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三长两短。
1、拼音: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2、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3、出处:”三长两短”一说是和棺木有关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计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只称“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后来再加入意外、灾祸等意思。
4、造句
平时没点积蓄,家里老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怎么应付得了。
你把这么贵重的东西存放在我这儿,日后若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可负责不起。
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呢?
我把人交给你了,以后他有什么三长两短都与我无关。
你把这么贵重的东西存放在我这儿,日后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可负责不起。
《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记述如此简约,只好认真读孔颖达疏:“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用现代话作一简要复述: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