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行火炮发展史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以抛石块杀伤敌人的兵器,就已由中国人制造出来。这就是"火炮″的始祖一"抛石机″。
由于抛石机发射的是园形的或其他形状的石头,因此古代的炮字是石字旁,写成"炮″。
这种抛石机好象一架大天平,它的一端斗里装着一枚重量几斤至几十斤的石弹,其形状各异;另一端则栓有许多根绳子,绳子由多名士兵拉着。
在炮发射时,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士兵们便一齐用力拉绳,放石弹的一端被讯速抛起,石弹便被跑出去。在《范蠡兵法》中有着关于炮的最早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千步。
″在汉代著名的"官度之战″中有,曹操曾用"霹雳车″击败袁绍,这种"霹雳车″就是古代的石炮。
东晋时杜驰曾把抛石器械装上战舰用之于水战。至唐代,使用抛石机逐渐增多,如史书上有"李光弻作大炮,飞巨石,一发辄毙数十人″的记载。
但是到宋代之前石炮使用规模有限,也没有专门操纵炮架的兵士。
宋代是中国的抛石机使用的鼎盛时期,在一次作战中使用百具以上战例已屡见不鲜。但是也就是在这一时代,以火药喷射的火炮开始出现,石炮的时代逐步成为历史。
公元9世纪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出现必然导致火药武器的诞生。
火药用于军事后,人们把火药做成火药弹(当时称火球或火炮),代替石块,由抛石机发射出去,这便是原始的"活炮″雏形。
这种原始的火药武器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因此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北宋曾公亮等人于1044年编著的军事名著《武经总要》里就已经记载了多种火药武器和相当复杂的火炮火药的配制方法。
中国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火药燃烧形成的压力发射弹丸的管形火铳。
据记载,宋代早期的火铳以竹为筒,内装火药弹丸。这种用竹筒做成的火器,在连续发射时容易烧毁,不能长期使用,因而在宋朝后期或元代早期,古代中国人民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这种火器口径较大。发射前从管口装入火药和弹丸,管子的后端装入引线,发射时,用火点燃引线引着火药,火药在管内燃烧产生气压,将弹丸从管口喷射出去。
目前,在我国一些博物馆收藏着几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铜火铳,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铜火铳,长35.5毫米,口径106毫米,重6.94千克,铸造于公元1332年[元至顺三年]。
它的铳身刻有"绥边讨寇军,至顺三年二月去日,第三百号,马山″等字样。绥边讨寇军是使用者,马山则为铸造铜火铳的人。铳的头部象大碗,用来放置石弹,铳身放火药,并有火眼用以点火。
铳尾为筒形空口,两边各有一孔,以便用销钉固定,表明它是装在木架上发射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收藏有另一尊铸造于1351年(元代至正十一年)的铜火铳。
明朝前期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郎机铳和红夷炮。佛朗机铳即短管加农炮约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它有一母铳和若干子铳,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铸有准星、照门可瞄准射击。
铳身后有“巨腹”腹上开有长孔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一小火铳一般备有59个可预先装好弹药战时轮流发射提高了火炮射速。由于子铳装药量小母铳口径不大威力有限。 红夷炮亦称西洋炮是一种大型火炮也称为红衣大炮在万历后期由荷兰传入中国。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清朝前期清政府为适应统一全国及平定三藩叛乱等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 3种类型红衣炮即红夷炮型子母炮型类似佛朗机铳。如“子母炮”、“奇炮”等大口径短管炮如“冲天炮”、“威远将军”炮等。
但是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两百年前明朝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由于抛石机发射的是园形的或其他形状的石头,因此古代的炮字是石字旁,写成"炮″。这种抛石机好象一架大天平,它的一端斗里装着一枚重量几斤至几十斤的石弹,其形状各异;另一端则栓有许多根绳子,绳子由多名士兵拉着。在炮发射时,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士兵们便一齐用力拉绳,放石弹的一端被讯速抛起,石弹便被跑出去。在《范蠡兵法》中有着关于炮的最早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千步。″在汉代著名的"官度之战″中有,曹操曾用"霹雳车″击败袁绍,这种"霹雳车″就是古代的石炮。东晋时杜驰曾把抛石器械装上战舰用之于水战。至唐代,使用抛石机逐渐增多,如史书上有"李光弻作大炮,飞巨石,一发辄毙数十人″的记载。但是到宋代之前石炮使用规模有限,也没有专门操纵炮架的兵士。
宋代是中国的抛石机使用的鼎盛时期,在一次作战中使用百具以上战例已屡见不鲜。但是也就是在这一时代,以火药喷射的火炮开始出现,石炮的时代逐步成为历史。
公元9世纪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出现必然导致火药武器的诞生。火药用于军事后,人们把火药做成火药弹(当时称火球或火炮),代替石块,由抛石机发射出去,这便是原始的"活炮″雏形。这种原始的火药武器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因此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北宋曾公亮等人于1044年编著的军事名著《武经总要》里就已经记载了多种火药武器和相当复杂的火炮火药的配制方法。
中国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火药燃烧形成的压力发射弹丸的管形火铳。据记载,宋代早期的火铳以竹为筒,内装火药弹丸。这种用竹筒做成的火器,在连续发射时容易烧毁,不能长期使用,因而在宋朝后期或元代早期,古代中国人民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这种火器口径较大。发射前从管口装入火药和弹丸,管子的后端装入引线,发射时,用火点燃引线引着火药,火药在管内燃烧产生气压,将弹丸从管口喷射出去。
目前,在我国一些博物馆收藏着几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铜火铳,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铜火铳,长35.5毫米,口径106毫米,重6.94千克,铸造于公元1332年[元至顺三年]。它的铳身刻有"绥边讨寇军,至顺三年二月去日,第三百号,马山″等字样。绥边讨寇军是使用者,马山则为铸造铜火铳的人。铳的头部象大碗,用来放置石弹,铳身放火药,并有火眼用以点火。铳尾为筒形空口,两边各有一孔,以便用销钉固定,表明它是装在木架上发射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收藏有另一尊铸造于1351年(元代至正十一年)的铜火铳。
明朝前期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郎机铳和红夷炮。佛朗机铳即短管加农炮约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它有一母铳和若干子铳,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铸有准星、照门可瞄准射击。铳身后有“巨腹”腹上开有长孔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一小火铳一般备有59个可预先装好弹药战时轮流发射提高了火炮射速。由于子铳装药量小母铳口径不大威力有限。 红夷炮亦称西洋炮是一种大型火炮也称为红衣大炮在万历后期由荷兰传入中国。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清朝前期清政府为适应统一全国及平定三藩叛乱等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 3种类型红衣炮即红夷炮型子母炮型类似佛朗机铳。如“子母炮”、“奇炮”等大口径短管炮如“冲天炮”、“威远将军”炮等。但是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两百年前明朝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综上所述,39倍身管、18.8升药室的榴弹炮比较适合我们,满足我们未来对于牵引榴弹炮的需要。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通过炮架采用大量轻合金来实现火炮减重,但由于使用了较大制退效率的制退器使得炮口冲击波严重,炮兵工作环境恶劣。为了改善炮兵工作环境,我国39倍榴弹炮在炮架采用轻合金的同时,必须注意炮口冲击波的影响。采用二维后坐技术来承受更大的后坐力,以便使火炮得以试用制退效率较小的制退器。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我国39倍牵引榴弹炮的重量应该可以达到6吨以内。
假如我国未来要发展轻量型155毫米榴弹炮,无非就是在上述两种火炮设计思路选择其一。我国曾经研制了全液压炮架的122毫米试验榴弹炮,最终由于液压管路的易损性而将其放弃,因此在超轻量155毫米榴弹炮上采用液压炮架的可能性不大。虽然采用钛合金方案的成本较高,但是可靠性和炮重上都较液压炮架有较大优势,笔者更倾向采用钛合金炮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我国来说,6吨左右的39倍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和更轻量型155毫米榴弹炮两者不能互相替代。从目前M777的情况来看,在实现了轻量化后,其射击精度和射击稳定性不如M198型牵引榴弹炮.
根据该公司在国际武器交流博览会(阿布扎比)上的资料介绍与讲解,SH1型轮式自行火炮,主要可以搭乘5名成员,以北方集团重型车辆制造公司的重型载重汽车为底盘,研制而成。车辆尾部安装有1门155mm身管52倍口径的火炮。该火炮战斗全重约22吨。一次可以配置20发X155mm的弹药作为该火炮的基础弹药基数。采用 火箭助推增程弹,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2公里。较之该公司早期PZL04履带式155mm自行火炮,增加了2公里。北方公司在此次改进了其自动装填系统,首先是减少了它的2次射击补充时间。其次减少了搭载人员的工作强度,延续了作战状态。可以达到10发/分钟的极高发射效率。
中国北方(兵器)工业总公司对SH1型轮式自行火炮,实施了大规模的观测与控制发射系统的改良工作。以光纤寻北仪附加GPS卫星导航系统,取代了早期该公司产品的简易型无线电前线/后方指令接收传到系统。而这些手段全部组合在该公司最新研制的解算弹道计算机系统中。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善的,火炮火力发射控制系统。因此SH1的射击精度准确率大为提高。在该公司早期产品中,PLZ04自行火炮在科威特进行的装备试验发射中,射击解算诸源能力不足,导致火炮射击精度不足的缺陷,目前来看得到了改善。
车体安置了全新设计的可以升降的大型液压助锄铲,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由于高速后坐力,而产生的车体扰动震荡,影响火炮的准确精度。该火炮系统是中国北方公司,研制的具有一种较为善的综合发射/控制信息火炮平台。
车体采用6X6轮式重型军用越野车底盘。这是中国北方工业集团自行研制的军用重型越野车辆。它具有很高的越野机动性能。它的最大公路时速90/小时。为了减少意外以及战损紧急处理。采用了中央轮胎压力控制系统。驾驶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变化,使用车内轮胎气压调整机制,来有效的控制。该车为火炮系统配置了双排电池系统。已提供给车载火炮发射/控制,信息传输系统等使用。
北方工业公司虽然是并不完全隶属于解放军原有的军事工业体系,他是一家“民营”企业机构。但是,该公司近年来很多的产品,特别是陆军装甲车辆系统。引起了解放军很大的兴趣。SH1目前已经被解放军陆军部队采用。并且可能在今后1-2年开始小批量生产猎装。
PZL05自行火炮系统,也是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最新的中国陆军产品。在中国北京的“我们的部队向太阳”的军事展览会上,中国展出了这种火炮。他的外观与德国2000系列自行火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装备有GPS定位系统,弹道解算计算机。周视观测系统。很明显他在原有的04基础上改进的,但是,它的武器系统控制化程度更加精确与紧凑。较之早期产品,完全形成了火力控制与打击系统。他也可以使用火箭增程弹药,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0公里。在其炮塔后部安装有后部自动弹药滚动输送系统。这是中国吸取了德国设计演化而来的。
解放军原有装备的数量众多的152mm装甲履带式自行火炮,152mm牵引式/自行机动式火炮。目前还是解放军陆军炮兵系统的主要装备。但是,最新的解放军军事序列中,将取消所谓“炮兵军”即第一炮兵这个序列系统。他们将被全部规划到其现有的集团军/军/旅/团等战斗部队中。
虽然解放军拥有完善的152mm炮弹制造体系系统。但是,目前世界武器市场中,这种前苏联自行独特标准的口径,虽然前苏联火炮系统在海外不断减少,很难在得到青睐。而中国国防工业体系也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武器市场。因此,中国未来必须根据这个市场的最新需求,来调整自身内部军队装备结构。这样中国自行制造的155mm自行火炮,牵引/机动火炮,才能够更好的依托他们本国军方巨大的市场,作为争夺国际市场的前提。
中国曾经对于科威特出口了大约50套PLZ04自行火炮系统。从这里中国军事工业似乎得到了很好的启示。同时为了更好的策应中国军事工业的调整,解放军军方装备高层,也在做出相应的调整计划。早期装备的诸多老式前苏联152mm火炮系列产品,将可能会逐步退出,作为补充的将是以国际化统一标准的155mm,203mm火炮来取代。这样中国可以在成品生产与制造研发上减少多个环节流程。同时极大的减少了他们的装备列装的成本。为解放军陆军目前原本不多的发展拨款经费,做到最大的节省。而老式火炮以及弹药系统诸如: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牵引152mm加榴炮等。目前全新的155mmPZL05型自行火炮,解放军陆军已经开始小批量接收。而04型由于未能达到解放军军方要求,因此仅有很少量试验批次进入解放军军队。PZL05自行火炮与SH1,都是用来逐步取代老式中国自行火炮系统的替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