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人物,他为何被尊称为清朝的“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号亭林,后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清朝刚刚建立,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仅仅是换了一个皇帝,这叫“亡国”,但是清朝的统治是要更换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这叫“亡天下”。他号召人们不必为某个皇室的兴亡而战斗,要为民族的存亡而战斗。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跨时代的进步意义,这句话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自少至老手不释书”的典故也源自顾炎武。他出身名门,少年时勤奋读书,10 岁的时候就跟着祖父阅读《资治通鉴》。他每天给自己规定相应的篇数,不仅读完还要背诵,坚持了三年,终于读完了这部巨著。顾炎武对待读书做学问非常踏实、严谨,喜欢阅读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不以科举考试作为唯一目标。
每次外出,顾炎武都有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到了一个地方,他就会向附近的居民打听当地的地形、风俗等情况,并记录下来。
如果这个地方没什么值得留意的,顾炎武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背诵之前读过的内容。他还四处搜集农田、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书籍,一边阅读,一边校正。正是以这样的精神,顾炎武完成了长达120卷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该书记载了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对于边疆形势和沿革也作了详细的叙述。
清军入关后,顾炎武在朋友的推荐下,在南明朝廷任职。他殚精竭虑,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希望可以光复大明。1645 年,他奔赴南京就职,但尚未到达,南京便被清兵攻占。南明军崩溃后,顾炎武仍坚持抗清。
国仇家恨使顾炎武的思想产生了激烈的震动。和其他进步思想家一样,他开始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反思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顾炎武对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进行了批判。他还大胆怀疑君权,认为“君”
并不是封建帝王的专称,并提出了“众治”的主张,即“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他的这些思想均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明末清初,是理学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即自我批判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重要思想家,他们既学习理学,又对其进行批判。如:
黄宗羲完成了《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著作,对理学作了总结;172王夫之提出了系统的唯物主义理论,在理气论、人性论、认识论、知行观等方面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1]
顾炎武来自苏州昆山千灯镇。他是明末清初三大儒家之一。他被称为清朝的奠基人,有人认为他是清朝的奠基人。他的知识很渊博。他在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许多创作在当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当时的许多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研究目的非常明确,既实用又实用。他通过一些相对简单的归纳方法,结束了明末一度空空如也的学术风格。因此,他开创了新一代的朴素文风,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清代文人。他还提出了“利国富民"的思想,认为为国家服务的“好"者必须向人民隐瞒。他非常大胆地怀疑当时的君主制,提出了当时的民主启蒙思想。他对世界实际应用的思考和对空谈的反对,应注重物证的获取。他这句关于世界兴衰的话,对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在当时非常黑暗的社会环境中,他觉得最迫切的是要找到一个根本的方法来处理混乱,所以他当时的许多政治法律都受到了揭露和批评。他还提出要改变封建社会的郡县制度。他虽然没有直接反对现王朝的君主制,但敢于质疑君主制,使他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事实上,在清初,杨明的心学和宋明的理学已经逐渐衰落。在思想界和学术界,出现了一股批判理学的实践热潮,他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在对宋明理学的一些批判中,他确立了自己经济理学贫困的一些学术思想。他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了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并以此为出发点。他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王雪空谈的结果。
事实上,从汉武帝尊崇儒学到清初,国学很可能是以经学为主。虽然也有一些学术萌芽,如文字的音韵,计算学历等的方法,但在当时,这些学术著作只作为儒家经典的附属品存在,它的出现只是为了服务于儒家经典。这种现象直到清初才有所改变,顾炎武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