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明确下,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事件,乾隆时期确实没有出现夺嫡事件。在这里有个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八旗制度,而且八个旗主权力非常之大。这对于帝王来说是个坏事情。
为什么康熙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事件,那是因为康熙为了加强皇权,削弱八旗力量,就按照老祖宗的惯例,早早的公布太子人选,防止皇权被争夺。而这恰恰中了各党派的奸计,由于太子人选已经早早立定,非太子人选这边的党派,一心只想除去太子,立自己拥戴的皇子为继承人,毕竟这么多派别,多方谗言,导致康熙对自己立的这个二皇子越发的不满意,甚至两度废除其太子之位。到了最后一次废除的时候,二皇子已然无翻身之地,所以其他虎视眈眈的儿子明争暗夺,从而出现了九子夺嫡的现象。
为什么乾隆的时候没有出现夺嫡的现象呢?那是因为乾隆吸取前车之鉴,尽管为了加固皇权,需提早立太子以巩固皇权,但是他很聪明,知道一旦公布,各党派之争,自己儿子之争,不能避免,故虽然立了太子,但没有公布。导致大家在一起相安无事的相处。其次的话,他的儿子们自身的抱负也有关系,可能是见了上一辈的明争暗夺,对皇帝这个位置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也进一步的让这个夺嫡事件的发生可能性降低了。
以上就是两代皇帝的儿子们的故事,夺不夺嫡其实最主要的是看皇帝们怎么处理自己儿子们和各党派的关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