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2013-07-07
展开全部
不一样 人教义务版和人教实验版物理教材比较
摘 要
本文是以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教义务版)与现正在实验区试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实验版)为依据。从“大纲”及“标准”对教材的编写要求,以及两种教材的理念和特点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实验版突出了“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及“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革理念。而人教义务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面不如人教实验版广,而且难度更深一些。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吸收其积极因素,将更好的推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改革
1.前 言
多年来我国的物理教材一直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以下简称老教材),而且基本上全国都使用这本书。虽然说这本书有很多优点,但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了。
2001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有多个出版社出版了根据《标准》组织编写的实验教材,并在实验区已经开始试用。其中,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供实验地区学生使用。其中最早使用此书的实验区学生已面临中考,其反映良好。此教材力图体现《标准》的改革理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很多显著的优点。
新教材总结了国内外的教材编写经验,注重了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与老教材的理论严谨,科学性强不同的是新教材色彩鲜艳,插图丰富,把一些难的、科学性强的东西简单化。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淡化了应试教育所必须的死记硬背。
新教材增强了趣味性和探索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在处理问题时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更加注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而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此外,新教材增加了实验,除了课本中列出的必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外,还介绍了很多简易的“想想做做”实验。增加了“探究”、“科学世界”,“STS”等栏目,非常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思考。新教材还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科学探究等内容,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总之,新教材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题思想的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2. 新老教材各自特点综述
2.1教材内容的安排
老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例如:考虑到学生学习热学和电学知识时,要用到力学知识,把力学知识放到了前面;考虑到学习力学知识要用到运动学的知识,把运动学的知识放到了力学知识的前面;考虑到物理中各种仪器的使用都要用到测量知识,把测量的知识安排在整套书的最前面。从这些年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安排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⑴ 在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中虽然只涉及到了长度的测量,但实际还要求学生掌握有效数字,误差的基础知识,读数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确定有效数字的个数,根据有效数字的个数推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这就使很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对物理产生一种难、繁的感觉,使他们一开始就觉得物理“无趣”。
⑵ 在紧接着的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中要求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以及利用速度进行相应的运算。其间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马上从无趣中感到了物理还难,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仅把物理当作一门要考试的科目,为考而学。
⑶ 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热现象”、第五章“光的反射”、第六章“光的折射”中,学生又感到物理还是非常有趣的。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后面七到十四章的力学知识中,大到涉及概念、计算,如质量、密度、力、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等。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知识体系严密,逻辑关系复杂,非常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但也容易使学生陷入“物理就是分析加计算”的错误理解中,而忽略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养成“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
⑷ 老教材中实验多为演示实验和教师实验,没有加入探究或探究实验不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换一句话说就是“老师是学习的主体”。
新教材内容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内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一改以往教材“难、繁、偏、旧”的现状,所选内容经典,实用而有特色。而且教材难度适中,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上。考虑到测量,运动和力的知识与声、光、电的知识相比较为枯燥,而声、光、电的知识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所以新教材把测量,运动和力的知识放到了最后面。整套书的安排分为“科学之旅”,“有趣的声音”,“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功勋卓著的电和磁”,“古老而又现代的力学”和“无处不在的能量”七大篇。这样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识规律。
新教材不是特别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而是强调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所以新教材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新教材一改以往以“测量初步知识”来开头,而是以“有趣的声”为开头。一打开书就是非常美丽的彩色图片:在非洲干旱炎热的草原上,万籁俱寂。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小象在母亲旁边听话地跟着。这群象要去哪里?也许,它们发现了水源,或者可口的食物。象群的行进速度虽然缓慢,但方向是确定的。忽然,不知什么原因,象群停住了。一些象竖起鼻子站在那儿,另一些则左顾右盼犹豫着。但是很快,它们又继续前进了,不过这次它们改变了方向。同学们也许会问:“这又不是生物课,怎么让我们读大象的故事?”,“这些大象的活动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这与声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大象可以用我们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从而引入新课第一章——声现象,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总的来说新教材的安排有以下优点:
⑴ 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现象,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又由于这些内容教学要求不高,这对保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⑵ 降低物理教学的难度,减小两极分化。
老教材都是从测量和力学开始的,尽管力学现象随处可见,但力学的教学要求较高,因而造成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结果是学生满怀热情的进入了物理学大门,而学习中最先遇到的却是近一年的抽象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加之相应的习题难度又较大,从而造成兴趣减退,出现学习成绩分化的局面。新教材从结构上进行调整后,由于有效的避免了在学习物理之初就发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局面,而从学习心理角度分析,学习成绩能长时间的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对学习兴趣的保持也具有强烈的作用。
⑶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新教材的试教之处,一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材结构会导致处初二大量时间学习物理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科能力的提高,且这样的结构会造成初三教学难点过于集中,不便于知识的巩固和落实。但我们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因此在学生初学物理时,保持住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之一。
另外,将课程标准中要求不高的物理现象集中在初二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想通过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习惯,从而落实课标中“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在初二年级进行现象教学中能确实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就能够通过“这样简单的知识”教学过程得到落实,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后,进入了初三再学习那些知识密度大,要求高的概念规律时,也就不像以前在初二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学习那样被动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难点后移,先利用教学要求较低的现象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必要能力,再集中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分段式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2教材内容的选择不同
这里仅介绍新教材内容选择的特点
⑴ 新教材的难易适中。
⑵ 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规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得到。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⑶ 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与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这样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得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讲到“二力平衡”时,用了“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一例;讲弹力时,用橡皮枪和跳高撑杆等。可以说新教材在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现代化、实用性及生产应用上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4] 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具有强烈的互动特质,设置了如 “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 ”、“想想做做”、“想想议议”、 “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最佳配置。
2.3 新老教材的思想文化内涵不完全相同。
⑴ 新教材在体现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时,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特别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善待他人,正视批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方面,新教材作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并以多种形式提倡并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一切都为学生今后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不是老教材中过于注重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正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⑵ 新教材各章节都辟出相当的篇幅对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科技成果做了介绍,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新教材中很多关于环保的内容,例如“调查周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收集报刊和科普读物上关于臭氧层空洞的信息,写一篇环保方面的报告等”,注重环保等人文教育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2.4 教学活动形式与时间安排
老教材规定初中物理的总课时为164,每周2—3课时,其中讲课(含学生随堂实验)90课时占55%,学生实验和物理实验实践活动占26课时,占16%,物理科普讲座活动8课时,占 5%,另外机动40课时,占24%。还规定了每学期至少对学生开展1—2次物理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课时。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的指出应提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各种教学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实用的场合,各自的长处和不足相互补充,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对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无一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可根据学生情况自己调整。
3.新老教材的具体比较
3.1 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的比较。
3.1.1从知识内容的广度上看
新教材包括了老教材几乎所有的内容外,另外还增加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声的利用”、“看不见的光”、“眼睛和眼镜”“电磁波的海洋”、“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宇宙和微观世界”等内容,都是与科学知识前言接轨的知识,大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1.2从知识内容的深度上看
光学部分的知识在新教材中只占有一章的内容,而在老教材中是分了两章来讲的。新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面更广,其中很多知识都不及老教材中的讲解深,如:凹透镜、照相机、幻灯机、球面镜知识在老教材中都是以一节的内容来讲解其原理,而在新教材中则是作为了解知识,没有详细讲解其原理。
3.2 教材的编排
3.2.1. 教材非常“美”—彩图鲜明,文笔生动,印刷精美,引人入胜。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老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用黑白色的绘图图片,仅在两册书的最前面附有共22幅彩色实物图片,它不仅是在美感上不及新教材,在数量上更是远远的不及。
新教材中的插图比老教材中的插图要丰富的多,光8年级物理书中的插图就多达350余幅,九年级物理书中的插图有220多幅。它是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分布在各章各节中的,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教材使用的大量彩色图片中有大量的漫画、卡通形式的绘画图片(仅“声现象”这一章就有29幅),这些绘画图片生动活泼、滑稽有趣,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这正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而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牙齿听声音”、“像的正倒跟什么有关”、“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苹果落地”、“安全带的作用”等图片,滑稽可笑,令人印象深刻。另外,利用彩色卡通图片还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小丑及其所成的像”,小丑色彩鲜艳,形状可爱,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教材还使用了大量的彩色事物图片(仅“声现象”这一章就有15幅),这些图片真实直观,说服力强,例如:“编钟”、“蟋蟀翅膀振动发出鸣叫声”、“太空舱中的宇航员”、“用超声波诊断观察母体内胎儿的情况”等等,把这些平时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通过视觉形象向学生传递更多知识和信息。插图还可以反映实验过程,弥补教学仪器的不足。例如:“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凸透镜成像实验图”等。
新教材的插图还特别注意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国外对于儿童读物及课本的内容分析显示,许多材料以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描写男性和女性。男孩和男人在刺激的冒险活动中担任主角,并表现出自信和创造性,女孩和妇女有描画成被动和依赖性的倾向。除此之外,新教材的每一章都有章头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
3.2.2. 新教材在编排时,表述、学习情景、活动与设计上都注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2.3. 教材中所有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本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假设,推理,发现。教学过程延伸至课前、课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2.3.1 新教材包含很多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老教材中的问题答案都确切明了,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都不涉及,这就使学生认为任何问题都有现成的、科学的、唯一的、明确的答案,只要学习这些现成的结论就可以了,这样极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有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回答问题的,例如:“估计从教室步行到学校大门口所用的时间”;有些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例如:“现有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刻度尺、烧杯、水、细绳等器材,你有哪几种方法可以测出一个小铁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有些开放性问题不是现在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例如:“分析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配合使用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等等。其中,第一类开放性问题重在学生寻找资料的过程,教师可以提供线索,但绝不应提供现成的数据;第二类和第三类开放性问题重在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教师不必提供答案。
3.2.3.2新教材包括许多实践性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老教材中也有一定的实践性课题,但主要是一些小制作、小实验,例如:“制作针孔照相机”、“自制平行光源”、“自制小天平”、 “自制量筒”、 “自制橡皮测力计”、“蜡烛跷跷板”、“自制潜水艇模型”等,课本上还给出了这些小制作、小实验的制作步骤与所需要的材料等,可以说只是要学生照着做就可以完成。
新教材中随处可见实践性课题,有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得出相应的结论。“探究实验”中的问题都是实践性的,以及课后的实践活动,例如:“制作一架模型飞机、舰船或汽车,测量它运动的平均速度,比一比谁的模型的速度大”、“收集有关超声波应用的信息,并与同学交流”、“收集身边的一些凹透镜和凸透镜,测定它们的焦距”、“通过安置在门上的‘猫眼’看到的景物与实际的景物相比有什么变化?查阅资料,了解‘猫眼’的主要构造”等。这些实践性课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自然、社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物理是有用的。另外,学生通过对一些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3.2.3.3 新教材中的课堂活动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课标中突出物理实践活动的精神,在教材中新增了不少促进师生互动的小栏目,如:在“探究实验”,学生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有需要学生动手动脑的物理实验;又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能畅所欲言,与同学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这些小栏目都很好的起到了促进师生互动的作用。在作实验的时候,是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过程,再由老师指导,在讨论与交流时就更能使所学的知识与大家交流,起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作用。
3.2.4. 章节的命名更有吸引力。
新教材章节的命名是非常好的,非常有特色。作者很细腻,很了解学生的心理。“有趣的声”、“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现代顺风耳——电话”、“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等,每一个章节的命名对初中生来说都非常的有吸引力,而不像老教材一样干巴巴的,纯知识性的“光的折射”、“功率”等。初中生就喜欢一些有趣的东西,新奇的东西,新教材就抓住了这一点。
4.结束语
本文对人教版义务版与人教实验版初中物理教材作了一系列比较。从课程理念到习题,可以看出由于“标准”和“大纲”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不同,两本教材有显著的不同。但是新教材明显比老教材更适应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达到了改革的目的。由于时间和查阅到的资料及作者的资智有限,本文对教材做了粗浅的比较,对于教材的概念规律的教学处理以及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问题都未做讨论。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1物理(8年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1物理�6�1(9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 《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第3期 主编廖伯琴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第1期 主编廖伯琴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2] 朱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 刘小平 刘晓莹 赵鹏飞《中学物理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7
人教义务版和人教实验版物理教材比较
曲靖市民族中学
范聪敏
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摘 要
本文是以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教义务版)与现正在实验区试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实验版)为依据。从“大纲”及“标准”对教材的编写要求,以及两种教材的理念和特点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实验版突出了“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及“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革理念。而人教义务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面不如人教实验版广,而且难度更深一些。通过新旧教材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吸收其积极因素,将更好的推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改革
1.前 言
多年来我国的物理教材一直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以下简称老教材),而且基本上全国都使用这本书。虽然说这本书有很多优点,但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了。
2001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有多个出版社出版了根据《标准》组织编写的实验教材,并在实验区已经开始试用。其中,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供实验地区学生使用。其中最早使用此书的实验区学生已面临中考,其反映良好。此教材力图体现《标准》的改革理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很多显著的优点。
新教材总结了国内外的教材编写经验,注重了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与老教材的理论严谨,科学性强不同的是新教材色彩鲜艳,插图丰富,把一些难的、科学性强的东西简单化。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淡化了应试教育所必须的死记硬背。
新教材增强了趣味性和探索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在处理问题时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更加注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而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此外,新教材增加了实验,除了课本中列出的必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外,还介绍了很多简易的“想想做做”实验。增加了“探究”、“科学世界”,“STS”等栏目,非常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思考。新教材还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科学探究等内容,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总之,新教材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题思想的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2. 新老教材各自特点综述
2.1教材内容的安排
老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例如:考虑到学生学习热学和电学知识时,要用到力学知识,把力学知识放到了前面;考虑到学习力学知识要用到运动学的知识,把运动学的知识放到了力学知识的前面;考虑到物理中各种仪器的使用都要用到测量知识,把测量的知识安排在整套书的最前面。从这些年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安排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⑴ 在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中虽然只涉及到了长度的测量,但实际还要求学生掌握有效数字,误差的基础知识,读数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确定有效数字的个数,根据有效数字的个数推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这就使很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对物理产生一种难、繁的感觉,使他们一开始就觉得物理“无趣”。
⑵ 在紧接着的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中要求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以及利用速度进行相应的运算。其间一些题目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马上从无趣中感到了物理还难,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仅把物理当作一门要考试的科目,为考而学。
⑶ 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热现象”、第五章“光的反射”、第六章“光的折射”中,学生又感到物理还是非常有趣的。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后面七到十四章的力学知识中,大到涉及概念、计算,如质量、密度、力、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等。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知识体系严密,逻辑关系复杂,非常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但也容易使学生陷入“物理就是分析加计算”的错误理解中,而忽略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养成“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
⑷ 老教材中实验多为演示实验和教师实验,没有加入探究或探究实验不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换一句话说就是“老师是学习的主体”。
新教材内容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内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一改以往教材“难、繁、偏、旧”的现状,所选内容经典,实用而有特色。而且教材难度适中,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上。考虑到测量,运动和力的知识与声、光、电的知识相比较为枯燥,而声、光、电的知识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所以新教材把测量,运动和力的知识放到了最后面。整套书的安排分为“科学之旅”,“有趣的声音”,“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功勋卓著的电和磁”,“古老而又现代的力学”和“无处不在的能量”七大篇。这样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识规律。
新教材不是特别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而是强调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所以新教材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新教材一改以往以“测量初步知识”来开头,而是以“有趣的声”为开头。一打开书就是非常美丽的彩色图片:在非洲干旱炎热的草原上,万籁俱寂。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小象在母亲旁边听话地跟着。这群象要去哪里?也许,它们发现了水源,或者可口的食物。象群的行进速度虽然缓慢,但方向是确定的。忽然,不知什么原因,象群停住了。一些象竖起鼻子站在那儿,另一些则左顾右盼犹豫着。但是很快,它们又继续前进了,不过这次它们改变了方向。同学们也许会问:“这又不是生物课,怎么让我们读大象的故事?”,“这些大象的活动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这与声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大象可以用我们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从而引入新课第一章——声现象,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总的来说新教材的安排有以下优点:
⑴ 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现象,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又由于这些内容教学要求不高,这对保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⑵ 降低物理教学的难度,减小两极分化。
老教材都是从测量和力学开始的,尽管力学现象随处可见,但力学的教学要求较高,因而造成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结果是学生满怀热情的进入了物理学大门,而学习中最先遇到的却是近一年的抽象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加之相应的习题难度又较大,从而造成兴趣减退,出现学习成绩分化的局面。新教材从结构上进行调整后,由于有效的避免了在学习物理之初就发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局面,而从学习心理角度分析,学习成绩能长时间的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对学习兴趣的保持也具有强烈的作用。
⑶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新教材的试教之处,一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材结构会导致处初二大量时间学习物理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科能力的提高,且这样的结构会造成初三教学难点过于集中,不便于知识的巩固和落实。但我们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因此在学生初学物理时,保持住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之一。
另外,将课程标准中要求不高的物理现象集中在初二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想通过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习惯,从而落实课标中“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学目标。如果我们在初二年级进行现象教学中能确实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就能够通过“这样简单的知识”教学过程得到落实,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后,进入了初三再学习那些知识密度大,要求高的概念规律时,也就不像以前在初二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学习那样被动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难点后移,先利用教学要求较低的现象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必要能力,再集中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分段式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2教材内容的选择不同
这里仅介绍新教材内容选择的特点
⑴ 新教材的难易适中。
⑵ 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规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得到。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⑶ 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与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这样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得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讲到“二力平衡”时,用了“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一例;讲弹力时,用橡皮枪和跳高撑杆等。可以说新教材在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现代化、实用性及生产应用上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4] 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具有强烈的互动特质,设置了如 “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 ”、“想想做做”、“想想议议”、 “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最佳配置。
2.3 新老教材的思想文化内涵不完全相同。
⑴ 新教材在体现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时,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特别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善待他人,正视批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方面,新教材作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并以多种形式提倡并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一切都为学生今后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不是老教材中过于注重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正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⑵ 新教材各章节都辟出相当的篇幅对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科技成果做了介绍,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新教材中很多关于环保的内容,例如“调查周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收集报刊和科普读物上关于臭氧层空洞的信息,写一篇环保方面的报告等”,注重环保等人文教育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2.4 教学活动形式与时间安排
老教材规定初中物理的总课时为164,每周2—3课时,其中讲课(含学生随堂实验)90课时占55%,学生实验和物理实验实践活动占26课时,占16%,物理科普讲座活动8课时,占 5%,另外机动40课时,占24%。还规定了每学期至少对学生开展1—2次物理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课时。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的指出应提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各种教学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实用的场合,各自的长处和不足相互补充,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对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无一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可根据学生情况自己调整。
3.新老教材的具体比较
3.1 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的比较。
3.1.1从知识内容的广度上看
新教材包括了老教材几乎所有的内容外,另外还增加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声的利用”、“看不见的光”、“眼睛和眼镜”“电磁波的海洋”、“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宇宙和微观世界”等内容,都是与科学知识前言接轨的知识,大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1.2从知识内容的深度上看
光学部分的知识在新教材中只占有一章的内容,而在老教材中是分了两章来讲的。新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面更广,其中很多知识都不及老教材中的讲解深,如:凹透镜、照相机、幻灯机、球面镜知识在老教材中都是以一节的内容来讲解其原理,而在新教材中则是作为了解知识,没有详细讲解其原理。
3.2 教材的编排
3.2.1. 教材非常“美”—彩图鲜明,文笔生动,印刷精美,引人入胜。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老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用黑白色的绘图图片,仅在两册书的最前面附有共22幅彩色实物图片,它不仅是在美感上不及新教材,在数量上更是远远的不及。
新教材中的插图比老教材中的插图要丰富的多,光8年级物理书中的插图就多达350余幅,九年级物理书中的插图有220多幅。它是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分布在各章各节中的,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教材使用的大量彩色图片中有大量的漫画、卡通形式的绘画图片(仅“声现象”这一章就有29幅),这些绘画图片生动活泼、滑稽有趣,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这正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而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牙齿听声音”、“像的正倒跟什么有关”、“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苹果落地”、“安全带的作用”等图片,滑稽可笑,令人印象深刻。另外,利用彩色卡通图片还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小丑及其所成的像”,小丑色彩鲜艳,形状可爱,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教材还使用了大量的彩色事物图片(仅“声现象”这一章就有15幅),这些图片真实直观,说服力强,例如:“编钟”、“蟋蟀翅膀振动发出鸣叫声”、“太空舱中的宇航员”、“用超声波诊断观察母体内胎儿的情况”等等,把这些平时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通过视觉形象向学生传递更多知识和信息。插图还可以反映实验过程,弥补教学仪器的不足。例如:“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凸透镜成像实验图”等。
新教材的插图还特别注意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国外对于儿童读物及课本的内容分析显示,许多材料以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描写男性和女性。男孩和男人在刺激的冒险活动中担任主角,并表现出自信和创造性,女孩和妇女有描画成被动和依赖性的倾向。除此之外,新教材的每一章都有章头图,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
3.2.2. 新教材在编排时,表述、学习情景、活动与设计上都注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2.3. 教材中所有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本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假设,推理,发现。教学过程延伸至课前、课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2.3.1 新教材包含很多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老教材中的问题答案都确切明了,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都不涉及,这就使学生认为任何问题都有现成的、科学的、唯一的、明确的答案,只要学习这些现成的结论就可以了,这样极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有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回答问题的,例如:“估计从教室步行到学校大门口所用的时间”;有些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例如:“现有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刻度尺、烧杯、水、细绳等器材,你有哪几种方法可以测出一个小铁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有些开放性问题不是现在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例如:“分析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配合使用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等等。其中,第一类开放性问题重在学生寻找资料的过程,教师可以提供线索,但绝不应提供现成的数据;第二类和第三类开放性问题重在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教师不必提供答案。
3.2.3.2新教材包括许多实践性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老教材中也有一定的实践性课题,但主要是一些小制作、小实验,例如:“制作针孔照相机”、“自制平行光源”、“自制小天平”、 “自制量筒”、 “自制橡皮测力计”、“蜡烛跷跷板”、“自制潜水艇模型”等,课本上还给出了这些小制作、小实验的制作步骤与所需要的材料等,可以说只是要学生照着做就可以完成。
新教材中随处可见实践性课题,有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得出相应的结论。“探究实验”中的问题都是实践性的,以及课后的实践活动,例如:“制作一架模型飞机、舰船或汽车,测量它运动的平均速度,比一比谁的模型的速度大”、“收集有关超声波应用的信息,并与同学交流”、“收集身边的一些凹透镜和凸透镜,测定它们的焦距”、“通过安置在门上的‘猫眼’看到的景物与实际的景物相比有什么变化?查阅资料,了解‘猫眼’的主要构造”等。这些实践性课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自然、社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物理是有用的。另外,学生通过对一些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3.2.3.3 新教材中的课堂活动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课标中突出物理实践活动的精神,在教材中新增了不少促进师生互动的小栏目,如:在“探究实验”,学生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有需要学生动手动脑的物理实验;又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能畅所欲言,与同学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这些小栏目都很好的起到了促进师生互动的作用。在作实验的时候,是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过程,再由老师指导,在讨论与交流时就更能使所学的知识与大家交流,起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作用。
3.2.4. 章节的命名更有吸引力。
新教材章节的命名是非常好的,非常有特色。作者很细腻,很了解学生的心理。“有趣的声”、“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现代顺风耳——电话”、“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等,每一个章节的命名对初中生来说都非常的有吸引力,而不像老教材一样干巴巴的,纯知识性的“光的折射”、“功率”等。初中生就喜欢一些有趣的东西,新奇的东西,新教材就抓住了这一点。
4.结束语
本文对人教版义务版与人教实验版初中物理教材作了一系列比较。从课程理念到习题,可以看出由于“标准”和“大纲”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不同,两本教材有显著的不同。但是新教材明显比老教材更适应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达到了改革的目的。由于时间和查阅到的资料及作者的资智有限,本文对教材做了粗浅的比较,对于教材的概念规律的教学处理以及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问题都未做讨论。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1物理(8年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1物理�6�1(9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 《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第3期 主编廖伯琴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第1期 主编廖伯琴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2] 朱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 刘小平 刘晓莹 赵鹏飞《中学物理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7
人教义务版和人教实验版物理教材比较
曲靖市民族中学
范聪敏
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推荐于2017-05-17
展开全部
不一样,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实验版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成熟的出版,后者是只对部分学校进行的实验性教学希望楼主采纳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07
展开全部
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 只不过后者更注重素质教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