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找出文中对阿长情感变化的词语,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段中“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确实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第13段:“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第16段:“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第18段:“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及严重的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第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展开全部
我想,关于阿长与《山海经》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有着记忆,每个人的记忆有所不同,但相同的大抵是关于课本的或是那一节课的回忆。
这样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述着长妈妈的故事和“我”的童年,读过后是让人平静的,但又不仅是平静更多的是怀念,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怀念年少时遇见的与长妈妈相同或是不同的那个人。
关于长妈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心中或多或少有个答案,便不再赘述。而我要谈的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也就是与“我”的关系。
鲁迅先生取文名总是很巧妙,比如《朝花夕拾》作为散文合集的名字,抒情之风溢于言表,光从文名上就可见得文风既优美又朴实,但又不仅如此,一个“拾”字令人对其间的议论也不为见怪;而又如昨日读到的《狗·猫·鼠》将三个意象罗列,令人浮想联翩,究竟这三者有何种联系,文章究竟讲了三者间何样的故事呢?待读完,又深觉文名之深意。
所以看到阿长与《山海经》时,我不免也会思考,究竟为何要将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象联系起来呢?一个是封建粗鄙的乡下人,一个是蕴含万象的文人读物,却以一个“与”字连接,不免生硬?
读完故事的你和我,大概都有了答案。散文的后半部分,正好解决了这样的一个疑问。“我”童年苦手不可得的《山海经》正是由长妈妈带来的。文章中提到“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而这种新的敬意与之前听长妈妈讲述“长毛”的故事时提到的伟大神力所不同,那是因为“我”感知到了长妈妈的慈爱而产生的,是由心而发的真情实感。所以阿长与《山海经》有了联系,在“我”的回忆里有了密切又无法抹去的联系。
但同时,他们二者依旧是对立的。我觉得很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一个“与”字,为什么这么说呢?
“与”作为连词,本意为“和、跟”的意思,其作用也就是将二者联系起来,无关乎二者的性质是否相同。而正是因为阿长和《山海经》的特质,读到这个“与”字时让人有种心领神会之感。
首先,我们来细谈一下阿长和《山海经》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长妈妈也就是阿长,一开始“我”实难对她心生喜爱,甚至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因为她常喜欢切切察察,说话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睡觉时总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记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我对于她懂得的许多规矩也感到不耐烦,比如元旦的第一句话定要是“阿妈,恭喜恭喜”,定要吃福橘,等等。
由此可见,起初阿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并不高的,“我”甚至觉得这样的一个唠叨粗鄙朴实的劳动妇女非常麻烦。
但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也就是当她讲“长毛”的故事时提到的“伟大神力”,作为一个小孩,“我”当下便觉得理应对其退让。但这样的以带有封建无知迷信色彩的故事烘托而生的敬意终归是不牢靠的,直至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这种敬意完全消失了。“长妈妈”也转而变成了“阿长”。
与之相对,《山海经》则是一开始就让“我”痴迷,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也正是因为“我”的念念不忘,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是地位渐低甚至让“我”有些恨意的阿长,一个是我念念不舍难以得到的《山海经》,两者相遇时,“我”会如何选择?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可见,即便是遇到不佩服不耐烦仇恨的阿长时,对《山海经》的喜爱与渴求依旧远胜一筹。
但“我”不会想到,正是这样的阿长给“我”带来了日思夜想的《山海经》,又何况阿长将“山海经”听成了“三哼经”。我想,换做是谁那种讶异感和惊喜感都是溢于言表的。
自然,经这一事后,“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就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作者提到“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并非是因为它们是《山海经》,而是阿长对于我的关切和记挂使这四本书有了新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我朝思暮想的渴求,更是阿长对于“我”的爱的结晶。文章后来也提及,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仍是“我”最心爱的宝书,只因为阿长所赋予给书的新的意义。
由此可见,当两个处于对立面或是看上去毫无联系的人或物发生碰撞时,很可能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就如我们年少时所经历过的那些隐藏于误会中的亲情、友情,就如我们儿时从祖父母口中听得的离奇的故事,它们饱含着回忆同时也赋予了回忆独特的味道。
散文全篇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处理手段,对长妈妈的改观是故事的精彩所在,也是回忆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当然不乏《山海经》的功劳。
而放诸生活,也有太多事如同阿长与《山海经》那般,本身就处于对立面,也许并不像他们一样是无知愚昧和博学广泛的关系,但都会在当局者心中有着地位高低的差别,我们瞧不起或是唾弃其中一方时,自然难以避免对另一方的渴求与喜爱,但生活并没有那么多改观的机会。有的人有的事或许一辈子,我们都对其抱着初次相遇时的固有印象,更甚之,即便发生了什么,也难以令人刮目相看,乐意去改变固有印象。
人是固执的,就如有时和长辈聊天时察觉到的观念差异无法改变一样,就如你不会因为处于困境时对方伸出援手就容忍对方并不光彩的过去一样;但人也是善变的,比如今天喜欢吃甜的,明天喜欢吃辣的,比如上个月喜欢连衣裙,下个月就爱上了阔腿裤。那么,说不定哪天我就喜欢上了你,之前那个让我讨厌甚至抓狂的人。又或许,不及喜欢的程度,小小的惊讶所增加的认识,或是改变的认识。
更多的,我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的理解”,在此,所说的宽容并非指去容忍自己看不惯不喜爱的事情,而是态度上的宽容。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做出改变时,当察觉到对方不同的一面时,当误会解开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放下固有印象,放下架子,去理解对方。这种理解与其他并不发生冲突,就像阿长因为《山海经》让“我”感受到了她的慈爱,但阿长仍旧是当时的一个有些封建愚昧的劳动妇女,“我”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恨意而忽视她对“我”的关切,这便是理解。
鲁迅先生在文章的最后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对长妈妈的怀念,是一种最真挚的感情。
人这一生有很多感情,或思念,或遗憾,或欣喜,或悲伤,而这些都值得去留藏,即便不是用书写的方式记录,它也会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记忆的美好不用太多言说,但单从人生的遗憾来看,只有去理解,去宽容的理解才能让回忆更好的留存。
愿你在纷杂的世界里怀有一颗理解的心,存留属于你的温柔回忆!
这样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述着长妈妈的故事和“我”的童年,读过后是让人平静的,但又不仅是平静更多的是怀念,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怀念年少时遇见的与长妈妈相同或是不同的那个人。
关于长妈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心中或多或少有个答案,便不再赘述。而我要谈的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也就是与“我”的关系。
鲁迅先生取文名总是很巧妙,比如《朝花夕拾》作为散文合集的名字,抒情之风溢于言表,光从文名上就可见得文风既优美又朴实,但又不仅如此,一个“拾”字令人对其间的议论也不为见怪;而又如昨日读到的《狗·猫·鼠》将三个意象罗列,令人浮想联翩,究竟这三者有何种联系,文章究竟讲了三者间何样的故事呢?待读完,又深觉文名之深意。
所以看到阿长与《山海经》时,我不免也会思考,究竟为何要将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象联系起来呢?一个是封建粗鄙的乡下人,一个是蕴含万象的文人读物,却以一个“与”字连接,不免生硬?
读完故事的你和我,大概都有了答案。散文的后半部分,正好解决了这样的一个疑问。“我”童年苦手不可得的《山海经》正是由长妈妈带来的。文章中提到“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而这种新的敬意与之前听长妈妈讲述“长毛”的故事时提到的伟大神力所不同,那是因为“我”感知到了长妈妈的慈爱而产生的,是由心而发的真情实感。所以阿长与《山海经》有了联系,在“我”的回忆里有了密切又无法抹去的联系。
但同时,他们二者依旧是对立的。我觉得很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一个“与”字,为什么这么说呢?
“与”作为连词,本意为“和、跟”的意思,其作用也就是将二者联系起来,无关乎二者的性质是否相同。而正是因为阿长和《山海经》的特质,读到这个“与”字时让人有种心领神会之感。
首先,我们来细谈一下阿长和《山海经》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长妈妈也就是阿长,一开始“我”实难对她心生喜爱,甚至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因为她常喜欢切切察察,说话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睡觉时总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记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我对于她懂得的许多规矩也感到不耐烦,比如元旦的第一句话定要是“阿妈,恭喜恭喜”,定要吃福橘,等等。
由此可见,起初阿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并不高的,“我”甚至觉得这样的一个唠叨粗鄙朴实的劳动妇女非常麻烦。
但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也就是当她讲“长毛”的故事时提到的“伟大神力”,作为一个小孩,“我”当下便觉得理应对其退让。但这样的以带有封建无知迷信色彩的故事烘托而生的敬意终归是不牢靠的,直至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这种敬意完全消失了。“长妈妈”也转而变成了“阿长”。
与之相对,《山海经》则是一开始就让“我”痴迷,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也正是因为“我”的念念不忘,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是地位渐低甚至让“我”有些恨意的阿长,一个是我念念不舍难以得到的《山海经》,两者相遇时,“我”会如何选择?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可见,即便是遇到不佩服不耐烦仇恨的阿长时,对《山海经》的喜爱与渴求依旧远胜一筹。
但“我”不会想到,正是这样的阿长给“我”带来了日思夜想的《山海经》,又何况阿长将“山海经”听成了“三哼经”。我想,换做是谁那种讶异感和惊喜感都是溢于言表的。
自然,经这一事后,“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就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作者提到“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并非是因为它们是《山海经》,而是阿长对于我的关切和记挂使这四本书有了新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我朝思暮想的渴求,更是阿长对于“我”的爱的结晶。文章后来也提及,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仍是“我”最心爱的宝书,只因为阿长所赋予给书的新的意义。
由此可见,当两个处于对立面或是看上去毫无联系的人或物发生碰撞时,很可能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就如我们年少时所经历过的那些隐藏于误会中的亲情、友情,就如我们儿时从祖父母口中听得的离奇的故事,它们饱含着回忆同时也赋予了回忆独特的味道。
散文全篇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处理手段,对长妈妈的改观是故事的精彩所在,也是回忆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当然不乏《山海经》的功劳。
而放诸生活,也有太多事如同阿长与《山海经》那般,本身就处于对立面,也许并不像他们一样是无知愚昧和博学广泛的关系,但都会在当局者心中有着地位高低的差别,我们瞧不起或是唾弃其中一方时,自然难以避免对另一方的渴求与喜爱,但生活并没有那么多改观的机会。有的人有的事或许一辈子,我们都对其抱着初次相遇时的固有印象,更甚之,即便发生了什么,也难以令人刮目相看,乐意去改变固有印象。
人是固执的,就如有时和长辈聊天时察觉到的观念差异无法改变一样,就如你不会因为处于困境时对方伸出援手就容忍对方并不光彩的过去一样;但人也是善变的,比如今天喜欢吃甜的,明天喜欢吃辣的,比如上个月喜欢连衣裙,下个月就爱上了阔腿裤。那么,说不定哪天我就喜欢上了你,之前那个让我讨厌甚至抓狂的人。又或许,不及喜欢的程度,小小的惊讶所增加的认识,或是改变的认识。
更多的,我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的理解”,在此,所说的宽容并非指去容忍自己看不惯不喜爱的事情,而是态度上的宽容。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做出改变时,当察觉到对方不同的一面时,当误会解开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放下固有印象,放下架子,去理解对方。这种理解与其他并不发生冲突,就像阿长因为《山海经》让“我”感受到了她的慈爱,但阿长仍旧是当时的一个有些封建愚昧的劳动妇女,“我”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恨意而忽视她对“我”的关切,这便是理解。
鲁迅先生在文章的最后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对长妈妈的怀念,是一种最真挚的感情。
人这一生有很多感情,或思念,或遗憾,或欣喜,或悲伤,而这些都值得去留藏,即便不是用书写的方式记录,它也会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记忆的美好不用太多言说,但单从人生的遗憾来看,只有去理解,去宽容的理解才能让回忆更好的留存。
愿你在纷杂的世界里怀有一颗理解的心,存留属于你的温柔回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