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疑心病是每个帝王都有的不治之症,究其根本,就是皇帝的矛盾心理:既要臣子鞠躬尽瘁的地帮忙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又怕他们功高震主。
一旦心里觉得不平衡,就会目露凶光,磨刀霍霍。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大明江山永固,洪武朝胡蓝两案,大批的淮西勋贵被屠戮殆尽,这其中包括年过70的李善长一家!
鲤鱼跃龙门
朱元璋,出身布衣,幼年时代为了吃口饭,曾给地主家放牛,后经历元末的苛政和天灾,朱元璋的父母都被饿死!
朱元璋为了活下去,当过和尚和乞丐,后参加元末起义,最终建立大明朝。十五年征战,也养成了朱元璋生性多疑、杀伐果断性格!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称:“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于是授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当时被封公者,有六人,李善长位居首位,而朱元璋特将他比作萧何,可见对他的器重!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称帝后的朱元璋,为了确保大明江山永固,特意做了如下安排:
1、册立朱标为皇太子,重点培养。
2、分封其他众多儿子为王,镇守全国各地!
3、设立锦衣卫,负责监察文武百官日常一切!
4、收归开国功臣武将兵权!
朱元璋本以为这样做,可以确保大明的江山,奈何朱标早逝,朱元璋后立建文帝为接班人,作为大明帝国的接班人!但建文帝生性儒雅,丝毫没有老朱杀伐果断帝王威严,为了确保朱允炆帝位和大明江山,对大批淮西勋贵痛下杀手!
鸟尽弓藏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心腹,早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时候,李善长就投奔朱元璋,后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
李善长虽然军功不多,但其功劳不亚于徐达、汤和、蓝玉。
作为朱元璋的谋士和后勤部长总管,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筹集军粮等方面,也是鞠躬尽瘁,因此被朱元璋誉为“再世萧何”!
李善长善于调护诸将,,因此在淮西集团中的威望甚高。
朱元璋开国后,李善长担任大礼使,负责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确立朝廷六部等。
朱元璋称帝后,李善长官拜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负责大明帝国政务。
随着时间推移,李善长权势地位到了顶点,心里慢慢变得傲慢起来,朱元璋开始对他有所反感,受胡惟庸案牵连,最终于洪武二十三年,70多岁的李善长与妻女弟侄七十余口,一起被腰斩。
朱元璋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究竟根本原因在确保建文帝朱允炆帝位和大明江山永固!
江山永固,这是封建帝王每一位皇帝的心愿,但这在封建王朝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封建君王的喜怒无常,时刻告诉臣子们,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帝王考虑自己的利益。
因为朱元璋要打击淮西集团,而李善长却是淮西集团的代表人物,所以即使李善长七十几岁了还是难逃一死。朱元璋下令处死李善长一家七十几人,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一家没有被处死,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女婿,这也算是朱元璋为李善长留下了一点血脉。
朱元璋一直认为李善长的存在是一种威胁李善长不仅仅是开国功臣,而且还是淮西集团的头号人物。在明朝还没建立之前,淮西集团是朱元璋坚强的后盾,但是等到朱元璋坐稳了江山,淮西集团就成了威胁皇位的危险因素之一。朱元璋对李善长还是很忌惮的,然而李善长似乎没有察觉,离开朝堂之后仍要干预朝政。他推荐了胡惟庸当任宰相,胡惟庸也是淮西集团的,这就更加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但是朱元璋仍旧不动声色。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淮西集团给朱元璋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让朱元璋不得不打压他们。
朱元璋先是拿胡惟庸下手,但是却无法动摇到李善长,因为朱元璋确实是没有证据证明李善长与胡惟庸案有关。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人举报,也没有牵连到李善长。所以朱元璋一直在寻找机会对李善长下手,他要的就是让李善长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李善长知情不报的事情被揭发几年之后,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犯了罪,李善长去找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够对他的亲戚从轻发落。朱元璋很不爽,他最不喜欢就是别人教他做事了。他下令对丁斌一案重申,没想到却从丁斌口中得到了十分劲爆的消息。原来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也参与了胡惟庸造反,朱元璋立马下令将李存义抓来审问。李存义供出了李善长,李善长虽然没有参与造反,但他却早就知道胡惟庸要造反,而且还没有禀报朱元璋。李善长一倒霉,他昔日的仇人便开始疯狂弹劾他,李善长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打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