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1个回答
2013-07-06
展开全部
徐志摩这个人作为话题,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受众的兴趣没必要也不可能强行划一,但是对构成受众之一部分的读者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毕竟是作品。斯人已矣,我们不如看他的书罢。 据我所知,徐志摩至少给予中国新诗的作者与读者两次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次是在他生前,依废名《谈新诗》之见,影响未必是正面的,鲁迅也曾讲“我更不喜欢徐志摩那样的诗”(《集外集·序言》);但是这并不说明就不重要。第二次是在二十多年前,有部《徐志摩诗集》面世,让大家耳目一新;徐氏诗作,路数原本较窄,这回竟然起到一个开阔视野的作用。当时无拘年轻的朦胧诗人,还是回归诗坛的中老年作者,局面都还明显有所限制,谁也不敢(或者是根本没想到)像他这么真切地描述一己之情感,而且以美为终极目的。有句流行的话,叫“抒情诗中必须有我”,大概读了徐志摩的诗,这句话才落到实处。前面说耳目一新,其实不如说恍然大悟,更为恰当。经过这番催动,至少不必非得像以往那样虚张声势与一本正经了。当时此后,诗人们提到徐志摩,好像并没有多少好话,甚至有些不屑似的;然而若没有徐志摩(以及戴望舒、何其芳等)被重新发现,中国新诗只怕是发展不到今天的地步。他们的这个贡献(虽然与其本人并无关系)说得上是历史性的。 要想指出徐志摩诗作的缺点非常容易。已经说了,比较窄;另外也比较浅。好有一比是宋词中的柳永,而徐诗之流布广远,亦有如“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诗人也曾尝试拓宽自己的路数,但是未见成功。《叫化活该》、《庐山石工歌》,以及《秋虫》、《西窗》,甚至远远不如《别拧我,疼》。有些被人念得太过顺嘴的作品,如《沙扬娜拉》,就像唐诗里的“床前明月光”和“更上一层楼”,简直成了滥调。这也证明徐诗有魅力,虽然魅力并不等同于影响。魅力在真与美,都达到了极致。徐诗的缺点像它的魅力一样是明摆着的,缺点人们瞧不上眼,魅力人们学不到手。所以他的影响只在前述破除禁忌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人傻瓜似的模仿他。徐志摩的“我”唤醒了各种各种的“我”,当然有比他深刻的,但是很遗憾却未必有比他更具魅力的。 徐志摩多方面的才能令人羡慕。所作小说集《轮盘》,有一两篇奇异的意识流作品。还有论文、翻译和剧作。他和陆小曼合作的《卞昆冈》,不知道是否上演过。几乎与诗并驾齐驱的是散文。徐志摩生前,已有人提出其散文成就在诗之上,不过他本人并不认同(叶公超《志摩的风趣》);死后,又有人说“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周作人《志摩纪念》)。以我个人的口味,不大喜欢这一路文章,嫌它太过铺陈夸饰,也就是“浓得化不开”,作者还是拿写诗的心思来写散文。但是不能不佩服他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附带说一句,这种能力是为此前和此后大多数诗人所望尘莫及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