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历史书时候,总是会发现唐朝之前的皇帝都是称谥号的,而唐朝之后的皇帝大多是称为庙号,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这是由于一个人,而那个人就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谥号早在西周时期便是有了的,当年周公旦等人认为要以谥号来表述死者生前的行为功过。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谥号就成为了专门评论帝王将相生前的功过得失的东西了。虽然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谥号制度曾经短暂的被废除过,但是到了后来它还是再次被皇帝所使用。
而庙号则是用于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的时候称呼的名号,而且庙号是只有皇帝可以用的。而武则天她开始就将皇帝的谥号加的很长,要知道以前的历朝历代的皇帝谥号都是只有一个字的,而武则天却是建议唐高宗把李世民的谥号将它加成了三个字。而后来的各朝各代也是效仿这个武则天的行为,将自己的谥号加的是越来越长,甚至到了清朝还出现了二十几个字的谥号。
而这个谥号也是因此变得越加的没有实际作用,因此后世不再用谥号代指某一位皇帝了。而且唐朝之前庙号也并非是所有的皇帝都有的,但是唐朝之后庙号却成了所有皇帝都有的东西,而且因为庙号仍然是十分短的,所以说有时候我们会以庙号称谓某一个皇帝。可以说,谥号也正是因为武则天失去了评价一个皇帝好坏的作用。不过谥号其实对于明朝清朝的皇帝来说没什么影响,我因为们大多是用年号来称呼他们的。
有的谥号太长了,明朝皇帝谥号十六字。清朝皇帝谥号达二十二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
称庙号要简单方便得多。
而庙好的实际意义是指的是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谓称呼的称号,它最初起源于商朝,但在最初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有庙号,因为在古代,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死后都会建立一个专属自己的家庙用来祭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当经历了几代人以后这样的庙多了起来候就会选择将庙拆了,然后合并起来作为一个太庙,但试想一下,如果说在那个时候每个皇帝都会有一个庙的话这样所造成的数量是非常的多的!
另外一点就是谥号作为一种对先人生前的一种评价,原本来说是一种好的文化,但是在后来发展中,谥号的长度可以说是越来越长,它所需要的字数也是越来越多,在表达上显得更繁杂一些,而与它不同的庙号,虽说在选择上面并没有参照一定的章法,但是它依旧可以表现出一些褒贬之意。
太祖、高宗这表示的都是为自己的国家进行了开国立业的帝王。庙号就用很简单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字,再加上后面对君主地位的尊称,很简单的就表现出来了君主生前所达到的成就,或者说后世对这位君主的一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