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重要吗?
到今天,性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了。
近日,上市公司新城控股(601155.SH)董事长王振华,猥亵9岁女童事件,让大众对儿童性教育重新重视,据报道,带领女孩去上海的周女士是女孩“妈妈的朋友”,“熟人面具”下,掩藏的竟可能是极丑陋和阴暗的贪欲!
究竟我们更该防范的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儿童性侵恶性事件更容易发生在什么地点?性教育该由学校老师教还是父母教?
熟人作案比例近七成,师生关系性侵需防范
我们究竟该教育孩子提防陌生人,还是更警惕身边“和善的熟人”呢?统计发现,2018年的317起性侵案件中,熟人作案占约2/3的比例,陌生人作案占比不到1/3;没有表明关系的占比6.31%。熟人作案比例高,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以下简称“女童保护”)近几年来发布的报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比例达87.87%(2014年)。
在明确人际关系的210起熟人作案案例中,占最高的熟人关系是“师生(含辅导班等)”,占比33.80%;网友关系案件占比18.57%;其他生活接触(门卫、校工等)的熟人案件占比15.23%;邻里关系(邻居、同村等)案件占比14.76%;亲属关系(父女、继父女、养父兄、亲戚等)案件占比11.90%;其他关系占比5.74%。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并取得受害者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及身份地位等优势,使得性侵案件更易发生。
公开曝光的熟人性侵案例中,师生关系占比最高,但这并不代表着实际性侵儿童案例中占比最多的施害人职业是教师,因为师生关系特殊且性侵发生在学校等场所,更容易被曝光。但也说明,教师性侵儿童的案例大量存在,教师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儿童,学校需要有更完善的防范机制。
儿童对于如何正确防范熟人性侵了解不足
有调查显示,面对陌生人的疑似性侵行为,2714位城市儿童仅有1.73%的人选择“很害怕但不敢拒绝”,其他都选择拒绝、呼救或想办法逃脱;3444位农村儿童中选择“很害怕但不敢拒绝”的比例是3.39%,其他都选择拒绝、呼救或想办法逃脱。这说明了面对陌生人的性侵,绝大多数儿童知道进行反抗。但面对熟人(如邻居、亲戚、老师)的性侵行为,情况就不太乐观。
城市儿童中,选择“当时忍忍,事后告诉家长”的占39.16%,认为“没啥事忍忍就好了”的占8.99%;农村儿童中,这一比例分别为29.24%、12.69%。性侵者,尤其是熟人性侵,在其试探性地进行性侵行为时,应首先拒绝并借机逃脱。面对陌生人性侵后威胁不许告诉家长,96.72%的城市儿童选择仍会告诉家长,面对熟人的威胁则下降为94.40%;在农村儿童中,这一比例分别为96.23%、89.31%。
22%的家长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过防性侵安全教育
一项针对16152位家长的调研显示,仅有37.35%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孩子进行防性侵安全教育,22.91%的家长从来没有进行过,其余39.75%的家长偶尔进行过两三次。
谈及不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的原因,近一半的家长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另有1/3左右的家长表示孩子还太小,应该等他们长大一点再教育。而有13.58%的家长认为学校会进行教育,2.74%的家长认为性教育会“教坏孩子”,3.18%的家长认为这个话题“难以启齿”。那么,儿童的防性侵安全教育究竟该由家长还是学校承担呢?
儿童希望在学校接受防性侵教育的意愿明显
调查显示,有48.74%的人希望在学校接受防性教育,27.89%的人希望由家长进行教育,20.56%的人希望通过网络、画册、书籍等资料来学习,2.80%的人希望从同伴那里学习;3444位农村儿童中,有52.64%的人希望在学校接受防性教育,24.04%的人愿意由家长来进行,20.15%的人希望通过网络、画册、书籍等资料来学习,3.19%的人希望从同伴那里学习。
希望通过学校接受防性侵教育的意愿占比最高,这是孩子们更加适应和接受的方式。2016年“女童保护”对31省份9151位家长的调查问卷显示,97.25%的家长希望学校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84.70%的家长支持公益组织进校园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诚然,做好儿童防性侵教育,家庭教育是第一道监护防线,面对家长和学生的期待,构建和强化校园在防性侵教育的常态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性教育非常重要,家长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对孩子展开性教育。
1、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父母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知识,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每个部位的作用是什么,哪些部位可以让别人看,哪些部位不可以让别人看。如果有人侵犯了孩子的隐私部位,孩子就会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会进行反抗,也会主动告诉爸爸妈妈,从而达到保护自己身体的效果。
2、大大方方告诉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一般孩子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撒谎骗孩子:垃圾堆里捡来的;充话费送的;天上掉下来的。
其实这种说法是会误导孩子的。这时候就可以这么告诉他:“你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结果,爸爸和妈妈因为相爱所以会拥抱,会在一起睡觉,后来爸爸身体里的种子到了妈妈身体里,和妈妈的种子结合,经过十个月的孕育,你就从妈妈的身体里钻出来了。”
如果孩子再问“从哪里钻出来的”、“爸爸的种子怎么到妈妈身体里和妈妈的种子结合的”诸如此类的话题,不用回避,通过图片或者儿童科普视频的方式告诉他“精子”“卵子”的结合和从“阴道”出生的方式。甚至可以通过昆虫、动物等自然生物的教学延伸讲解。
其实心理学上面,妈妈和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父亲和母亲都应该参与进来。
关于性教育这个问题,家长不要把这个问题看得太重了。当孩子问及到一些关于性的问题的时候,说明孩子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看见了这类似的现象,或者是听到了这些的词汇,那么孩子比较好奇,他就会问。所以,家长应该深入浅出,用简练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千万不要遮遮掩掩,更不好逃避不给孩子回答。
比如说,我接触过一些家长,跟我说,孩子大人,家长认为这个是特别严重的事情。其实我认为,孩子是与人交往,可是孩子的语言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能力水平,所以才会这样做的。
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当家长了解了这些,就会认为孩子的这些语言和行为是一个生长过程中的自然流露,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建议家长学学孟德兰的《婴儿心理学》,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教育可能会更好。
对于有关性的问题,爸爸妈妈应该用科学的观点加以剖析,让宝宝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和健康,有效避免因闭塞的性教育给宝宝带来伤害。
从小就让孩子懂得性是一件正大光明并且美好的事,才能让他们最终发育成一个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如果爸爸妈妈对宝宝提出的性问题回答得比较隐晦或给予呵斥,会使宝宝埋下“性羞耻”、“性焦急”和“性神秘”等心理阴影。宝宝长大后极有可能存在性心理障碍。
1.使个人获得与年龄增长相一致的有关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应有知识。
2.使个人对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o能够采取客观和理解的态度。
3.消除个人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的焦虑和恐惧等种种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4.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增进对自己性行为所负的责任感。
5.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科学文明的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6.抵御色情作品,娼妓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
7.普及优生,优育知识,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8.促进健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防止性放纵和性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