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2013-07-08
展开全部
1.霍去病倒看北斗
古人早就发现,越往北走,北极星就升得越高,当然北斗星也会同样升得越高。他们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会不会高过头顶,向南偏去?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过这种景象,下面我给朋友们讲一个“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汉年间的一位大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另一位史称“不败将军”卫青的外甥。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对汉朝边境进行掠夺。霍去病18岁时,被派遣领兵北征匈奴,他率领800名骑兵冲入敌阵,一气斩杀匈奴兵两千多人,生擒匈奴单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两千五百户冠军侯。
几次胜仗后,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沙漠以北地区。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万多匈奴骑兵又向南进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区(今河北北部一带)烧杀抢掠,汉朝边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铁骑之下。于是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
这年,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以及步兵辎重队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率军从代郡(今山西代县),出发,在大沙漠地带纵横驰骋,行军两千多里,终于捕捉到敌军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挥汉军发动猛攻,一场激战开始,长枪象稻草一样折断,莽莽草原,弃尸累累,山河变色,日月无光。几天血战之后,汉军终于胜利。这场战役,歼敌七万名,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去病率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德尔山或杭爱山)。为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率众在狼居胥山顶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
晚上他在营外散步,抬头仰望北斗时,吃惊地发现,北斗七星已经越过天顶,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图案,第一眼几乎都没认出来,他赶忙招呼将士们一同观看,大家都对这奇特的景象啧啧称奇,觉得天圆如盖,地方似棋,宇宙奥妙,不可尽言。随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并登临北海(今贝加尔湖),刻了一块记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凯旋还朝。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可惜霍去病回朝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24岁。这位军事天才不讲享受,一生为戍边事业奋斗,他有两句名言流传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贝加尔湖的纬度大约是北纬55_,北斗星上中天时就已转向南天了。这对于生长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来说,确实算个稀奇事。唐代的刘商在《胡笳十八拍》诗中写道:“怪得春风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也是在感叹这种景象。
古人早就发现,越往北走,北极星就升得越高,当然北斗星也会同样升得越高。他们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会不会高过头顶,向南偏去?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过这种景象,下面我给朋友们讲一个“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汉年间的一位大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另一位史称“不败将军”卫青的外甥。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对汉朝边境进行掠夺。霍去病18岁时,被派遣领兵北征匈奴,他率领800名骑兵冲入敌阵,一气斩杀匈奴兵两千多人,生擒匈奴单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军,被汉武帝封为两千五百户冠军侯。
几次胜仗后,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遥远的大沙漠以北地区。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万多匈奴骑兵又向南进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区(今河北北部一带)烧杀抢掠,汉朝边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铁骑之下。于是汉武帝决定远征漠北,彻底消灭匈奴军队。
这年,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以及步兵辎重队几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率军从代郡(今山西代县),出发,在大沙漠地带纵横驰骋,行军两千多里,终于捕捉到敌军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挥汉军发动猛攻,一场激战开始,长枪象稻草一样折断,莽莽草原,弃尸累累,山河变色,日月无光。几天血战之后,汉军终于胜利。这场战役,歼敌七万名,匈奴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灭。霍去病率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德尔山或杭爱山)。为庆祝这次战役的胜利,霍去病率众在狼居胥山顶积土增山,举行祭天封礼。
晚上他在营外散步,抬头仰望北斗时,吃惊地发现,北斗七星已经越过天顶,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图案,第一眼几乎都没认出来,他赶忙招呼将士们一同观看,大家都对这奇特的景象啧啧称奇,觉得天圆如盖,地方似棋,宇宙奥妙,不可尽言。随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并登临北海(今贝加尔湖),刻了一块记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凯旋还朝。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可惜霍去病回朝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24岁。这位军事天才不讲享受,一生为戍边事业奋斗,他有两句名言流传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贝加尔湖的纬度大约是北纬55_,北斗星上中天时就已转向南天了。这对于生长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来说,确实算个稀奇事。唐代的刘商在《胡笳十八拍》诗中写道:“怪得春风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也是在感叹这种景象。
2013-07-08
展开全部
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
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长大以后,她被聘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如果玄宗不贪色忘礼,抢自己的儿媳妇,横刀夺爱,杨玉环也许会一生平静,过一种悠闲的相夫教子的贵夫人生活,她也就不会为世人所知。然而,玄宗忘情夺爱,改变了她的生活。
玄宗李隆基是风情中人,对于感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专一。他先后爱过很多女人,包括他在迷恋杨玉环时,对于梅妃江采萍也不能忘情,同时还有一位名叫念奴的美女常常随侍左右。
当念奴每每执板吟咏的时候,总要眼送秋波,向玄宗传达万种风情,玄宗则总是乐于享受,后来《念奴娇》便成了宫中的一种曲牌。
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岁死去,这年,玄宗52岁。后宫美人很多,竟没有一个令玄宗中意。这对于多情种子玄宗来说,无处寄托情怀,无异是一种酷刑。玄宗于是郁郁寡欢,时常发怒。
这时,有近臣进奏说,杨玄琰有个女儿,名叫杨玉环,现为寿王妃,姿质天成,玄宗闻言大喜,也不管人家是自己的儿媳妇,当即吩咐入暗中招来观看。
不看不打紧,一看之下,玄宗傻了眼。杨玉环长得美艳无比,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聪颖异常。这样丰艳照人,风情万种的女人没法不让一个正常的男人动心,何况风流种子李隆基?李隆基傻眼一阵以后,缓过神来,觉得这令人谗涎欲滴的美女,还不能马上搂过来,因为她不是王妃,是自己的儿媳妇,起码先得改变这种身份。于是玄宗吩咐,让杨玉环先入籍女道士,赐号太真,尔后再迎后宫。最后独享专房,令六宫粉黛失去颜色。
寿王见媳妇被父皇抢去,半句话也不敢说,只好忍气吞声。玄宗为了补偿,便聘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寿王除听任摆布,又能如何呢?
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当然有原因。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
有观点认为:玄宗熟悉音律,这在唐朝诸位皇帝中算是佼佼者。他自幼喜爱音乐,素质高,会作曲,能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而杨玉环身材好,体态美,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加之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古书记载: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当时玄宗兴致勃勃,手持羯鼓,杨玉环弹奏琵琶,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于玄宗而言,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杨玉环姿容出众,不仅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这对于重于声色的玄宗,也是具有吸引力的。然而,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抑郁而死呢!
另一种意见认为玄宗会迷恋上杨玉环,固然有杨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应是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家小家庭的变化在起决定作用。值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当朝皇帝骄奢心难免会代替求治心。玄宗对政治逐渐失去兴趣,对政事也产生倦怠感,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就倦怠政事,后来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落得清闲。这样就有了时间纵欲享乐了。
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长大以后,她被聘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如果玄宗不贪色忘礼,抢自己的儿媳妇,横刀夺爱,杨玉环也许会一生平静,过一种悠闲的相夫教子的贵夫人生活,她也就不会为世人所知。然而,玄宗忘情夺爱,改变了她的生活。
玄宗李隆基是风情中人,对于感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专一。他先后爱过很多女人,包括他在迷恋杨玉环时,对于梅妃江采萍也不能忘情,同时还有一位名叫念奴的美女常常随侍左右。
当念奴每每执板吟咏的时候,总要眼送秋波,向玄宗传达万种风情,玄宗则总是乐于享受,后来《念奴娇》便成了宫中的一种曲牌。
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岁死去,这年,玄宗52岁。后宫美人很多,竟没有一个令玄宗中意。这对于多情种子玄宗来说,无处寄托情怀,无异是一种酷刑。玄宗于是郁郁寡欢,时常发怒。
这时,有近臣进奏说,杨玄琰有个女儿,名叫杨玉环,现为寿王妃,姿质天成,玄宗闻言大喜,也不管人家是自己的儿媳妇,当即吩咐入暗中招来观看。
不看不打紧,一看之下,玄宗傻了眼。杨玉环长得美艳无比,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聪颖异常。这样丰艳照人,风情万种的女人没法不让一个正常的男人动心,何况风流种子李隆基?李隆基傻眼一阵以后,缓过神来,觉得这令人谗涎欲滴的美女,还不能马上搂过来,因为她不是王妃,是自己的儿媳妇,起码先得改变这种身份。于是玄宗吩咐,让杨玉环先入籍女道士,赐号太真,尔后再迎后宫。最后独享专房,令六宫粉黛失去颜色。
寿王见媳妇被父皇抢去,半句话也不敢说,只好忍气吞声。玄宗为了补偿,便聘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寿王除听任摆布,又能如何呢?
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当然有原因。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
有观点认为:玄宗熟悉音律,这在唐朝诸位皇帝中算是佼佼者。他自幼喜爱音乐,素质高,会作曲,能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而杨玉环身材好,体态美,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加之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古书记载: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当时玄宗兴致勃勃,手持羯鼓,杨玉环弹奏琵琶,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于玄宗而言,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杨玉环姿容出众,不仅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这对于重于声色的玄宗,也是具有吸引力的。然而,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抑郁而死呢!
另一种意见认为玄宗会迷恋上杨玉环,固然有杨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应是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家小家庭的变化在起决定作用。值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当朝皇帝骄奢心难免会代替求治心。玄宗对政治逐渐失去兴趣,对政事也产生倦怠感,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就倦怠政事,后来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落得清闲。这样就有了时间纵欲享乐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12-15
展开全部
对曹操,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崇拜。如果说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我想曹操肯定是可以名列前茅的。数千年以来,崇拜曹操的人不计其数,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鲁迅那句话,“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在《三国》当中,曹操被作为一个奸雄的典型来对待了,这是不公平的。这一点也有原因。一般而言,中国历史上都城设在北方的朝代,就会以直接继承曹魏的西晋司马炎的晋朝为正统。而定都在南方的,就会以刘备的蜀国为正统。明朝定都南京,罗贯中于是就取了刘备做正统。另外封建王朝一直认为不是同姓人篡位的就是乱臣贼子,曹丕废汉称魏,所以曹操也就背了另外一个骂名。在《三国》开篇没多久,作者就用一个名叫许韶的人物来评价他:“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也就是说,作者尽管对他抱有偏见,却还在对他的能力予以认同。治世,顾名思义,就是太平盛世,就是说,曹操这样的人,不论是清平盛世还是混混乱世,他都能在历史上有难以抹杀的一席之地。这说明了什么?首先曹操是有能力的,就是反对他的人在这一点也不得不承认。其次,他对待社会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寻求的是入世,而不是遁世。这点诸葛亮就比他不得。诸葛出生到了乱世,试想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又何以能想象他在太平盛世有些什么作为呢?我想,能力与态度,决定这个人注定要成为一个英雄了。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小时侯“性聪敏,多机变”,喜欢打猎,终日游荡无度。有一次他的叔叔为此责怪他,他于是就装作劳累过度中了风,此后他的叔叔就不再勉强他努力了。曹操起家是靠举孝廉,后来就镇压黄巾起义,逐步靠近了封建统治集团的核心。当时东汉王朝已经走到了末途,外戚宦官专_政,军阀四处割据,战祸频仍,民不聊生。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来了自己的势力。同时军阀势力的此消彼长也造成了小军阀的衰落和大军阀的合并。曹操在混乱中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渐渐剪除了这些势力,他最可称道的一个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据《三国》记载,当时曹操人困马乏,已经很难支撑了。他的对手是拥有四世三公身份的河北大族出身的袁绍,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不占优势。可是有一个很偶然的因素帮了他。那时侯袁绍手下的一个谋士许攸因不满袁绍的刚愎自用投奔了他。据载许攸问曹操还有多少粮草,曹操说“一年”,许攸说怕未必,曹操又说“六月”,许攸说人言曹孟德奸雄,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曹操于是附在许攸耳朵上,说粮只三月耳。许攸于是拂袖而去,道:“粮已尽矣”,终于道出了曹操的窘迫状况。这个故事反映了曹操的性格,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才能。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地位,也为他谋求进一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曹操并未统一中国而结束战乱的局面,可是他对统一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相反,诸葛亮在此就有点阻碍历史发展的嫌疑了,尽管诸葛半人半仙的智慧令很多人欣羡不已。
评价曹操,除了政治军事才能,还不能忽视他的文学造诣。曹操与他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在历史上并称“三曹”,他们在文学中已经有了生命意识,对后人的文风影响很大。在三曹当中,曹操无疑是最有地位的,他的两个儿子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与其父的雄才大略相距甚远。从来源上看,曹操的诗歌主要吸收了古代乐府诗的精华,而他另外创造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文风。他的诗歌流传的并不多,可是影响很大。《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等至今看来仍然不失为诗歌中的极品。“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反映了他的豪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反映了他的志向,“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则反映了他对民众的同情。就是在清代,一些文人还每每还一边朗诵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敲打桌子泪流满面,可见他对人们心灵的震撼程度。
总之,曹操是一个英雄,一个不可多得的大英雄。
在《三国》当中,曹操被作为一个奸雄的典型来对待了,这是不公平的。这一点也有原因。一般而言,中国历史上都城设在北方的朝代,就会以直接继承曹魏的西晋司马炎的晋朝为正统。而定都在南方的,就会以刘备的蜀国为正统。明朝定都南京,罗贯中于是就取了刘备做正统。另外封建王朝一直认为不是同姓人篡位的就是乱臣贼子,曹丕废汉称魏,所以曹操也就背了另外一个骂名。在《三国》开篇没多久,作者就用一个名叫许韶的人物来评价他:“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也就是说,作者尽管对他抱有偏见,却还在对他的能力予以认同。治世,顾名思义,就是太平盛世,就是说,曹操这样的人,不论是清平盛世还是混混乱世,他都能在历史上有难以抹杀的一席之地。这说明了什么?首先曹操是有能力的,就是反对他的人在这一点也不得不承认。其次,他对待社会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寻求的是入世,而不是遁世。这点诸葛亮就比他不得。诸葛出生到了乱世,试想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又何以能想象他在太平盛世有些什么作为呢?我想,能力与态度,决定这个人注定要成为一个英雄了。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小时侯“性聪敏,多机变”,喜欢打猎,终日游荡无度。有一次他的叔叔为此责怪他,他于是就装作劳累过度中了风,此后他的叔叔就不再勉强他努力了。曹操起家是靠举孝廉,后来就镇压黄巾起义,逐步靠近了封建统治集团的核心。当时东汉王朝已经走到了末途,外戚宦官专_政,军阀四处割据,战祸频仍,民不聊生。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来了自己的势力。同时军阀势力的此消彼长也造成了小军阀的衰落和大军阀的合并。曹操在混乱中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渐渐剪除了这些势力,他最可称道的一个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据《三国》记载,当时曹操人困马乏,已经很难支撑了。他的对手是拥有四世三公身份的河北大族出身的袁绍,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不占优势。可是有一个很偶然的因素帮了他。那时侯袁绍手下的一个谋士许攸因不满袁绍的刚愎自用投奔了他。据载许攸问曹操还有多少粮草,曹操说“一年”,许攸说怕未必,曹操又说“六月”,许攸说人言曹孟德奸雄,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曹操于是附在许攸耳朵上,说粮只三月耳。许攸于是拂袖而去,道:“粮已尽矣”,终于道出了曹操的窘迫状况。这个故事反映了曹操的性格,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才能。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地位,也为他谋求进一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曹操并未统一中国而结束战乱的局面,可是他对统一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相反,诸葛亮在此就有点阻碍历史发展的嫌疑了,尽管诸葛半人半仙的智慧令很多人欣羡不已。
评价曹操,除了政治军事才能,还不能忽视他的文学造诣。曹操与他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在历史上并称“三曹”,他们在文学中已经有了生命意识,对后人的文风影响很大。在三曹当中,曹操无疑是最有地位的,他的两个儿子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与其父的雄才大略相距甚远。从来源上看,曹操的诗歌主要吸收了古代乐府诗的精华,而他另外创造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文风。他的诗歌流传的并不多,可是影响很大。《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等至今看来仍然不失为诗歌中的极品。“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反映了他的豪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反映了他的志向,“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则反映了他对民众的同情。就是在清代,一些文人还每每还一边朗诵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敲打桌子泪流满面,可见他对人们心灵的震撼程度。
总之,曹操是一个英雄,一个不可多得的大英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08
展开全部
赤壁之战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请君入瓮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周兴、来俊臣办起案来,比索元礼还要残忍。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绩,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绩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太后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
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音wèng)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周兴、来俊臣办起案来,比索元礼还要残忍。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绩,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绩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太后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
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音wèng)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