事,既可写它积极的一面,表达赞美之情,又可写它消极的一面,持批评的态度。
3、重视习作修改的指导,让学生养成多次修改的良好习惯。
习作指导不仅应包括写作前的指导,还应包括对学生修改习作的指导。修改是写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反复修改,才能把人、事、景、物描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因此,在习作指导中要重视对修改习作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1)、让学生树立“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观念,并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对于修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份内的事。”写完作文后,最好马上修改,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非常有效。习作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让耳朵做“老师”,慢慢斟酌,仔细推敲,能很好地发现习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悟出许多作文之道。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最好看两次,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2)、让学生树立信心,采用多种形式互改作文。学生初次尝试互相修改作文,有的感到新奇,有的感到畏惧,认为自己连写作都还有许多不足,怎么有能力去修改别人的文章。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品质、写作个性进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有修改他人作文能力的信心,鼓励他们在互相修改、讨论、交流中进步、提高。我们可以采用同桌互改,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既发现了别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又逐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从他人的修改中学到一些自己不会的作文技巧。当学生发现了他人作文中的某一点问题后,他们会讨论得很热烈,找资料,问同学,甚至发生争执,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学生互评作文,能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的评判者主观,被评判者不服的矛盾和隔阂,还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这是教师一支笔评改作文所无法达到的功效。
(3)、传授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对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下笔为学生批改,而应该先把全班学生的习作都浏览一下,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概括出优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二篇典型的文章面向全班学生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修改。可以从引导学生学会修改错别字、修改用词不当之处开始,再到修改语句的不通顺,最后到学会选材、整篇的布局等方面的评价。
如果让学生养成每篇作文都进行三次甚至更多次修改的好习惯,学生对习作的认识就能逐步加深,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4、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利用好“下水文”。
学生的表达欲望,是决定他们的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光说不练,把学生一次次“赶下水”,自己却从不“湿鞋”。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老师不一定能写好,老师都写不好,我们又怎么能写好呢?久而久之,不怕作文才怪呢,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主动性呢?反之,如果教师以作文为乐,认真写好“下水文”,以“下水文”作为激励学生写作的一种兴奋剂,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相信每到作文时,学生就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之感,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无疑为写好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写“下水文”不仅能锻炼自己的笔力,而且还能切身地体会到学生习作时会面临的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另外,教师的“下水文”还能对学生作文的构思、表达乃至修改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