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怎么牺牲的?
侵华日军在1937年7月7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以此为开端,中国军队和日军在平津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战役。这场战役中国损失了两名能征善战的将军,一个是29军副军长佟麟阁,另一个就是132师师长赵登禹。两位将军战场之上奋勇杀敌,最终英勇就义。
但随着大量侵华日军档案的公诸于世,人们发现赵登禹将军牺牲的背后可能没那么简单。赵登禹将军素有打虎将军的美称。1918年,赵登禹随冯玉祥驻守常德,境内有常德山,一次执行任务,需翻过山。听闻山中有伤人的老虎,赵登禹只身上山,空拳击虎,把老虎打的奄奄一息。冯玉祥知到后命拍下照片,并将照片登报。
一直以来对于赵登禹将军牺牲,大多的影视作品都是这样表现的。当时赵登禹发现日军进攻,就带领大刀队夜袭喜峰口,在冲破敌人防线的时候不幸负伤,不久就壮烈牺牲了。
但历史上赵登禹将军牺牲的真相却不是如此。1937年7月28号,赵登禹将军指挥部队从南苑向北京城撤退,撤退到大红门附近有一个地方叫田螺庄,在这个地方132师遭到日军伏击。
当时赵登禹将军坐在汽车里指挥部队突围,最后不幸牺牲。据日军资料记载,他们其实早就得到消息,132师会从这里撤退,并且提前一个小时就已经到达这里设好伏击圈。
那么日军是如何能够知晓赵登禹的行踪并及时进行部署的呢?
赵登禹将军身边有一些幕僚,其中有一个幕僚叫周思静,是高级参谋,赵登禹对他很信任,但是没有想到这个人是日本的汉奸,背叛了他。他把29军所有的作战计划全部泄露给了日军。在赵登禹将军登车瞬间,他还打了个电话说:“他上车了”。
一代抗日名将因为叛徒的出卖血洒沙场,牺牲时年仅39岁。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并入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