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和综合等阶段。
1、第一代教育评价叫测量。测量是获取教育数据的有效可靠方法,主要追求测量与测量结果的标准化、客观化,主要是测量技术与手段大量应用(真分数理论与技术的应用)。
2、第二代教育评价是描述。描述是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事实还原,再解释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主要以教育目标理论或概化理论为应用,对每一次测验与考试的结果进行描述或描述性分析。这种“双基”测验与考试,正是导致“应试”的技术源头。
3、第三代教育评价叫判断。描述对于目标而言,具有统一性,而学生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所以在判断学生价值上就出现了冲突。追求学生认知的多元化,就导致了必须以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来判定学生发展。
在此背景下,根据测量所得的事实判断学生发展情况、以能力倾向判断学生发展的项目反应理论产生。对于这类评价来说,制定价值判断标准尤为重要。
4、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教育评价——“建构”时代开始了,主要研究教育建构过程、方法和特征,认知诊断理论和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成为这个时期教育评价研究和应用的主流。
认知诊断理论以“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思维模型”为基础,对认知的形成过程做出诊断和判断,即对教育的过去进行诊断和判断。多维项目反应理论则是对多重显性能力测量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诊断与预测,即对教育未来进行诊断和判断。
扩展资料
评价功能
1、导向、监督功能
教育评价意义之一就是通过评价手段得出实证性发现和诊断性意见,能够为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参考及有效监督。
2、鉴定、管理功能
鉴定是教育评价最根本最主要的功能,鉴定的目的在于检验教育工作和教学成果,从而为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管理系统、规范教学秩序、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等提供依据。
3、诊断、激励功能
对学生在学业、综合素质、发展潜能等方面的现状、矛盾和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