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里的乌龟有什么含义?
龟是黄帝族图腾。在先秦时期,龟的地位远高于龙,龟是帝位和国家政权的象征。自汉朝刘邦以龙代表皇帝后,龟地位略降,但当时太子、宰相大将军用龟钮金印,这制度延用到南北朝。南北朝出现龟驮石碑,享用者是皇族,武则天规定,五品以上高官佩龟袋为标志,死后墓碑可用龟蚨碑;皇帝的文字和国家重要文件须要公示并长期保存的可用龟蚨碑,龟蚨碑标示这碑是经皇帝批准的(近代当然不受此限了)。对龟的崇拜持续到南宋龟是尊贵、长寿、吉祥、力大等多种美好象征。自元朝开始,龟的地位一落千丈;到明朝,骂人是龟成了最难堪的侮辱,而历代大量与皇族有关的龟蚨碑还矗立在全国各地。这如何解释呢?于是有人编造出“龙生九子”之说,把驮碑龟称“贔屭”是明朝中期才出现的说法,把龟说成龙子之一,目的还是要强凋碑的尊贵地位。 黄帝族的图腾还是个争议问题,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使愈来愈多的专家倾向于黄帝族的图腾是龟。但这个争议对于本问题无关紧要。因为,龟在元朝以前的地位,“赑屃”(或“坝下”)之说起于明朝,这是有史书为证,任何历史学家也不否任的。这一点,你看一下《辞海》、《汉语大词典》的“龟”条就可明白了。龟驮碑表示碑的尊贵,这是毫无疑义的。
乌龟在中国的历史是四大吉祥物,象征长寿,适合放生,所以在寺庙里一般都会有乌龟的放生池。佛教里乌龟的故事出自《杂阿含经》盲龟值木,代指被利欲蒙蔽了心眼的愚痴凡夫,是《杂阿含经》中对于轮回中“人身难得”的比喻。龟是属于吉祥四灵“龙、凤、龟、麟”之一,而且又是仁寿的象征。《礼记》把龟、龙、凤、鳞称为“四龙”神物,是避邪挡煞、消灾避害、镇宅纳财之宝。龟与龙一样,均属吉祥的“四圣”之一,又是长寿的象征。《礼记》把龟、龙、凤、鳞称为“四龙”神物,是避邪挡煞、消灾避害、镇宅纳财之宝。从风水角度研究,龟壳的突起是有弧度,有如镜一样,故龟壳可以用来化煞。除此之外,乌龟是长寿的动物,故列入瑞兽之类可助家人之健康。龟又五行属水,养龟则有利其家财运。
龟与中国的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已将龟视为护身之宝。殷商时期,人们将占卦的内容刻于龟板上,从而留下“甲骨文”。迄今历史学家还根据甲骨文来认识上古的故事。周代有一种叫做“龟人”的官,职责就是掌管乌龟,“若有祭祀,则奉龟以往”,战国时候,大将的旗帜以龟为饰,是“前列先知”的意思,令中军也以龟为号,汉武帝时代钱币上铸有龟图案。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佩带“龟袋”,袋分金、银、铜三种。以金袋为最高贵。古时不少诗人还以龟为名,作号。如李龟年、陆龟蒙、杨龟山,现今日本人姓名中任有许多带“龟”字的。古人还把名用于天文记载,把天宫分成四个主要的宫,其中北宫玄武中“玄武”是北方一种神龟的名称。龟文化还渗透到古代哲学中,战国时期的五行说认为:龟代表“水”,表示颜色中的“黑”,占卦方位的“北”,象征品质中的“智”,龟已成为先行先知灵物。历代关于龟的作品也很多,魏武帝曹操的《龟虽寿》,即是中国古文学借龟言志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