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7-06
展开全部
关于京剧脸谱的由来,有许多说法,至今没有定论。但概括起来,不外以下四种。
一、 由面具蜕化而来
据《旧唐书》、《宋史》等史书记载,古代打仗有时戴上面具上阵,以增加威严,吓唬敌人。以后逐渐改变,将面具的形状、色彩直接勾画到脸上,就成了现在的脸谱。古代有的史书将面具称为“代面”,现在称京剧的大花脸(净角)为“大面”,大约是“代面”的音近而误。
二、 由化妆蜕化而来
演员装扮某个角色,首先要像那个角色,所以将眉眼口鼻,画成那个角色形状,而一个人的性格,首先也表现在脸部,为了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在化妆时进行一些夸张。这种类似脸谱的化妆方法,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脸谱。
三、 由神怪傩戏退化而来
从前有一种驱疫打鬼的傩戏,里面有神佛鬼怪的角色。这些角色的面貌无法模仿,只能凭空构思。神佛用金银等色特别标出,妖怪之类,就将他们的形状画在面上。如豹精就画个豹头,猪怪就画个猪脸等。这种表现方法推广到其它角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脸谱。
四、 由盗贼涂面蜕化而来
从前的盗贼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常常将自己的脸涂画得面目全非。恐怖凶暴。于是在演戏的时候,凡是遇到有凶狠残暴、使人恐怖的角色,也在脸上乱勾乱抹,于是就形成一种脸谱。
京剧脸谱的颜色
黑色脸:黑色一般表示刚正猛直的人物、正义凛然的艺术形象如包拯、巨无霸、张奎。
白色脸:白色为主的脸谱有几种含义,一种是抹脸方法而成的白粉脸,如严嵩、潘仁美,一种是用于鹤发童颜之老年英雄、武将,如《普球山》的蔡庆,一种是奸凶武人,如高登,一种是表示刚愎自用,如马谡、徐晃,一种是白色的太监脸,如伊立,表示人物性情奸诈和肤色细白,一种是僧人脸谱,表示武艺高强,身强力壮,如《蜈蚣岭》中的王飞天,《野猪林》中的鲁智深。
红色脸:红色一般表示所饰人物忠勇正直,如关羽、关泰,关于关羽脸谱使用红色,有一种传说,山西有势豪门,名叫熊虎,霸占陈守义之妻,陈登门央告,被熊虎捆送县衙,买通县衙,将陈重责入狱,又嘱狱官将其害死,狱官是正直人,但无法救陈,将此事告陈,陈痛哭,被关羽听见,问其缘故,陈尽告,关羽动义愤,夜间杀死熊虎一家,救出陈妻,使其共同逃走,知县派差役捉拿关羽,关羽逃奔涿郡,但后边差役紧追,忽然面前有一老太太,关羽问路,老太太说你杀人了吧,看你脸上的血,还不洗一洗?适刚下雨,关蹲下身洗脸,抬头老太太已经不见,而脸已经变红,差役追到,因脸色不合,不疑是关羽,关羽方得逃脱,方知是菩萨化身搭救关羽。关羽脸变红,固然有搭救陈守义夫妻义愤之义,但因其心动杀机杀了人,脸才变红。还有说关羽脸有七痣,称七星痣,脸谱上只表现出五个,另外两个在耳上,无法表现,所以只画出五个黑点。无论持何种说法,关羽是受人尊崇的,红色脸已成定论,任何剧种都认同这种规矩。有些忠勇良将、正神也以红为主色,如黄盖、太乙真人等。有些反面人物也勾以红为主色的脸谱,这是具有讽刺意义,如《祥梅寺》的黄巢是反叛唐王朝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还有《法门寺》中的刘瑾,他是做尽坏事的宦官,勾红脸具有讽刺含义,说他在法门寺做了点好事,还有的是为了舞台色彩协调的需要而用红色脸谱,如《四杰村》的萧月用红色脸谱是为了与白色的鲍自安、粉色脸的花振芳配合,色彩和谐。还有的是为了说明某种事实,如《白良关》中的刘国帧,表示黑脸的尉迟宝林是黑脸尉迟恭的儿子,而不是红脸刘国帧的儿子。
紫色脸: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鱼肠剑》中的专诸,《武科场》中的常遇春,《大保国》中的徐延昭,有些人物在小说或者民间口头文学中描述为紫脸膛,因而使用紫色脸,如《恶虎村》中的濮天雕,《招贤镇》中的费德功,《战长沙》中的魏延。有的人物用紫色脸是为了与同台的其他角色区别,如《百寿图》中的北斗星是相对于老生的南斗星,显得威武,而《柴桑口》中的庞统用紫色脸膛是表示其相貌丑陋。
粉红脸:粉红色脸一般象征年迈的红脸人物,如《取洛阳》中的苏献,《盘河战》中的袁绍,《四杰村》中的花振芳等。
绿色脸:绿色脸一般寓意为勇猛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用意,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使用绿色脸。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庆顶珠》中的倪荣,《失子惊疯》中的金眼豹,《响马传》中的程咬金等。
蓝色脸:蓝色一般表示刚强阴险,在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刚强的人物,如《取洛阳》中的马武,表示人物阴险性格的如《薛家窝》中的谢虎,《剑锋山》中的焦振远,《连环套》中的窦尔敦等。
黄色脸:黄色脸寓意人物骁勇剽悍或凶暴残忍,如《车轮战》中的宇文成都,《洞庭湖》中的杨么,表示人物凶暴残忍性格的如《鱼肠剑》中的姬僚,《战宛城》中的典韦等。
金银色脸:金银两色在神怪脸谱中应用较为广泛,显示神仙的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如《安天会》、《无底洞》、《蟠桃会》中的杨戬(二郎神),《红梅山》中的金钱豹,《攻潼关》中的金咤均勾金色脸,《攻潼关》中的木咤勾银色脸。有的将官为表示英勇无敌也用金色,用来助增脸谱的威仪,如《挑滑车》中的金兀术,《四平山》的李元霸,说到神怪脸谱,这里应该强调说明,前辈著名演员都反对把神怪脸谱勾画的稀奇古怪或阴森恐怖,不赞成把蛇蝎蜈蚣真实地画在脸上,更反对把骷髅等阴森形状画在脸谱里,他们认为这不但有损于舞台美的艺术原则,也使人看了胆战心惊,有害于舞台表演,是一种浅显的、艺术造诣不高的作法,虽然是神怪脸谱,也应该与人面相近。
瓦灰色脸和赭色脸:瓦灰色与蓝色在脸谱应用中意义相近,瓦灰色脸如《芦花河》中的乌里黑,赭色与紫色的意义相近,如《彩楼配》中的月下老人、《铁笼山》的迷当。
淡青色脸:淡青色介于蓝绿色之间的用意,如《卧牛山》、《单刀会》中的周仓勾淡青色脑门, 周仓在《青石山》中用金色脑门,表示其死后成神 。
一、 由面具蜕化而来
据《旧唐书》、《宋史》等史书记载,古代打仗有时戴上面具上阵,以增加威严,吓唬敌人。以后逐渐改变,将面具的形状、色彩直接勾画到脸上,就成了现在的脸谱。古代有的史书将面具称为“代面”,现在称京剧的大花脸(净角)为“大面”,大约是“代面”的音近而误。
二、 由化妆蜕化而来
演员装扮某个角色,首先要像那个角色,所以将眉眼口鼻,画成那个角色形状,而一个人的性格,首先也表现在脸部,为了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在化妆时进行一些夸张。这种类似脸谱的化妆方法,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脸谱。
三、 由神怪傩戏退化而来
从前有一种驱疫打鬼的傩戏,里面有神佛鬼怪的角色。这些角色的面貌无法模仿,只能凭空构思。神佛用金银等色特别标出,妖怪之类,就将他们的形状画在面上。如豹精就画个豹头,猪怪就画个猪脸等。这种表现方法推广到其它角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脸谱。
四、 由盗贼涂面蜕化而来
从前的盗贼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常常将自己的脸涂画得面目全非。恐怖凶暴。于是在演戏的时候,凡是遇到有凶狠残暴、使人恐怖的角色,也在脸上乱勾乱抹,于是就形成一种脸谱。
京剧脸谱的颜色
黑色脸:黑色一般表示刚正猛直的人物、正义凛然的艺术形象如包拯、巨无霸、张奎。
白色脸:白色为主的脸谱有几种含义,一种是抹脸方法而成的白粉脸,如严嵩、潘仁美,一种是用于鹤发童颜之老年英雄、武将,如《普球山》的蔡庆,一种是奸凶武人,如高登,一种是表示刚愎自用,如马谡、徐晃,一种是白色的太监脸,如伊立,表示人物性情奸诈和肤色细白,一种是僧人脸谱,表示武艺高强,身强力壮,如《蜈蚣岭》中的王飞天,《野猪林》中的鲁智深。
红色脸:红色一般表示所饰人物忠勇正直,如关羽、关泰,关于关羽脸谱使用红色,有一种传说,山西有势豪门,名叫熊虎,霸占陈守义之妻,陈登门央告,被熊虎捆送县衙,买通县衙,将陈重责入狱,又嘱狱官将其害死,狱官是正直人,但无法救陈,将此事告陈,陈痛哭,被关羽听见,问其缘故,陈尽告,关羽动义愤,夜间杀死熊虎一家,救出陈妻,使其共同逃走,知县派差役捉拿关羽,关羽逃奔涿郡,但后边差役紧追,忽然面前有一老太太,关羽问路,老太太说你杀人了吧,看你脸上的血,还不洗一洗?适刚下雨,关蹲下身洗脸,抬头老太太已经不见,而脸已经变红,差役追到,因脸色不合,不疑是关羽,关羽方得逃脱,方知是菩萨化身搭救关羽。关羽脸变红,固然有搭救陈守义夫妻义愤之义,但因其心动杀机杀了人,脸才变红。还有说关羽脸有七痣,称七星痣,脸谱上只表现出五个,另外两个在耳上,无法表现,所以只画出五个黑点。无论持何种说法,关羽是受人尊崇的,红色脸已成定论,任何剧种都认同这种规矩。有些忠勇良将、正神也以红为主色,如黄盖、太乙真人等。有些反面人物也勾以红为主色的脸谱,这是具有讽刺意义,如《祥梅寺》的黄巢是反叛唐王朝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还有《法门寺》中的刘瑾,他是做尽坏事的宦官,勾红脸具有讽刺含义,说他在法门寺做了点好事,还有的是为了舞台色彩协调的需要而用红色脸谱,如《四杰村》的萧月用红色脸谱是为了与白色的鲍自安、粉色脸的花振芳配合,色彩和谐。还有的是为了说明某种事实,如《白良关》中的刘国帧,表示黑脸的尉迟宝林是黑脸尉迟恭的儿子,而不是红脸刘国帧的儿子。
紫色脸:紫色介于黑红两色之间,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鱼肠剑》中的专诸,《武科场》中的常遇春,《大保国》中的徐延昭,有些人物在小说或者民间口头文学中描述为紫脸膛,因而使用紫色脸,如《恶虎村》中的濮天雕,《招贤镇》中的费德功,《战长沙》中的魏延。有的人物用紫色脸是为了与同台的其他角色区别,如《百寿图》中的北斗星是相对于老生的南斗星,显得威武,而《柴桑口》中的庞统用紫色脸膛是表示其相貌丑陋。
粉红脸:粉红色脸一般象征年迈的红脸人物,如《取洛阳》中的苏献,《盘河战》中的袁绍,《四杰村》中的花振芳等。
绿色脸:绿色脸一般寓意为勇猛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用意,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使用绿色脸。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庆顶珠》中的倪荣,《失子惊疯》中的金眼豹,《响马传》中的程咬金等。
蓝色脸:蓝色一般表示刚强阴险,在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刚强的人物,如《取洛阳》中的马武,表示人物阴险性格的如《薛家窝》中的谢虎,《剑锋山》中的焦振远,《连环套》中的窦尔敦等。
黄色脸:黄色脸寓意人物骁勇剽悍或凶暴残忍,如《车轮战》中的宇文成都,《洞庭湖》中的杨么,表示人物凶暴残忍性格的如《鱼肠剑》中的姬僚,《战宛城》中的典韦等。
金银色脸:金银两色在神怪脸谱中应用较为广泛,显示神仙的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如《安天会》、《无底洞》、《蟠桃会》中的杨戬(二郎神),《红梅山》中的金钱豹,《攻潼关》中的金咤均勾金色脸,《攻潼关》中的木咤勾银色脸。有的将官为表示英勇无敌也用金色,用来助增脸谱的威仪,如《挑滑车》中的金兀术,《四平山》的李元霸,说到神怪脸谱,这里应该强调说明,前辈著名演员都反对把神怪脸谱勾画的稀奇古怪或阴森恐怖,不赞成把蛇蝎蜈蚣真实地画在脸上,更反对把骷髅等阴森形状画在脸谱里,他们认为这不但有损于舞台美的艺术原则,也使人看了胆战心惊,有害于舞台表演,是一种浅显的、艺术造诣不高的作法,虽然是神怪脸谱,也应该与人面相近。
瓦灰色脸和赭色脸:瓦灰色与蓝色在脸谱应用中意义相近,瓦灰色脸如《芦花河》中的乌里黑,赭色与紫色的意义相近,如《彩楼配》中的月下老人、《铁笼山》的迷当。
淡青色脸:淡青色介于蓝绿色之间的用意,如《卧牛山》、《单刀会》中的周仓勾淡青色脑门, 周仓在《青石山》中用金色脑门,表示其死后成神 。
2013-07-06
展开全部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净角脸谱相传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具就是脸谱的鼻祖。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这就是齐人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贵州省星义地区布依族村民喜爱的古老地方戏,仍有戴艺术面具演出的习惯,这可算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艺术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
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这种原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来越鲜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和神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
京剧脸谱的色彩与人物性格
从色彩上说,现在的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瓦灰、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一般说来,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水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则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喻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黄色意示残暴;老红色多表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瓦灰色寓示老年枭雄;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京剧脸谱的用色虽分类型,但也不是绝对的,仍有很大灵活性。如红色,在《三国演义》戏里用来表现关羽,是为了象征其性格;但在《法门寺》里,太监刘谨的红脸,则是肤色的夸张,表现其养尊处优、权压朝臣的地位,再加上眉、眼、嘴部勾出的奸诈表情,使人一看就知是一位擅权的太监。又如《水浒》戏里梁山泊头领晁盖,是“黄老三块瓦脸”,这里的黄色不是象征残暴,而是表示他面色发黄,对照印堂上勾出一个红光的形象,堂堂正正,一看就知是一位起义英雄。又如京剧界流行的“三刚不见红”(即李刚、姚刚和薛刚三个人物)的说法,也是从人物性格出发的。这三个人物都是性格倔强,刚毅果敢,舞台表演上要求严肃稳重,因而脸谱上不能见一点红,连嘴唇都不能勾红,也不能勾粉脸蛋,与此相反,《杨家将演义》戏里的孟良、焦赞这两个人物,因性格诙谐,常开玩笑,必须勾出粉脸蛋;然而,《洪羊洞》一戏中,由于两人已年老,性格有所改变,就不能再勾粉脸蛋。这都是前辈艺术家在色彩表现性格方面总结的宝贵经验。
京剧脸谱的构图多种多样,加上五彩缤纷,装饰性很强的各种图案,容易使人眼花缭乱,产生神秘感。其实,归纳起来也不过有十几个类型,由于相互借鉴,相互变化,就派生出许许多多的谱式。这些谱式都是以各种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征为依据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谱式,因人物性格不同,各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绝不雷同。
整脸 三块瓦脸 十字门脸 六分脸 碎花脸 歪脸 僧道脸 太监脸 元宝脸 象形脸 神仙脸 丑角脸 英雄、小妖脸
脸谱的象征性表现手法
中国的戏曲为了表现人物的个性,突破人物真实面目的局限,在勾画脸谱时从美学观点出发,选择最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夸张,并恰当地组织在脸谱中,将次要部分省略;使人远看性格突出,色彩主次分明,近看图案精细,美不胜收,达到“远看颜色近看花”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大胆而巧妙的表现手法。它不仅把人物的生理形态表现了出来(如年老、年少、英俊、丑陋等),同时还要把社会属性(身份、技艺、绰号等),甚至惯常使用的武器(戟、钩、葫芦等)都集中、概括地用图案反映出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后羿,曾用箭射下九个太阳,就在他的脸谱上勾了九个太阳的形象;北斗脸上勾出北斗星的图形;火判脸上画出火焰图案。赵匡胤眉间的 “草龙”、呼延赞脑门上的“王”字,都说明了他们的身份……
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这种原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来越鲜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和神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
京剧脸谱的色彩与人物性格
从色彩上说,现在的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瓦灰、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一般说来,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水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则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喻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黄色意示残暴;老红色多表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瓦灰色寓示老年枭雄;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京剧脸谱的用色虽分类型,但也不是绝对的,仍有很大灵活性。如红色,在《三国演义》戏里用来表现关羽,是为了象征其性格;但在《法门寺》里,太监刘谨的红脸,则是肤色的夸张,表现其养尊处优、权压朝臣的地位,再加上眉、眼、嘴部勾出的奸诈表情,使人一看就知是一位擅权的太监。又如《水浒》戏里梁山泊头领晁盖,是“黄老三块瓦脸”,这里的黄色不是象征残暴,而是表示他面色发黄,对照印堂上勾出一个红光的形象,堂堂正正,一看就知是一位起义英雄。又如京剧界流行的“三刚不见红”(即李刚、姚刚和薛刚三个人物)的说法,也是从人物性格出发的。这三个人物都是性格倔强,刚毅果敢,舞台表演上要求严肃稳重,因而脸谱上不能见一点红,连嘴唇都不能勾红,也不能勾粉脸蛋,与此相反,《杨家将演义》戏里的孟良、焦赞这两个人物,因性格诙谐,常开玩笑,必须勾出粉脸蛋;然而,《洪羊洞》一戏中,由于两人已年老,性格有所改变,就不能再勾粉脸蛋。这都是前辈艺术家在色彩表现性格方面总结的宝贵经验。
京剧脸谱的构图多种多样,加上五彩缤纷,装饰性很强的各种图案,容易使人眼花缭乱,产生神秘感。其实,归纳起来也不过有十几个类型,由于相互借鉴,相互变化,就派生出许许多多的谱式。这些谱式都是以各种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征为依据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谱式,因人物性格不同,各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绝不雷同。
整脸 三块瓦脸 十字门脸 六分脸 碎花脸 歪脸 僧道脸 太监脸 元宝脸 象形脸 神仙脸 丑角脸 英雄、小妖脸
脸谱的象征性表现手法
中国的戏曲为了表现人物的个性,突破人物真实面目的局限,在勾画脸谱时从美学观点出发,选择最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夸张,并恰当地组织在脸谱中,将次要部分省略;使人远看性格突出,色彩主次分明,近看图案精细,美不胜收,达到“远看颜色近看花”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大胆而巧妙的表现手法。它不仅把人物的生理形态表现了出来(如年老、年少、英俊、丑陋等),同时还要把社会属性(身份、技艺、绰号等),甚至惯常使用的武器(戟、钩、葫芦等)都集中、概括地用图案反映出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后羿,曾用箭射下九个太阳,就在他的脸谱上勾了九个太阳的形象;北斗脸上勾出北斗星的图形;火判脸上画出火焰图案。赵匡胤眉间的 “草龙”、呼延赞脑门上的“王”字,都说明了他们的身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