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总角、垂髫、及笄、豆蔻、弱冠’这些代指年龄的词语的意思?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者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2013-07-09
展开全部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09
展开全部
总角:借指童年时期垂髫:也指儿童及笄:女子15岁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20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8-03-08
展开全部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