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团结》短文分别讲了几件事?
《民族团结》依次讲了:《昭君出寨》、《诸葛亮绘图安西南》、《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进蕃》这几个故事。
《昭君出寨》: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诸葛亮绘图安西南》:为了巩固和发展蜀汉跟南夷的友好关系,诸葛亮精心构思,亲手绘制了一幅巨画,赠送给南方少数民族兄弟们。绘画的前半部分展现万里晴空千顷沃野,艳阳明月下高城大府,以及神龙飞腾牛马肥壮的繁荣景象﹔后半部分画有蜀汉官员骑着高头骏马,张着锦绣伞盖满脸笑容地慰问边塞村寨。村赛少数民族群众扶老携幼,牵着牛羊捧着酒浆热情洋溢地款待蜀汉官员。画面上端还题有“日月同辉,神龙牛马”的词句。意为愿兄弟民族平等友好团结互助,祝各族兄弟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文成公主进蕃》: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
读完了《民族大团结》这本书,我进一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流传着《张骞出使西域》、《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进藏》等民族融合的佳话,千百年的各民族携手互助,共创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6个民族一家亲。这次,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让藏族同胞损失惨袱恭递枷郛磺店委锭莲重,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钱,有的捐物资,有的孩子捐零花钱、玩具、书。胡主席在黑板上写下的“新家园,会有的,新校园,会有的”,给了藏族同胞无比的信心,为玉树人民的赈灾义演感动了无数人。虽然远隔千里,语言不通,但心愿是一样的,那就是:愿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这次的抗震救灾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