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孤身一人是什么感受?
自由自在的感觉吧。上了大学后,同学之间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的性格、生活习惯都存在差异,很难协同步调一起出行。而且在大学里,大家除了专业课程一起学习,选修的课程不一样,要参加的活动也不同,想做的事情也不同,所以很多时候都不会很多人聚在一起上课下课吃饭。
在大学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大学倡导的是一个自立自学的过程,在大学里没有老师天天管着你,你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想怎么规划是你自己的事,自己可以有很多时间与自己相处,思考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努力。少了成群结队,但多了自由自在的轻松,自行支配的时间也更多了。
正因为没人管,可能同学们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喜欢课外宅在宿舍煲剧,有的喜欢参加社团、部门锻炼自己,有的想积累社会经验去做兼职,有的想在大学多考证书。大家不再像高中时那样个个埋头苦学,朝着高考一个目标进发,而是有了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选择。
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喜欢自己一个人闲暇时去图书馆看看书,增进自己的知识。晚上没课的时候会去参加的社团学习跆拳道,做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另外,周末的话也会多去室外走走,骑骑自行车,学学摄影。
大学里一个人不再觉得孤单,反而很享受属于一个人的时光,因为清楚自己的目标,所以自己一个人朝着目标去努力也很充实,同时也能接受大家有不同的目标而做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但一个人的状态不代表就是孤身一人,偶尔跟宿舍的同学还有班上的同学也会聚在一起聊天,聚会,大家的感情也是很好的。只是不会再走到哪都黏在一起,这也是我们长大了的表现。
2024-09-05 广告
挺享受独处时的时光的啊。
我上大学就经常是过的这样的生活。我上的是一所号称帝都最好的三本大学。当时,父母为了让我开眼界,费了好大的力气把我送到了北京读书。
我怀着对帝都的无限憧憬来到了这所学校。真实的情形是,学校很小,学风很差。唯一的事实是,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有钱有势,但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我在大学很不幸的被两次分在不爱学习,且人际关系复杂,钟情于“宫斗剧”的混合宿舍。
母亲当年是个学霸,将我上这所很小的三本视为最大的耻辱。所以,强烈要求我考研。我在刚入学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考研。可是,学校的宿舍文化和学风整体都好差,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我也试图去结交一些朋友,可是真的很难遇到志同道合的。后来,我就索性一个人,上课,读书,泡图书馆。当然,我还是有朋友的,只不过没有结交到能一起读书泡图书馆的同学。
我们学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少能碰到一个人在校园活动的同学。大部分人都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这和我后来考上研以后的学校形成了很大的不同。我考了一所211大学,这里经常能碰到一个人读书,学习,泡图书馆的孩子。
上了大学,一个人读书,学习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人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能因为从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就带有色眼镜看待他人。有一句话叫:猛兽踽踽独行,牛羊三五成群。能够把一个人的生活过的充实有条理的人,内心首先是强大的。
对于,我而言,我不仅可以一个人读书学习,还可以,一个人逛街,看电影。我既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玩耍,也更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刚上大学那会,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陌生的人,连楼下小卖部大妈的口音都是自己完全陌生的方言,毫无熟悉之感。恰好有一个舍友同样来自西北,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半个老乡,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上课想要她陪,上自习想要她陪,吃饭想要她陪,去面试社团想要她陪,就连去拿个快递也想叫她陪着。
后来,她渐渐有了自己的朋友(尤其男朋友),我便没有了人陪着。大多数情况下我就会放弃很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选修的课程,如果没人陪着一起上,我就不选了。学校社团纳新,没有人陪我一起去面试,我就不去了。喜欢的电影上映,没有人陪我一起看,我就不去了。规定的自习,没有人陪我一起,我就不去了。
我在做很多事情之前,都会问身边的人,你们去不去啊?或者问别人,你们都选了什么体育课,你们都报了哪个社团呀?后来我发现和舍友一起选的太极拳,因为自己四肢不协调,只是勉强过线。没有社团的我,交际圈小的可怜,周末只能看着别人在朋友圈发照片。
因为没有人陪,我错过了很多好看的电影。电脑上看的《速度与激情》完全没有3D的震撼感。没有去上自习,认真学习的我,大四才勉强过了英语四级的线。因为害怕孤单,我失去了很多可以自我成长的机会,选了我不喜欢的课,做了一些我并不是很喜欢的事。
一个人的大学生活并不可怕,还有许多值得你们去做的事,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每分每秒,让你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希望你多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书到用时方恨少,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你多参加课余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而不是整日宅在宿舍里。希望你培养自己的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一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