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算法并输出可变行数的杨辉三角形
要求:①输出的杨辉三角形行数由人工输入,对于用户的输入要有友好提示;②程序能够排除输入过程中的非法数据(如:输入的行数为负数或字符等,以后通常称为非法数据);③上下行数据...
要求:①输出的杨辉三角形行数由人工输入,对于用户的输入要有友好提示;②程序能够排除输入过程中的非法数据(如:输入的行数为负数或字符等,以后通常称为非法数据);③上下行数据对齐格式(要考虑4位数)要符合杨辉三角定义; ④该三角形在屏幕上输出区域内左右居中,且整个输出为等腰三角形格式。
展开
1个回答
2013-07-08
展开全部
你使用的是C++编译器编译C程序。在C++中,要求主函数必须有int返回值。
int main()
{
.....
return 0;
}
这样。0表示正确,其它值表示不同类型的错误。
这个是第一个错误的原因。
第二个。
while(t2>0)
{
c=c*t2;
t2--;
}
printf("%d ",a/(b*c); //你这里少了一个括号
}
printf("\n");
}
另外,全局变量d也没有用上。
所以可以删除掉。
*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
杨辉三角形中的数,正是(x+y)的N次方幂展开式各项的系数。本题作为程序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求解的方法很多,这里仅给出一种。
从杨辉三角形的特点出发,可以总结出:
1)第N行有N+1个值(设起始行为第0行)
2)对于第N行的第J个值:(N>=2)
当J=1或J=N+1时:其值为1
J!=1且J!=N+1时:其值为第N-1行的第J-1个值与第N-1行第J个值
之和
将这些特点提炼成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1 x=1或x=N+1
c(x,y)=
c(x-1,y-1)+c(x-1,y) 其它
本程序应是根据以上递归的数学表达式编制的。
*程序说明与注释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j,n=13;
printf("N=");
while(n>12)
scanf("%d",&n); /*控制输入正确的值以保证屏幕显示的图形正确*/
for(i=0;i<=n;i++) /*控制输出N行*/
{
for(j-0;j<24-2*i;j++) printf(" "); /*控制输出第i行前面的空格*/
for(j=1;j<i+2;j++) printf("%4d",c(i,j)); /*输出第i行的第j个值*/
printf("\n");
}
}
void int c(int x,int y) /*求杨辉三角形中第x行第y列的值*/
{
int z;
if((y==1)||(y==x+1)) return 1; /*若为x行的第1或第x+1列,则输出1*/
z=c(x-1,y-1)+c(x-1,y); /*否则,其值为前一行中第y-1列与第y列值之和*/
return z;
}
int main()
{
.....
return 0;
}
这样。0表示正确,其它值表示不同类型的错误。
这个是第一个错误的原因。
第二个。
while(t2>0)
{
c=c*t2;
t2--;
}
printf("%d ",a/(b*c); //你这里少了一个括号
}
printf("\n");
}
另外,全局变量d也没有用上。
所以可以删除掉。
*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
杨辉三角形中的数,正是(x+y)的N次方幂展开式各项的系数。本题作为程序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求解的方法很多,这里仅给出一种。
从杨辉三角形的特点出发,可以总结出:
1)第N行有N+1个值(设起始行为第0行)
2)对于第N行的第J个值:(N>=2)
当J=1或J=N+1时:其值为1
J!=1且J!=N+1时:其值为第N-1行的第J-1个值与第N-1行第J个值
之和
将这些特点提炼成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1 x=1或x=N+1
c(x,y)=
c(x-1,y-1)+c(x-1,y) 其它
本程序应是根据以上递归的数学表达式编制的。
*程序说明与注释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j,n=13;
printf("N=");
while(n>12)
scanf("%d",&n); /*控制输入正确的值以保证屏幕显示的图形正确*/
for(i=0;i<=n;i++) /*控制输出N行*/
{
for(j-0;j<24-2*i;j++) printf(" "); /*控制输出第i行前面的空格*/
for(j=1;j<i+2;j++) printf("%4d",c(i,j)); /*输出第i行的第j个值*/
printf("\n");
}
}
void int c(int x,int y) /*求杨辉三角形中第x行第y列的值*/
{
int z;
if((y==1)||(y==x+1)) return 1; /*若为x行的第1或第x+1列,则输出1*/
z=c(x-1,y-1)+c(x-1,y); /*否则,其值为前一行中第y-1列与第y列值之和*/
return z;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8-15 广告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按照结构模型把系统产生的数据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最常见的就是数字数据和文本数据,它们可以某种标准格式存在于文件...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