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人欣然接受西方奇幻,西方人却没有接受中国玄幻仙侠?
我觉得书记的回答是对的。我以前也一再强调过,文化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视觉”。最近的例子,《权力的游戏》电视剧的成功带动原著知名度。另一个例子,“九州”背景改编影视剧陆续开拍、上映,有希望(只是有希望)扩展九州知名度。
题主举的几个例子,“指环王”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都有成功的电影改编,“魔兽”系列游戏销量过千万,全都成功视觉化。实际上,经典史诗奇幻小说那么多,换了路人,除了指环王哈利波特魔兽,还能说出什么作品?
要西方接受中国玄幻仙侠,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拍部电影,北美票房过一亿;或者制作一部游戏,排除中国市场,全球销量过两百万——《巫师》第一部的销量就是这么多——这事儿就成了。中国的功夫、武侠文化不就这样推广的吗?
说个故事。“玛拉兹英灵录”系列作者斯蒂芬-埃里克森2012年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记者问《权力的游戏》电视剧的成功是否会提高奇幻小说的读者量。埃里克森说,这样的问题十几年前就曾讨论,当时“指环王”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改编电影的成功似乎带来奇幻文学的曙光。
一部特定的作品得到大量欢迎时总是有着类似的现象,而我倾向于管它叫做“例外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部单独的作品总是被从所属的类型文学大背景中被抽提出来,被单独讨论,而该类型文学的整体普及程度和这份作品的热度实际上并无直接联系。
想想“三体”系列。
斯蒂芬-埃里克森经历过类似的事。九十年代初他和好友伊安-C-埃索蒙特合写剧本《月之花园》,构成“玛拉兹英灵录”世界的雏形,投给影视制作公司却四处碰壁。因为九十年代史诗奇幻电影还是B级片,上不得台面。这一状况直到“指环王”电影的成功才改变。后来斯蒂芬-埃里克森将《月之花园》剧本改编为小说,这就是“玛拉兹英灵录”的第一部,直到九十年代末经过多家出版公司拒绝,才找到出版商。我倒是很期待“玛拉兹英灵录”改编为影视剧,不过难度很大。
大概是国情不同,斯蒂芬-埃里克森认为对史诗奇幻推广作用最大的不是影视剧,而是游戏——他是跑团爱好者,但认为《上古卷轴5》是陈词滥调。国内九州作者认为,影视剧的作用大于游戏——“九州”曾改编为网游,很快就死了。我个人认为影视剧的推广作用最大,次之游戏,最次书籍。不过书籍读者构成了最核心粉丝。以上纯属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