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看待发作性睡病的?

 我来答
乐观还清淡灬东风677
2020-05-13 · 贡献了超过218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中医认为,发作性睡病是由于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中医有“脾困则人困”之说,在人体内,因为‘’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会引起发作性睡病。《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这说明了发作性睡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盛阳衰。《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中说:‘’脾胃之虚怠惰嗜卧。”《丹溪心法·中湿》中说,“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
一是痰湿困脾型。多见于形体肥胖之人,表现为胸闷、纳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呕、口中黏腻、身重嗜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原则为燥湿健脾豁痰开窍,方药用“醒脑补元疗法”加竹茹、半夏等。
二是脾气不足型。多见于病后或高龄之人,表现为神疲乏力、腹胀食少、食后困倦嗜睡、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原则益气健脾,方药用“醒脑补元疗法”加人参、白术、黄芪等。
三是肝郁脾虚型。患者长期忧愁思虑、精神萎靡不振、头昏欲睡多梦、时有两肋不适、纳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泄泻、舌苔薄白或稍腻、脉弦细或涩,治疗原则为舒肝健脾开窍,方药用“醒脑补元疗法”加柴胡、党参、积壳等。
四是气血两虚型。患者面色萎黄无华或淡白、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梦、气短懒言、自汗、头晕目眩、舌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原则为益气养血醒脾开窍,方药用‘’醒神补元疗法‘’加黄芪、当归、人参等。
五是湿浊蒙蔽型。患者头重如裹、口干黏不思饮水、胸闷不饥、二便不利、舌苔厚腻。《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头为诅阳之会,若被湿浊蒙蔽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困倦嗜睡。治疗原则为芳香化浊醒脾开窍。方药用“醒脑补元疗法”加佩兰、苍术、白豆蔻等。
帐号已注销
2020-05-30 · 贡献了超过259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中医认为,发作性睡病是由于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中医有“脾困则人困”之说,在人体内,因为‘’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会引起发作性睡病。《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这说明了发作性睡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盛阳衰。《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中说:‘’脾胃之虚怠惰嗜卧。”《丹溪心法·中湿》中说,“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半鱼慕0d
2020-06-29 · 超过6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07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189万
展开全部
十里醒神方: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er865978
2020-05-03 · 超过2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首先要补足人体五阳。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这是治疗此病的关键。强胃健脾,祛除脾胃湿气,提升脾胃中气,可以使清气上升,浊气下沉、行气开窍控制嗜睡。养血化瘀,打通全身血液循环,温养五脏,疏通经络,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排除浊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十二经气血运行不息,以维持脑的正常生理功能。药物可服用十里醒神方,具体用药根据个人病情来定。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iwlhva0
医疗达人

2022-03-18 · 超过8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1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35万
展开全部
发作性睡病的发病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多因脾气不足,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阳气不振。由于思虑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权,化源不足,而致气虚亏虚,不能充养脑海与心神,全身虚弱神经不振亦多嗜睡。亦可因脾胃虚弱,痰湿困脾,清阳不升,蒙蔽清窍而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