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忠臣良将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法家传统决定的:忠臣良将在君主眼里,都是“不稳定因素”。谈及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人臣典范,那真是浩如星河,不胜枚举。岳飞,于谦,文天祥,诸葛亮,都堪称青史留名的一代人杰。他们鞠躬尽瘁的弯亮迹故事,更是被后世无数文人士子所瞻仰,传颂。
不过我们能从这些人的额身上,总结出一个奇怪的规律:我们通过煌煌史册,都能发现他们实在是忠心耿耿,对国家,对皇帝都是一片赤诚;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又往往没有好下场。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辛呢?这要从中国古代的“法家传统”开始说起。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历代的专制王朝,所奉行的政治制度都是“儒表法里”。也就是用儒家信条教导臣下和百姓;统治者内部再沿用“法家”的政治主张来治国,维稳。
而法家的宝埋并典,无非就是《商君书》和《韩非子》。这两部著作,实际上,都是讲述君王如何奴役百姓,操纵群臣,应用“法术势”,来维护统治稳定的“专制宝典”。我们以《韩非子》为例,韩非在书中就讲述了,治理臣下只能用“赏罚”。
而臣子是否忠心,在韩非和应用法家传统的君主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韩非子》中说道,“臣之于君,非骨肉至亲也”,臣和君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而“夫与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
就连血缘至亲,父子,夫妻一样也都不可信,皇帝怎么可能相信臣子的忠诚呢?所谓“治主无忠臣”,想要操纵臣子,只能通过“赏罚”。爱赏,代表你贪财;惧罚,代表你怕死。这样的人,才在君主的掌控之内。
岳飞有一句名言,在我们看来,当然是振聋发聩。叫做“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这实际上是满含“儒家追求”的一句话。但是在法家的眼里看来,这恰恰就是取死之道。
《韩非子》有言键滑:
若此臣者,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此谓之无益之臣也,吾所少而去也。
如果一个臣子,不爱钱,也不怕死。就代表“赏罚”在你身上起不到任何作用。那怎么办?“吾所少而去也”。办法只有一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