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的秘密武器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
如果说到“苏联喀秋莎”,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当年从苏联传到中国的一首著名歌曲《喀秋莎》。其实“喀秋莎”俄罗斯文化里最早是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里面的,在被作成歌曲火爆之后,“喀秋莎”便成为了一个温柔贤惠女孩的代名词,是对女性的爱称。
当时苏联发明了一款威力巨大的火箭炮,开始为其命名,因为这款火箭炮上面有一个字母k,这与“喀秋莎”有着同样的起始发音,加上苏联红军中的武器控们对其威力极其沉迷,所以便于“喀秋莎”给这个火箭炮命名了。不过虽然它对于苏联来讲是“梦中情人”般的存在,但对于二战中的德国军队而言,“喀秋莎”却是一种恐怖大杀器的代名词,是他们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梦魇。
襁褓中的“梦中情人”——历经千辛万苦,终究研制成功
喀秋莎火箭炮虽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崭露头角,但其实在一战后,沙俄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了,而研究它最早的初心是为了应对航空武器火力的不足。
当时沙俄想要在航空器上装载上杀伤力更大的一些大武器,但是由于这些都后座力太大,使用在航空器的时候极度不稳定,所以沙俄也就放弃了加大航空器武力装置的计划,转而研究由航空火箭而搭载的武器,于是便有了研制“喀秋莎火箭炮”这种新式武器的想法。
不过尽管沙俄有想法,并且国内也不缺乏有进取心的航天与军事领域的科学家,但在沙俄时代这项研究依旧没有取得多大成果。而这主要是因为政治因素——当时的沙俄已经是强弩之末,内乱不断,压根无力筹集资金来研究军备。
苏俄建立后,选择退出了一战,甚至还承诺赔偿大量土地,为的就是能够安心搞建设。而得益于稳定的国际环境,这项耽搁已久的研究才正式重新开启,而经过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调整与斯大林五年计划的升级后,苏联工业基础也已经跟了上来。
良好的工业基础,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于是在1933年,车载喀秋莎火箭炮终于是试制成功了,其射程也达到了5公里以上。
而在经过多年的测试与改进之后,在1939年,苏联制作出了16管132毫米,军用编号为bm-13-16的车载火箭炮,这次的改良能够将弹架进行180度调整,极大的增强了其机动性,减轻了原本运作起来的难度与负担,于是在几个月后,苏联军队便开始给自己的军团装备这款武器。但由于是新式武器,无法批量装备,所以在二战开始后,苏联才组建成了一个全部装备喀秋莎火箭炮的独立炮连。
怒吼中的“战争女神”——震慑敌人心理,成为德军梦魇
在二战时期,德军在欧洲可以说是横扫一切,早期对战苏联时期也如入无人之境——比如1941年6月底的时候,苏军的前线百万大军已经是完全溃败,还损失了1300多辆坦克和1000多架飞机,德国纳粹似乎对战争已经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
为了挽回败局,在7月苏联决定放开赌一把,于是将已经通过实战演练的喀秋莎火箭炮给投入了战斗。
当时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市,所向披靡的德军被苏联用喀秋莎火箭炮狠狠的摩擦了一次——事发当天苏军经过严密的计划潜伏,在短短的数10秒内向德国的军营倾斜了80发火箭弹。由于事发太过于突然,所以德军根本没有时间躲避,最终造成其死伤无数,成为战争转折的一个关键点。
当然,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效果,首先我们不得不先提它的破坏力。
喀秋莎火箭炮其实有点迫击炮的味道,但它与普通的迫击炮的区别就是可以在短短的10秒钟内发射一整车火箭弹,作用远比普通的迫击炮要大的多——因为喀秋莎的设计之初就是利用火箭作为发动机承载的炸弹来弥补航空武器火力上的短缺,所以喀秋莎载弹量更大,特别是单位时间内的发射量很大。
如果要是传统大炮的话,首先射程没办法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而且若想打完16发炮弹,需要将近一小时的时间。但很显然,喀秋莎火箭炮并不需要。而有了这些作为依托,自然造成的破坏性也会更大一些。
正是这种威力,它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心理震慑。
据苏军司令叶廖缅科回忆:“喀秋莎火箭炮齐射,威力很大,我军在目睹其威力后,甚至也吓退回来。”
这威力甚至连自己人都吓跑了,更别说敌军了——不过据了解,其实喀秋莎火箭炮虽然威力巨大,但远没有到那种毁天灭地的程度,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它覆盖面太大,动静太大了。
异常神秘的“魔鬼杀器”——让人无从了解,令纳粹胆寒
德军之所以在这武器上吃了亏,还有一点颇为重要,那就是对这个大杀器没有丝毫的了解。
在当时,面对如此强大而且突然的火力打击时候让德国的军官是完全摸不着头脑了。如果按照普通的炮击来看,如此的火力密度完全需要要一个大编制的炮兵不对,但是经过他们搜寻根本没有发现苏军炮兵的部队,只是发现了几辆小卡车的踪影。
德军方面当时有报告声称:“我们遭到了不明型号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对这个“魔鬼杀器纳粹完全是一无所知,捉摸不定,所以准备不足,吃了败仗。
但即便是吃了这个亏,后来的德军军团对这个武器依旧没有招架之力。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苏联军队为了防止喀秋莎火箭炮落到德国人手中,在每辆火车前炮上都装上了炸药(一旦沦陷敌手当即销毁),所以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军费了很大的代价也没有得到多少有关喀秋莎火箭炮的资料。
别说得到了,当初的纳粹甚至见都没见过多少喀秋莎火箭炮的面。
这是因为它有着极高的机动——喀秋莎火箭炮性个体比较小,单位时间内的发射量比较大,单个体的载弹量比较多,所以在发射之前的隐蔽性还是比较好的。由于对于运载车辆要求不高,所以其运载车辆本身也都会有着较强的机动性,完成打击后即可“立马逃逸”,等德军军队反扑过来的时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不过德军也不蠢,虽说搞不到一些有关喀秋莎火箭炮的资料,但多次见识到了其威力后,也会做出一些针对性质的调整方案,比如找到其缺陷,进行规避。
也确实,喀秋莎火箭炮本身也是存在着不少缺点的——比如喀秋莎火箭炮为了降低了对于运载车辆的要求,基座设计的特别简单,这样虽然只要是能跑的大马力机动车就可以装上喀秋莎火箭炮。但由于缺乏完美的转向功能,导致喀秋莎在发射火箭的时候瞄准完全需要通过车身瞄向来实现定位,而因为没有精确的方向制导,也就造成了喀秋莎命中率非常低。
但好在苏联及时找到了办法,那就是用多台火箭炮进行火力覆盖,这样大批量的进行火力打击,命中率低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除了解决了这个致命缺陷之外,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一直在与时俱进,优化自己的一些小缺陷,随着战争的发酵,在后来还衍化出了其他款式的喀秋莎火箭炮来适应各种形式的战争,比如山地型喀秋莎。
总之,德军完全无从了解下一场战役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会是啥样式,啥口径。逐渐的,在多次被打压之后,德军听到这款武器就如失了魂一般,已经输了一半。
总结
其实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与莫斯科保卫战之所以能够胜利,喀秋莎火箭炮火箭炮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它对纳粹的打击并不仅仅是单纯表面上的伤害,更是对其军队士兵心理防线的杀伤。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喀秋莎火箭炮这种武器,也仅仅是在二战前后那段时间才能够造成如此大的杀伤,到后来对战场局势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了。因为喀秋莎火箭炮不管如何优化,有一个弊端会一直存在,那就是发射完炮弹后它会很脆弱,因为发射完毕后会出现大片白烟,暴露视野。
二战后,各国越来越注重空备力量的发展,战机性能越来越高,喀秋莎火箭炮就如同是高性能战机眼中的案板鱼肉,仍由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