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统治末期出现了什么矛盾?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一场突发的宫廷政变中下台,唐中宗李显复位,改周为唐,一切又回到原来李唐王朝的轨道上。武则天统治末期,原来统治阶级内部两个比较尖锐的矛盾,即由滥刑造成的武则天和她的大臣之间的矛盾以及李、武两姓争夺皇位继承权的矛盾,已因诛杀来俊臣等酷吏和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而缓和下来,一时朝野庆泰,人们若重睹和煦的阳光,政治气氛轻松活泼,那么为什么又爆发了推翻武则天、拥戴太子李显的政变呢?问题出在幸臣张易之、张昌宗身上。武则天晚年重用二张,在统治阶级内部酿成新的争权斗争,导致政变的爆发。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太平公主把“年少、美姿容、善音律”的张昌宗荐给母亲武则天。张昌宗又把他的哥哥张易之也拉进宫里。兄弟俩成为僧怀义(冯小宝)和御医沈南璆之后的又一代男宠,连权势炙手的武承嗣、武三思等一班贵戚重臣都“候易之门庭,争执鞭辔,谓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在他俩面前像门生家奴奉主一样恭敬。
圣历二年正月(699年12月),武则天为张易之置控鹤监,以张昌宗、吉顼、田归道、李迥秀等为控鹤监内供奉。同时,武则天又命张昌宗和李峤为修书使,召张说、徐坚、沈佺期、刘知几等二十六人在内殿修《三教珠英》,是一部关于儒、释、道的百科全书。控鹤监和修书网罗才能文学之士参与,类似以前设北门学士包含的政治目的,是想以二张为核心再形成一股新的亲信力量。朝臣中一批趋炎附势的人物也投靠二张,其中包括吉顼、李迥秀、李峤、苏味道、杨再思、房融、崔神庆等宰相,占当时曾在相位人数的三分之一。像武则天复立庐陵王为太子这样的大事,也是经二张、吉顷策划说项而决定的,由此可见他们干预政事之深,绝非等闲之辈。
二张得势后,经常打击不顺从自己的大臣乃至王公贵戚,武则天为之贬逐多年最受信重的宰相魏元忠和张说、杨元禧、杨元亨兄弟,长安元年(701年)又杀了私下议论武则天委政张易之兄弟的李显长子邵王重润(懿德太子)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承嗣子魏王武延基。官员们则利用张氏兄弟贪赃枉法和引术士占相等案件,绳之以法,可是武则天一再将他们赦免。诉诸法律解决不了问题,一场政变就不可避免了。
策划政变主要人物是宰相张柬之、崔玄和中台(尚书)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等五人,政变成功后他们都封王,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政变为“五王政变”。另一名宰相姚崇,是重要的幕后人物。中央禁军中,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和左、右羽林卫将军杨元琰、李湛、薛思行、赵承恩等参与政变,五王中敬晖、桓彦范也有将军衔。政变集团还联络好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外家的杨执一、杨睿交及洛州长史薛季昶等人。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乘武则天卧病不起,张柬之等发动了政变,首先顺利占据了宫城正北的玄武门,突入宫中,直奔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在廊下当即将张易之、张昌宗处死,而后又杀了他们的兄弟张昌期、张昌仪、张同休,他们的党羽流放外地的计有韦承庆、房融、崔神基、李峤、阎朝隐、宋之问、杜审言等数十人。当时他们回答武则天,政变是因张易之、张昌宗谋反,奉太子令诛之。武则天看到李义府子李湛和她亲自提拔起来的崔玄也参与政变,非常生气,李湛受到责备,愧无以对。
政变的性质是反二张的,从根本上说,不是反武则天的,参与政变的许多人物,包括太子、太平公主、姚崇等,都和武则天有很好的关系,但是因为二张弄权,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政变为自安计。但是既然政变已经成功,完全控制住局势,就顺便把武则天请下台。次日,以武则天名义下《命皇太子监国制》,第三天宣布传位太子,第四天唐中宗复位,武周政权至此告终。
当年武则天搞酷吏政治,虽然一时维护了她的统治,但这件很不得人心的事在武则天君臣关系中留下深深的伤痕,表面上后来融洽起来的君臣关系下面埋伏着信任危机,武则天的晚年政治上实际是非常孤立的。
内心的空虚寂寞使她不得不在政治上求助于二张,而这样做又使她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最后二张为她招来了政变。这位在半个世纪政治斗争中的常胜者,终于没有逃脱悲剧性的结局。政策在社会上必然的反馈使她自食恶果。
这一年十一月,武则天悄悄地死于洛阳宫城西南的上阳宫仙居殿。有人反对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乾陵,唐中宗没有理睬,亲自将灵柩护送回长安,隆重地为母亲举行葬礼。复立庐陵王以后武则天母子间前嫌俱释,这一成功的决策既安定了当时的政局,也为自己身后赢得哀荣。
乾陵是我国唯一一座一对皇帝夫妇的合葬陵,陵前高耸着一块武则天纪念碑,这庄重的巨碑意味深长地一字不镌。有的说是因为女皇功绩盖世,无法以文字表达;有的说是因武则天功过是非,当时人难于结论。这座闻名于世的无字碑栉风沐雨,千余年来昂然挺立,它似乎象征着武则天对自己一生事业的信心,是有意留下空白,任凭世人评说吧!
乾陵无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