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1主战坦克的性能数据??
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09
展开全部
M1A1坦克的全称为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属于战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1985年开始在美军服役。 该坦克于1984年8月28日定型,生产始于1985年8月,1986年7月正式装备。该车战斗全重57吨,乘员4人,最大速度每小时66.8公里,最大行程465公里。
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简介:
全车重:57吨
全长:9.8米
时速:66.4千米
最大行程:462千米
涉水深:1.2米
主炮:120滑膛炮
采用火控系统、激光测距仪和执成像夜视装置。
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简介:
全车重:57吨
全长:9.8米
时速:66.4千米
最大行程:462千米
涉水深:1.2米
主炮:120滑膛炮
采用火控系统、激光测距仪和执成像夜视装置。
2013-07-07
展开全部
M1A1采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20毫米滑膛炮,炮管长5.3米。DM1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该120毫米火炮的主弹种,初速约为1,650米/秒,最大有效射程为3,500米。有效射程都差不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07
展开全部
M1A2坦克拥有车长独立的热像观察仪,还有它的转移火力的能力,另装有车内信息系统,这是其他坦克所缺少的。事实上就执行车内联系方面,M1A2胜过“豹”2坦克是显然的。它的被动防护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在电子元件使用方面M1A2坦克比“豹”2稍微领先。杀伤力强是“艾布拉姆斯”坦克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且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出众。
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研制MBT-70主战坦克于1969年底搁浅。随后美国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个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于1971年展开研制XM1坦克的计划。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两公司均于1976年初推出一辆原型车,经测试与评估,克莱斯勒的设计中选。为纪念原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中著名的装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将军,特把该坦克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克莱斯勒公司中标后,1978年制造第2批11辆原型车供测试,1979年生产110辆先期批量生产型。第2批原型车经过若干性能测试,改进了一系列问题。1981年2月,美国陆军正式采购7058辆M1,1884年订单追加至7457辆。首辆M1于1981年开始服役。
M1基本型生产了2374辆(894辆为强化装甲的M1-IP型,1984年底推出)。第二阶段批量生产型定名为M1A1,火力和防护大幅提升,产量为5415辆;1990年推出最新的M1A2型,国内生产订单不多,主要是将基本型和A1型改进升级到A2型。
由于M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别采购了315辆和218辆M1A2型。此外,1988年4月美国国会同意埃及特许生产565辆M1A1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
坦克技术性能
M1基本型的战斗全重为54.5吨,A1型战斗全重增加至57吨,坦克乘员为4名。M1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装有先进的乔巴姆装甲。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贫铀装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M1A1坦克多数换装了贫铀装甲,实战证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M1基本型的主炮为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
辅助武器为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M240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M2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哈隆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确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
M1坦克的越野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优秀,最大时速达72km/h,从0至32km/h加速时间只需7秒。
坦克机动性能数据(M1基本型)
公路路最大速度 72.42km/h
平均越野速度 48.3km/h
燃料储备 1907.6L
公路最大行程 498km
涉水深度
无准备 1.219m
有准备 1.98m
爬坡度 60%
攀垂直墙高 1.244m
越壕宽 2.743m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型号演变
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研制MBT-70主战坦克于1969年底搁浅。随后美国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个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于1971年展开研制XM1坦克的计划。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两公司均于1976年初推出一辆原型车,经测试与评估,克莱斯勒的设计中选。为纪念原陆军参谋长,二次大战中著名的装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将军,特把该坦克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克莱斯勒公司中标后,1978年制造第2批11辆原型车供测试,1979年生产110辆先期批量生产型。第2批原型车经过若干性能测试,改进了一系列问题。1981年2月,美国陆军正式采购7058辆M1,1884年订单追加至7457辆。首辆M1于1981年开始服役。
M1基本型生产了2374辆(894辆为强化装甲的M1-IP型,1984年底推出)。第二阶段批量生产型定名为M1A1,火力和防护大幅提升,产量为5415辆;1990年推出最新的M1A2型,国内生产订单不多,主要是将基本型和A1型改进升级到A2型。
由于M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别采购了315辆和218辆M1A2型。此外,1988年4月美国国会同意埃及特许生产565辆M1A1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
坦克技术性能
M1基本型的战斗全重为54.5吨,A1型战斗全重增加至57吨,坦克乘员为4名。M1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炮塔和车体多用钢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不等,最厚达125mm,最薄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装有先进的乔巴姆装甲。自1988年6月开始,新生产的M1A1在车体前部加装贫铀装甲。经过特殊处理的这种新型装甲,强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湾战争中,参战的M1A1坦克多数换装了贫铀装甲,实战证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采用了隔仓措施,用装甲隔板将炮塔内尾仓和乘员舱分隔开,能有效避免二次效应对乘员的伤害。
M1基本型的主炮为1门北约制式105mm M68E1式线膛炮,与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该坦克105mm炮弹基数是55发,其中44发装在炮塔尾舱内。
M68E1火炮除了可发射M60坦克制式炮弹外,还可发射新研制的M735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774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M883曳光尾翼稳定脱壳贫铀弹芯穿甲弹和M737TPDS教练弹。
辅助武器为1挺M240式7.62mm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1挺M240式7.62mm机枪和车长指挥塔上一挺M2式12.7mm机枪。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6管M250烟幕弹发射器,车上还装有发动机热烟幕施放装置。
坦克内部安装了哈隆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能在2ms内发现所有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ms内把火灭掉。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采用燃气轮机作为主动力的制式坦克。发动机采用的是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是1103kW(1500马力。该机保养简单、冷却系统效率高,确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较高。该坦克采用了X-1100-3B全自动传动装置和改进型扭杆悬挂。坦克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
M1坦克的越野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优秀,最大时速达72km/h,从0至32km/h加速时间只需7秒。
坦克机动性能数据(M1基本型)
公路路最大速度 72.42km/h
平均越野速度 48.3km/h
燃料储备 1907.6L
公路最大行程 498km
涉水深度
无准备 1.219m
有准备 1.98m
爬坡度 60%
攀垂直墙高 1.244m
越壕宽 2.743m
最小转向半径 原位
型号演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07
展开全部
M1A1坦克的全称为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属于战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1985年开始在美军服役。
该车战斗全重57吨,乘员4人,最大速度每小时66.8公里,最大行程465公里。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一线部队装备有600辆M1A1主战坦克。美军装备的M1A1主战坦克在幼发拉底河畔与伊军共和国卫队装备的T-27坦克展开激战,使敌军遭到重创。
该车战斗全重57吨,乘员4人,最大速度每小时66.8公里,最大行程465公里。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一线部队装备有600辆M1A1主战坦克。美军装备的M1A1主战坦克在幼发拉底河畔与伊军共和国卫队装备的T-27坦克展开激战,使敌军遭到重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