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中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扩展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资料:
1.分配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
2.个人收入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比如某人在粉笔工作,其每个月的工资不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国有的、集体的、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和国有成分中,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的工资,都是按劳分配。
(2)按劳分配形式:公务员的收入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奖金、津贴,三者都算按劳分配。津贴是指一些人在特殊工作环境当中干活,更累更辛苦些,此时需要给予补偿,这就是津贴,比如高温津贴、井下津贴、边远地区津贴、医务工作者的夜班津贴。注意:补贴是福利性收入,不算按劳分配,比如餐补、车补、房补等等。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可以归结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非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1)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者的工资,比如 CEO 张某每个月取得的工资是按管理要素分配;国企老总的工资不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国企属于公有制范围,工资属于按劳分配。
(2)按资本要素分配:“资本”即钱,“钱生钱”带来。比如利息收入、股息收入。
(3)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取得的收入,比如专利转让费(关键词:比如技术、专利)。
(4)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社会当中存在最多的分配方式。在私企和外企打工的员工所获得的工资就是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比如老师在培训机构上班取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4.按劳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中的“劳”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大家都是提供劳动力,
即体力和脑力。区别在于所属的范围不同: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中,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在公有制。
总结成两张表:
2013-07-09
分配制度即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有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经过艰辛探索,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自十五大以来,党中央一再重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列,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基础性平台。同时在分配领域,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201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