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存在哪些弊病
国有企业存在众多弊病是众所周知的,请问这些弊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另外再问一下,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有国有企业,比如说?...
国有企业存在众多弊病是众所周知的,请问这些弊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另外再问一下,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有国有企业,比如说?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弊病分析
一:企业领导没有领导大企业的素质。
首先没有业务素质,企业领导大多是政府官员,对企业发展的根基,业务流程,生产流程,技术流程都没有理解透彻,造成或者一味扩大生产,赚取政治资本,以积累往上爬的资本;或者不主动参与建设企业,不求上进,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使企业慢慢走上死路。典型的例子是:山西春笋电视机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批电视机生产企业,获得日本三洋公司的技术援助,在八十年代曾创造了年销售额10亿元人民币的辉煌成绩,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子制造企业,是当时第一个矗立起霓虹灯广告牌的中国企业。然而,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却开始日益盛行,高层不是在想如何研发核心技术,开发新一代显象管技术,推出新产品,而是陷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政治漩涡当中。这样仅仅到了90年代初,富有创业精神的曾经默默无闻的军工企业四川长虹依靠技术基础上发动的价格战一举占领了中国电视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此时的春笋由于积压太多老型号的电视机卖不出去,又没有先进技术生产电视机投放市场而濒临倒闭……
其次,没有战略家素质,目光短浅,喜欢蝇头小利,甚至不惜牺牲原则为代价。典型的例子有中国一汽旗下的红旗汽车。红旗汽车是中国第一个轿车品牌,它身份的辉煌历史不需我再来赘述,作为一款高档汽车品牌,以纯手工打造的汽车部件,辉煌的历史经历,共和国的骄傲这些资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创造堪比世界劳斯莱斯、林肯等的顶级汽车品牌。可是当时的一汽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它为了扩大生产效益,一方面事实上停止了对红旗轿车设计制造技术的自主研发,转而以开始了所谓“市场换技术”的做法,与某国外汽车合作,红旗做的不过是把自己的商标贴到人家的汽车上,最后推出几乎是该品牌某款车型翻版的所谓红旗汽车。到了后来,红旗竟然堕落到开始做起了微型面包车这一毫无品牌效应的车型上。至此,红旗从神坛跌了下来,它不再是人们仰慕而崇敬的汽车品牌,而是一个只能靠贴牌为生的三流汽车品牌。
综上所述,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战略眼光,他的人文修养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这一个企业的内在文化。企业可以忍受技术上的错误,但不能承受战略上的失误。
二,企业不知企业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赚钱,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国内企业几乎把这个目标提升到了变态的程度。
说白了这是体制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交给企业生产任务,企业照做就是了。如今,国家已不对企业的生产作出过多的限制,盈收都要自己负责,但产权和利润归国家。中国企业在谈到企业目标的时候都要说,我们的产量要达到什么目标,市场占有率要有多少等等技术上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没有企业要说,企业的目标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开发出性能更好,更实用的产品。在欧洲,在日本,在美国我们听到大都是这样一种声音:“我们企业创立的初衷就是为大众提供更好更廉价的产品,我们为此而奋斗。”毋庸讳言,我们的企业动机“不良”!为赚钱而赚钱,你永远只能在肤浅的层面上苦苦挣扎,而理解大众消费心理,努力为大众提供良好产品的企业才能得到消费者的尊重,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
中国厂商对国外厂商亦步亦趋,学习管理经验,学习制造技术,但却没有学会对消费者的尊重,层出不穷的假货,质量低下,以次充好的行为根本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这完全是藐视消费者的行为。因为他们关心的仅仅是赚钱,而不是其他。
三, 政府盲目的政策限制企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就造出了汽车,如今五十年过去了,日本人的车跑遍了全世界,韩国也有响当当的汽车品牌,而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现在仍旧没有为之骄傲的汽车品牌。以前的国营汽车大厂如一汽,上汽等企业到现在仍处于引进外资,引进技术,中外合资的僵化模式中。虽然这种方式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表象上的繁荣,可事实上这种政策导致了如今本土品牌万马齐喑的悲哀局面。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奇瑞,华晨,吉利等一批汽车企业终于在政府的“封杀”下勇敢地闯了出来。他们作出了让一汽这些老先辈为之汗颜的成绩。但是,他们创立之时是何等的艰难,这种艰难不是来自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不是来自技术的高不可攀,也不是来自资金不足,可悲的是这种困难恰恰是来自政府的政策!例如吉利汽车的缔造者李书福为领国家颁发的乘用车制造许可证是何其的艰难,李书福曾说:“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作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领导机关中个别鼠目寸光的人对民营创新企业持有非常大的成见的!
中国工业基础,人力资源,资金来源,市场都比韩国要好的多,为什么韩国能有现代,大宇,起亚(起亚现成为现代的子品牌)这样的汽车巨头而中国却没有?想起中国某位汽车高官说过一句话:“设计开发一辆新型汽车,得投入几百亿的资金,研制好几年!不如直接引进国外技术!”。于是,在这种领导思想的指示下,中国国有汽车企业都投靠了洋人!再借用李书福说过的一句话:“傍外商,无异于吸食鸦片!自己没有核心技术,永远只有依靠别人!”
四,产权不明,责任无法清楚的划分,既得利益无法清楚的分配
一个企业经营的好,被认为是企业家的功劳,如果倒闭,责任该谁负,反正,迄今为止没有几位厂领导负过这个责任,还美其名曰:“就当交了一次学费!”说这话的人,说好听的的是没有责任心的人,说不好听的完全是民族败类,他们根本不把国家、人民的财产当一回事,不把自己肩负的责任放在眼里,这种人不是败类是什么?
当然,客观的说,企业有成立的就有倒闭的,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在里面,不过,一个企业的倒闭,不能都归咎于客观原因。民企倒闭,企业所有人几乎倾家荡产,国企倒闭,相关责任人非但没有得到相应处置反而“跳槽”到另一家企业机关,继续他的昏君领导。产权关系不明晰,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等权能界定欠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缺乏制约机制,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有通过企业上市,融入国内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才能得以改善。
有人形容中国企业的领导三拍搞垮企业: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中国国有企业的弊病既有制度上的,体制上的更有文化上的腐朽气息,如果不改革,不注入新鲜血液,中国国企将无法跳出这个无底黑洞
一:企业领导没有领导大企业的素质。
首先没有业务素质,企业领导大多是政府官员,对企业发展的根基,业务流程,生产流程,技术流程都没有理解透彻,造成或者一味扩大生产,赚取政治资本,以积累往上爬的资本;或者不主动参与建设企业,不求上进,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使企业慢慢走上死路。典型的例子是:山西春笋电视机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批电视机生产企业,获得日本三洋公司的技术援助,在八十年代曾创造了年销售额10亿元人民币的辉煌成绩,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子制造企业,是当时第一个矗立起霓虹灯广告牌的中国企业。然而,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却开始日益盛行,高层不是在想如何研发核心技术,开发新一代显象管技术,推出新产品,而是陷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政治漩涡当中。这样仅仅到了90年代初,富有创业精神的曾经默默无闻的军工企业四川长虹依靠技术基础上发动的价格战一举占领了中国电视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此时的春笋由于积压太多老型号的电视机卖不出去,又没有先进技术生产电视机投放市场而濒临倒闭……
其次,没有战略家素质,目光短浅,喜欢蝇头小利,甚至不惜牺牲原则为代价。典型的例子有中国一汽旗下的红旗汽车。红旗汽车是中国第一个轿车品牌,它身份的辉煌历史不需我再来赘述,作为一款高档汽车品牌,以纯手工打造的汽车部件,辉煌的历史经历,共和国的骄傲这些资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创造堪比世界劳斯莱斯、林肯等的顶级汽车品牌。可是当时的一汽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它为了扩大生产效益,一方面事实上停止了对红旗轿车设计制造技术的自主研发,转而以开始了所谓“市场换技术”的做法,与某国外汽车合作,红旗做的不过是把自己的商标贴到人家的汽车上,最后推出几乎是该品牌某款车型翻版的所谓红旗汽车。到了后来,红旗竟然堕落到开始做起了微型面包车这一毫无品牌效应的车型上。至此,红旗从神坛跌了下来,它不再是人们仰慕而崇敬的汽车品牌,而是一个只能靠贴牌为生的三流汽车品牌。
综上所述,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战略眼光,他的人文修养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这一个企业的内在文化。企业可以忍受技术上的错误,但不能承受战略上的失误。
二,企业不知企业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赚钱,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国内企业几乎把这个目标提升到了变态的程度。
说白了这是体制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交给企业生产任务,企业照做就是了。如今,国家已不对企业的生产作出过多的限制,盈收都要自己负责,但产权和利润归国家。中国企业在谈到企业目标的时候都要说,我们的产量要达到什么目标,市场占有率要有多少等等技术上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没有企业要说,企业的目标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开发出性能更好,更实用的产品。在欧洲,在日本,在美国我们听到大都是这样一种声音:“我们企业创立的初衷就是为大众提供更好更廉价的产品,我们为此而奋斗。”毋庸讳言,我们的企业动机“不良”!为赚钱而赚钱,你永远只能在肤浅的层面上苦苦挣扎,而理解大众消费心理,努力为大众提供良好产品的企业才能得到消费者的尊重,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
中国厂商对国外厂商亦步亦趋,学习管理经验,学习制造技术,但却没有学会对消费者的尊重,层出不穷的假货,质量低下,以次充好的行为根本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这完全是藐视消费者的行为。因为他们关心的仅仅是赚钱,而不是其他。
三, 政府盲目的政策限制企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就造出了汽车,如今五十年过去了,日本人的车跑遍了全世界,韩国也有响当当的汽车品牌,而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现在仍旧没有为之骄傲的汽车品牌。以前的国营汽车大厂如一汽,上汽等企业到现在仍处于引进外资,引进技术,中外合资的僵化模式中。虽然这种方式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表象上的繁荣,可事实上这种政策导致了如今本土品牌万马齐喑的悲哀局面。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奇瑞,华晨,吉利等一批汽车企业终于在政府的“封杀”下勇敢地闯了出来。他们作出了让一汽这些老先辈为之汗颜的成绩。但是,他们创立之时是何等的艰难,这种艰难不是来自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不是来自技术的高不可攀,也不是来自资金不足,可悲的是这种困难恰恰是来自政府的政策!例如吉利汽车的缔造者李书福为领国家颁发的乘用车制造许可证是何其的艰难,李书福曾说:“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作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领导机关中个别鼠目寸光的人对民营创新企业持有非常大的成见的!
中国工业基础,人力资源,资金来源,市场都比韩国要好的多,为什么韩国能有现代,大宇,起亚(起亚现成为现代的子品牌)这样的汽车巨头而中国却没有?想起中国某位汽车高官说过一句话:“设计开发一辆新型汽车,得投入几百亿的资金,研制好几年!不如直接引进国外技术!”。于是,在这种领导思想的指示下,中国国有汽车企业都投靠了洋人!再借用李书福说过的一句话:“傍外商,无异于吸食鸦片!自己没有核心技术,永远只有依靠别人!”
四,产权不明,责任无法清楚的划分,既得利益无法清楚的分配
一个企业经营的好,被认为是企业家的功劳,如果倒闭,责任该谁负,反正,迄今为止没有几位厂领导负过这个责任,还美其名曰:“就当交了一次学费!”说这话的人,说好听的的是没有责任心的人,说不好听的完全是民族败类,他们根本不把国家、人民的财产当一回事,不把自己肩负的责任放在眼里,这种人不是败类是什么?
当然,客观的说,企业有成立的就有倒闭的,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在里面,不过,一个企业的倒闭,不能都归咎于客观原因。民企倒闭,企业所有人几乎倾家荡产,国企倒闭,相关责任人非但没有得到相应处置反而“跳槽”到另一家企业机关,继续他的昏君领导。产权关系不明晰,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等权能界定欠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缺乏制约机制,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有通过企业上市,融入国内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才能得以改善。
有人形容中国企业的领导三拍搞垮企业: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中国国有企业的弊病既有制度上的,体制上的更有文化上的腐朽气息,如果不改革,不注入新鲜血液,中国国企将无法跳出这个无底黑洞
展开全部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写一本书,下面就我知道的回答你吧
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最根本弊端在于以党政治企,让企业结构弄得跟机关一样,其习气和政府机关基本没有二致
1、企业领导行政任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般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都是副处级以上职称,任命时并不太考虑市场经验,管理能力,经营手段之类的东西,主要是考察是否靠得住。这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简直就是个小政府,提拔、表扬、嘉奖、处罚等都跟政府一套
2、机构臃肿。受一些历史原因影响,国有企业一般工资福利待遇较民营企业要好出许多,而且有很多是虚职,光拿钱而不必办事的那种,所以很多企业领导会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之类的往里头安插,把这种事情作为送人情也是家常便饭,这导致企业的负担很重。另外,有些要职也可能被非正道安插的人员占据,这些人大多不学无术,难以胜任,由此引发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
3、无经营意识。国有企业有很多都是垄断企业,在国内基本没有竞争对手。而就算企业盈利再多,顶多就是老总们多发点奖金,低层员工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老总本身光工资奖金加灰色收入就已经多的不行,更在乎的是其它事情,企业只要不至于发生影响太坏的事情,基本就无所谓。这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在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和管理革新上数十年如一日,根本没有改进的打算。至于与国外企业竞争,大多是有政府推动,这些企业只要花钱办事就可以了。
4、缺乏监督。一般民营企业大多管理者就是老板自身,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会想方设法来发展壮大企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管理层可能受到绩效奖励和股权激励等因素推动,对公司业绩比较在意,且股东对管理层也有监督权。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口号上当然可以喊成“政府监督”,“民众监督”之类的,但事实上政府只有在这些企业太出格的时候才以撤换领导来平民愤,民众就别指望了。没有监督就能保持高效经营,就好像不用清洗厕所就可以一直保持干净一样,你能相信吗?
放眼世界,基本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有企业包括美国、德国、英国等都有。我对这些了解不是很深,只能提供少量一点信息
美国是联邦政府,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由各州政府出资并管理的,这些企业每年都要将去年盈利的一部分作为分红发放给全体民众,企业的帐目定期公开,任一州内公民可以随时进行审查(具体执行方法我不太清楚,请原谅,说的比较粗糙)
但根据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美国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一般也不如私营企业,原因和我们的一条有点像,就是做好了没太多好处,谁都不太在意
英国的国有企业在上世纪70-80年代全部私有化了,按照英国政府的宣传是非常成功,但是其间的腐败案件必定不在少数,由于不是专业所学,我无力考证,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找一下相关的资料
全世界国有企业做得最好的当然是新加坡,其中代表当然是淡马锡,这可能跟企业监督和业绩激励有很大关联,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的整顿下,基本上是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明的政府,其信息披露要求奇高,监督力度极大,再加上高薪设置和媒体的死命挖掘,导致该企业在发展动力上与民营企业无异。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模式在其它国家是很难克隆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里边都有很多手握重权的蛀虫,他们是坚决反对提高民众监督力度的(我们基本上就是杜绝民众监督),这些人经常在政府决策中占了多数。这是人类社会的现实。而新加坡方面,我觉得主要有两条,一是李光耀其人恰好同时具备铁腕和正直两项素质(如果毛主席也能够这样的话,今天的中国天知道是什么样子),二是新加坡政府机构比较小,整顿起来相对不那么困难。而且政治力量相对不那么复杂,改革的阻力就会小的多。
基本上就这么多了,其它的自己查查看吧。
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最根本弊端在于以党政治企,让企业结构弄得跟机关一样,其习气和政府机关基本没有二致
1、企业领导行政任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般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都是副处级以上职称,任命时并不太考虑市场经验,管理能力,经营手段之类的东西,主要是考察是否靠得住。这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简直就是个小政府,提拔、表扬、嘉奖、处罚等都跟政府一套
2、机构臃肿。受一些历史原因影响,国有企业一般工资福利待遇较民营企业要好出许多,而且有很多是虚职,光拿钱而不必办事的那种,所以很多企业领导会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之类的往里头安插,把这种事情作为送人情也是家常便饭,这导致企业的负担很重。另外,有些要职也可能被非正道安插的人员占据,这些人大多不学无术,难以胜任,由此引发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
3、无经营意识。国有企业有很多都是垄断企业,在国内基本没有竞争对手。而就算企业盈利再多,顶多就是老总们多发点奖金,低层员工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老总本身光工资奖金加灰色收入就已经多的不行,更在乎的是其它事情,企业只要不至于发生影响太坏的事情,基本就无所谓。这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在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和管理革新上数十年如一日,根本没有改进的打算。至于与国外企业竞争,大多是有政府推动,这些企业只要花钱办事就可以了。
4、缺乏监督。一般民营企业大多管理者就是老板自身,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会想方设法来发展壮大企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管理层可能受到绩效奖励和股权激励等因素推动,对公司业绩比较在意,且股东对管理层也有监督权。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口号上当然可以喊成“政府监督”,“民众监督”之类的,但事实上政府只有在这些企业太出格的时候才以撤换领导来平民愤,民众就别指望了。没有监督就能保持高效经营,就好像不用清洗厕所就可以一直保持干净一样,你能相信吗?
放眼世界,基本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有企业包括美国、德国、英国等都有。我对这些了解不是很深,只能提供少量一点信息
美国是联邦政府,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由各州政府出资并管理的,这些企业每年都要将去年盈利的一部分作为分红发放给全体民众,企业的帐目定期公开,任一州内公民可以随时进行审查(具体执行方法我不太清楚,请原谅,说的比较粗糙)
但根据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美国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一般也不如私营企业,原因和我们的一条有点像,就是做好了没太多好处,谁都不太在意
英国的国有企业在上世纪70-80年代全部私有化了,按照英国政府的宣传是非常成功,但是其间的腐败案件必定不在少数,由于不是专业所学,我无力考证,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找一下相关的资料
全世界国有企业做得最好的当然是新加坡,其中代表当然是淡马锡,这可能跟企业监督和业绩激励有很大关联,新加坡政府在李光耀的整顿下,基本上是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明的政府,其信息披露要求奇高,监督力度极大,再加上高薪设置和媒体的死命挖掘,导致该企业在发展动力上与民营企业无异。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模式在其它国家是很难克隆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里边都有很多手握重权的蛀虫,他们是坚决反对提高民众监督力度的(我们基本上就是杜绝民众监督),这些人经常在政府决策中占了多数。这是人类社会的现实。而新加坡方面,我觉得主要有两条,一是李光耀其人恰好同时具备铁腕和正直两项素质(如果毛主席也能够这样的话,今天的中国天知道是什么样子),二是新加坡政府机构比较小,整顿起来相对不那么困难。而且政治力量相对不那么复杂,改革的阻力就会小的多。
基本上就这么多了,其它的自己查查看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