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来历?
中国的绘画工艺十分古老,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
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
照这么说中国工艺也十分古老,也可称之史前绘画。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
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扩展资料: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
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中国画家故事: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
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
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
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
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
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绘画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说:“画,界也。”画就是用笔为田地划定四边的边界,也就是说画画是从线条开始的。
“绘”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右边的“会”既表示读音,也有“会聚颜色”之意,而左边的绞丝旁则提醒我们早期的画不是画在纸上,而是在丝织品上完成的。在战国时楚地的一个坟墓里,我们真的找到了一件画在丝织品上的图画——《人物御龙帛画》。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渊远流长,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大量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这些甲骨文十分成熟,在此之前就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绘画与文字的区别尚不明显,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简略的绘画,起到叙事的功用,所以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后来文字以符号叙事,绘画则以造型叙事,文字与绘画就渐渐有了区别。
扩展资料
中国绘画在1600年前的魏晋时期即成为一门独立的、可供欣赏的艺术,因为有许多文学家参加了绘画活动,绘画的技术性和文学性加强了,增加了欣赏的功能。
最先出现的艺术性绘画是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其内容是根据三国时期曹植所写的《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
画中的山水与人物不成比例,山水是人物的配景,有一些符号的特性。一百多年后,原作为人物画配景的山水渐渐独立成为山水画,到唐代,作为人物画配景的花卉也独立发展成为花鸟画。
中国绘画的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终于在1300年前基本形成了。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而现存最早的花鸟画作品是北宋赵昌画的写生蛱蝶图卷。
201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