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谡成功在街亭堵住张郃,结局又会怎样?
如果马谡在街亭成功堵住张郃,历史走向会大为不同。
首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将大获全胜。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关键节点。228年,魏明帝曹叡登基。诸葛亮认为此时曹魏正值权力交接期,再加上蜀汉已经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战备充足,便挥师北伐。
诸葛亮此战将主攻方向放在了曹魏守备较为薄弱的陇西地区。因为蜀汉实力弱于曹魏,不能和曹魏正面拼消耗,不过占据陇西则把握相对充分,并且成功后可以发挥蜀汉军队优势,依托山地进行防守,巩固胜果。
而占据陇西不仅可以扩充蜀汉领土,增加人口,也可以将陇西作为进攻长安的另一个桥头堡,极大延伸了蜀汉的战略空间,可谓一举多得。为了迷惑曹魏,拖住其主力,诸葛亮又以赵云、邓芝占据箕谷,为占据陇西争取时间。
诸葛亮这招可谓出其不意。面对蜀汉主力,曹魏控制的陇西各郡根本无法抵挡,天水、安南、安定三郡望风而降,诸葛亮夺取整个陇西地区近在咫尺。
此时缓过神来的魏明帝急了。他亲临长安坐镇,并派张郃率领主力增援陇西,挽回败局。
诸葛亮对此自然有所准备,他清楚地知道张郃要想增援陇西,必定会经过街亭。如果能够守住街亭,诸葛亮将全面夺取陇西剩余地区,到时张郃也没有办法挽回败局了。如果失败,曹魏援军将包抄诸葛亮的后路,不仅已经占据的天水、安南、安定三郡会拱手相让,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将以失败告终。
所以街亭之战就成了第一次北伐的关键胜负手,不过诸葛亮却出人意料地将此重任交给了马谡。
其次,马谡此后将平步青云其实诸葛亮帐下有很多适合守备街亭的人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会以魏延、吴懿等人为先锋,但诸葛亮却选择了马谡。
那么马谡是何人呢?
马谡字幼常,是马良的弟弟,他们是荆州望族,在赤壁之战前后加入刘备集团。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的军事理论素养,而且很喜欢和人争论。刘备入川时,马谡随行。刘备在世时历任担任绵竹令、成都令、越巂太守等职,看得出马谡还是有能力的,而且受到了刘备的重用。
不过此后,马谡却从一方太守成了诸葛亮帐下的参军,受到冷落。而刘备托孤时更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刘备对马谡的态度可谓大反转。虽然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但刘备这样做自有他的理由。
不过对于马谡来说,被刘备临终前贴上了这么一个不能大用的标签,他在蜀汉的政治前途似乎也就此终止了。不过诸葛亮却对马谡照顾以有加,并给了他这么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
诸葛亮这样做有他的考虑。
一来,马谡有一定的军事理论素养。毕竟马谡熟读兵书,还在南征时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也不是泛泛之辈。起码在理论上,诸葛亮是认同马谡的,也敢于让其守备街亭。
二来,诸葛亮和马谡关系不一般。马谡的哥哥马良和诸葛亮私交甚好,甚至以兄相称。而马良在夷陵之战中阵亡,诸葛亮自然要照顾好马谡,所以马谡被刘备冷落后,诸葛亮让他担任自己的参军。
三来,夷陵之战使得蜀汉人才断档,诸葛亮也想重点培养马谡,为蜀汉培养中生代骨干力量。何况,马谡有为自己撕去标签、展现实力的强大动力。
为了让马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诸葛亮不仅为他制定了作战方案,同时派王平为助手。换句话说,只要马谡按着诸葛亮的剧本来,不仅可以借街亭立下战功,为自己正名,更为今后受到诸葛亮的提拔重用铺平道路,其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但事实却是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诸葛亮只能放弃陇西,撤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而面对败局,马谡则选择临阵脱逃,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节和担当,这于情于理都难逃死罪。
诸葛亮也要为自己用人失察负责,最终“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会成功攻略陇西,自此之后,不管是汉魏大决战,还是诸葛亮稳扎稳打,继续和曹魏展开“拉锯战”,北伐大业都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谈及三国时期闻名遐迩的蜀相诸葛亮,这位“伏龙之才”的身上可谓是笼罩了无数的光环:千古智圣,“两汉无双士”,武庙十哲,文臣之表...而这位蜀相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北伐大业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如果在他第一次北伐战争中,马谡成功实现了街亭的防卫工作,结局会变成什么样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马谡守卫街亭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觉得,就算马谡一时堵住了张郃,但是根本无法抵挡如潮水般涌来的曹魏大军,所谓“守的了一时,守不了一世”。但是我们翻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真的需要马谡“一直守住街亭”吗?当然不是,作为一位生平以“谨慎”著称的战略家,诸葛亮当然不会如此的异想天开。街亭之所以是战略重地,乃至于诸葛亮给马谡下令坚守,原因只有一个:街亭是陇西三郡的门户。
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率军北伐,天水两郡不战而降,而他之所以“两路出兵”,就是为了给曹魏都督曹真发一记“烟雾弹”:诸葛亮真正的目标,就是快速攻略陇右地带。马谡身上肩负的主要责任,就是在诸葛亮攻略三郡之前,守卫住“门户”街亭,时限半个月。半个月之后,诸葛亮彻底完成了战略部署,自然能够亲率大军再来支援马谡。
这本来并不是什么艰巨的任务。诸葛亮彻底收服陇右之后,曹魏可能恼羞成怒,彻底和蜀汉展开“大决战”:以诸葛亮在正面战场的无往不利,很有可能他直接高歌猛进的挺进关中。或者诸葛亮还是以“稳重”为主,经营陇右,凉州产马,他可以大量训练骑兵,和曹魏“拉锯战”,不同的是,这次他有了主动权。可是马谡的疏忽,让北伐留下了千古遗憾。
文·萧中九歌
假如马谡在街亭挡住了张郃。
那么蜀国的领土将会扩大,而领土扩大会带来大量的人口及土地,还有粮食。
人口,土地,粮食在古代封建社会,是争霸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进而可以与北方的魏国,形成对立之势,为蜀国的发展赢得缓和之机。
蜀国占据整个成都平原,成都平原虽然相对于全国范围内土地较少。
但其粮食产量丰富,水资源及矿产资源还有人口资源,都较为充足,说他是第2个小中国也是毫不为过。
得到缓冲时间的蜀国,你也可以想象他实力会发展到多么大的程度。
比如中国抗日战争中,尽管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但以整个四川为大后方,作为战略反攻基地,拖都把日本给拖死了。
马谡在街亭成功,堵住张郃的话。
这意味着魏国的战略机会丧失从主动变为被动,只能有两种选择。
1、第1种是放弃整个陇西地区,并暗中积蓄实力。到实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报复。
诸葛亮的确是有大智慧的战略家,靠战略欺骗,为蜀国赢得一个月的时间。
对魏军大军来犯,诸葛亮可以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构筑好相关防线。调动粮食、兵力。给魏军迎头痛击。
古人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已经有了,诸葛亮靠战略欺骗赢得一个月的时间。
接下来就是人和。
人的因素对于蜀国而言是不缺的,当时刘备所创立的蜀国,其仁义之心以享誉整个神州大地。
相比孙权和曹操的狠辣,刘备所创立的蜀国,是少有的对老百姓相对较好的一个势力了。
陇西防线是多山的,地利条件似乎也有了。
这样,在这里阻挡魏军前进的步伐。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几乎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
在这里牵制住魏军的有生力量,诸葛亮运用灵活的兵力,完全可以直击魏军的老巢,这是有可能的。
到那时,说不定整个三国历史结局,就将改写,蜀国一统天下也尚未可知。
面对此种局面,魏国也有第2种选择。
2、自己的战略主动权被蜀国夺走,那么不如孤注一掷,率领大军与诸葛亮决一死战。
这种情况反而是相对有可能发生的。
因为在古代打仗,讲究的是一鼓作气。
如果打了败仗就溜回家去,这会被本国的百姓看不起。更会被政敌疯狂攻击乃至于丧失权势,这对于习惯权势的人来说,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所以攻打蜀国将领,大概率不会用第1种方法。
虽然蜀国有优势,但魏国的条件也在那摆着,大军不下20万,20万对6万,怎么算都能打的赢。
回到正题,如果马谡成功在街亭堵住张郃。
那么诸葛亮完全可以利用此次的战略主动权,席卷整个陇西地区的人口,回到蜀国进行下一步发展。
换句话说,北伐的大业成功了一半,将来极有可能是蜀国一统天下。
但历史是没有假设的,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萧中九歌:一个学新闻的历史故事持有者。关注我,这里有现象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