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长了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刚开始有那么点点痒,现在不痒,变成白色的但是碰过去会痛了。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是慢性湿疹,是一种不严重、单不宜治愈的小顽疾!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慢性湿疹比较顽固,要及早治疗。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 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
按病程分类
急性湿疹
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总概:
第一 红斑丘疹无渗出者外用粉剂或散剂。
第二 糜烂渗出者首先以水剂冷湿敷然后以植物油调散外用。[1]
第三 慢性湿疹皮损肥厚外用靓 膏。
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湿疹
慢性湿疹
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可以长久不愈而成亚急性,或是皮损消退后复发。亚急性湿疹的渗出液减少,表面结痂,且鳞屑较多。慢性湿疹可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变成,渗液已消失,但有苔藓样化及鳞屑痂及色素性变化,剧痒引起强烈搔抓可以以继发化脓性感染。
亚急性湿疹鉴于急性和慢性湿疹之间,往往此时湿疹更加严重,伴有大量的渗液,瘙程度加剧!白色的鳞屑逐渐消失出现淡黑色的皮肤皱褶!从而以激发扩散感染,像慢性湿疹转化。
慢性湿疹往往是由急性湿疹经过亚急性阶段转变而成,但这种变化过程没有明显的界线,可同时存在着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的表现。有些病人的初起皮疹已经是慢性湿疹。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红斑、散布或成群的红色丘疹、肉眼难见的水疱,有继发感染时可起脓疱,严重时渗液较多,露出红润潮湿的糜烂面。
按部位分类
1.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2.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3.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4.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5.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6.小腿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
7.耳部湿疹:较常见。皮损好发于耳郭上部,耳后褶皱,外耳道处。表现为红斑、渗液、结痂,自觉剧烈瘙痒,常由中耳炎或挖耳引起。
8.钱币状湿疹:多发生于四肢伸侧,如手背、指背、前臂。皮损为境界清楚的圆形红斑,一般为1~3cm大小,其上有丘疹、水疱、渗出、自觉瘙痒。慢性病程,易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发病病因
湿疹的发病,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激发而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湿疹病人往往是过敏体质,这种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
常见的内在因素如: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体内有感染病灶、肠道寄生虫等。
外界因素如:日晒、风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触肥皂、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湿疹。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某些人湿疹加重。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与个体易感性及耐受性有关。
2.外部因素 本病的发生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日光、炎热、干燥等)、动物毛皮、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所诱发或加重。
3.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保肤灵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治愈之功效。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与各种外因、内因相互作用有关,某些患者可能由迟发型超敏反应介导。
中医认为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博,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者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至肌肤甲错。发于小腿者则常由经脉迟缓、青筋暴露,气血运行不畅,湿热蕴阻,肤失濡养所致。
本病之发生,古今医家均认为内、外因兼有之。内因主要与体质、情志、腑脏功能失调有关;外因主要与外感风、湿、热邪及饮食不当相关,其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外邪袭表 腠理素虚,加之经常涉水浸湿,湿性粘滞聚于肌腠,影响卫气宣发,营卫失和,血行不畅,外卫不固,易受风热之邪入侵,湿与风、热三邪互相搏结,充于肌腠,浸淫肌肤,发为湿疹。
2.湿热内蕴 素体阳盛,嗜食炙膊厚味、酒、烟、浓茶、辛辣之品,脾胃受伐,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互结壅于肌肤,影响气血运行,而发湿疹。
3.血燥风胜 向为血热之躯,因七情过度,致心火炽盛,内扰心营,暗耗心血,血虚风胜,交织于肌肤,致肌腠失荣,疮疹叠起。
4.脾虚湿阻 脾胃素虚,或因饮食失节,戕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水湿蓄积,停滞于内,浸淫肌肤,而发湿疹。
诊断鉴别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瘙痒性
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依靠分散注意力也无法解决,安静下来时,瘙痒会加剧,形成继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
多形性湿疹
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迁延性
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状不易消除。如果湿疹在急性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 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渗出性
湿疹,顾名思义,会有渗出液,否则,不流水不易诊断为湿疹。另外,当湿疹处于慢性期时,皮疹部位可能表现得比较干燥,但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仍会有渗出液.
泛发性
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皮肤增生性
慢性湿疹患处皮肤会不断增生而变厚,由于皮肤已经“死亡”而失去水份,会变得很硬。如果“想办法”去掉这又厚又硬的死皮,它不久就又“再生”出来,周而复始。其边缘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的灰黑色“界线”,该边缘如果因骚痒抓破后,会有少许“水”渗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扩展,如果是星星点的慢性湿疹,会逐渐连成一片。这些都是慢性湿疹的症状。
慢性病程
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常由于急性和亚慢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
疾病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对于慢性湿疹化的患者可采中药治愈。中医认为湿热累积、余火上涌、集内外风湿热邪淫浸肌肤而生湿疹;又或然饮食不节,过食辛腥、脾失健运而生湿疹。可采用中医外用化湿膏的治理,一天使用三次,无需清洁,使用时需要注意外用搽剂,不可内服。切勿触及口腔及眼睛。
西药治疗
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只能对局部用高效皮质类固醇软膏封包。对小片皮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去炎松等皮损内注射,可以止痒。或用液氮冷冻,可以缓解。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目前中药克服了这一弊端,治疗安全彻底。
反复发作的原因
1.发病原因多且复杂:有多种内外因子相互作用而成,它不但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而且是如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多种系统疾病的体表临床表现。
2.激素的滥用:慢性湿疹确实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有些患者为追求短期疗效,不恰当的使用激素,致使病情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
3.用药不当:慢性湿疹的治疗选择药物至关重要,西药目前只能起到一个对症治疗和缓解病情的作用,停用易复发。所以,合理的中医辩证施治是治疗慢性湿疹的关键,同时外用药物剂型草本霜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4.治疗不坚持、不彻底:有些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就以为自己已痊愈,私自停止治疗,实际上这是很大的失误,因为慢性湿疹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的治愈并不代表各系统功能均调理正常,也就是说诱发湿疹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治疗要立足完成疗程。
预防
1、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3、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服,使皮肤保持清洁,忌用热水、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洗涤剂洗患处,尽量避免用手指搔抓局部患处,并保持情绪安定,切勿焦虑、忧郁。
5、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食海腥发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烟、羊肉、牛肉、鱼、虾等食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食物禁忌
湿疹什么不能吃?在我国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主要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海产类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
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食的某些壳类果实,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等;
某些富含细菌的食品,如死鱼、死虾、死螃蟹以及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
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种子类食品,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
在香蕉、菠萝、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组胺成分,鸡肝脏、牛肉、香肠内亦含有相当高的组胺,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中药方
风湿蕴毒
【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色薄白苔少,脉细数。
【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外用中成药,功效:清热,利湿;
【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阴虚湿盛
【湿疹症状】湿疹日久,反复发作,肤色暗褐,表皮粗糙,覆有干痂皱皮,刺痒,搔抓处糜烂渗水,形体羸弱,肌肤干燥先润,口干饮水不多,舌质红绛而少津,脉沉细滑无力。
【湿疹治法】滋阴除湿
【湿疹方药】生地30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玄参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藓皮10克,蛇床子10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
【湿疹按语】此型为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慢性湿疹大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来,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极为复杂,阴虚湿盛尤为棘手难愈。滋阴扶正则有助湿恋邪之虑;利湿伐邪。则有伤正之虞。故以滋阴除湿较为妥当。方中以生地、元参、丹参、当归等滋阴养血合营,补阴血之不足,防渗利诸药之伤阴;茯苓、泽泻利湿健脾,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脾湿去而无伤阴之弊,羽复而无助湿之嫌;白藓皮、蛇床子祛湿止痒。
湿热浸淫
【湿疹症状】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数。
【湿疹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湿疹方药】燥湿解毒汤 地肤子30克,白藓皮30克,赤小豆30克,蚕砂12克,紫花地丁30克,黄花地丁30克,金银花30克,大青叶30克,川萆解30克,土茯苓30克,硫黄1.5克,蝉蜕5克。
【用法】水煎一茶杯,分四次凉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此型为湿毒过盛所致,湿为阴邪,非阳不化。硫黄大热纯阳,为火之精,专补命门真火且有疗疮疖杀虫之功,故用以助阳化湿。然大热有毒之品,非有清热解毒之味佐之,则将成无制之师矣。故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黄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以监制之;地肤子、白藓皮、蚕砂、赤小豆、蝉蜕祛皮肤风热、疗湿毒疥癣;川萆解、土茯苓导湿下行。
湿疹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一旦身体接触过敏物质,或者有某些诱因都有可能导致湿疹的发作,所以湿疹患者在选择药物上一定要谨慎。不要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因为激素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引起别的皮炎。
【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胡天雄方。
中草药治疗法
中药是中医学用以治病和保健的主要手段,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资源可达一万二干八百多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五千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在上下几千年,纵横近万里的亿万人民中,无数人次的口尝身受,以观察和利用这些药物,其实践基础和历史底蕴,都是举世无双的,所积累的用药经验,是值得珍视和发掘的。
治疗步骤
1、寻找病因,隔绝致敏原,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疗: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
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
中医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慢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冼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特点
1、该型湿疹可在发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是从急性、亚急性演而成,还可见记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最终转变为慢湿疹。
2、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腘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明显、往成苔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不甚清晰。
3、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处欠妥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湿疹急发着,这时其临表如急性湿疹。
预防
1、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3、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服,使皮肤保持清洁,忌用热水、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洗涤剂洗患处,尽量避免用手指搔抓局部患处,并保持情绪安定,切勿焦虑、忧郁。
5、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食海腥发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烟、羊肉、鱼、虾等食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护理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慢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慢性湿疹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慢性湿疹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慢性湿疹的主要内部原因。
要预防慢性湿疹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 避免鱼、虾、浓茶、咖啡、酒类、麻辣食物等。
3. 剪短指甲,婴儿可带手套,防止搔抓。
4. 内衣应宽松,勿穿丝毛及化纤内衣。
(1)皮损呈多形性,经过中常循一定规律,开始为弥漫性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
(2)病变常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可并发于身体各部,而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多见。常对称发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3)经过急剧,炎症明显,倾向湿润糜烂,经适当治疗后,约2~3周可以治愈,但常易反复发作。
(4)自觉灼热及剧烈痛痒。
慢性湿疹与遗精的关系
慢性湿疹(阴囊)是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急性期以阴囊丘疹、糜烂、渗出为主,慢性期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本病发病以青壮年为多,以夏秋发病率为高。 中医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症状有许多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疮候》曰:“肾荣于阴器,肾气虚,不能制津液,则汗湿,虚则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搔之则生疮。”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一书中首次将本病命名为“肾囊风”,指出“肾囊风,乃肝经而成”。由此看来不论、虚风均为致病之因。肾囊即阴囊,阴囊乃盛精之所。风热之邪侵于肝经,循经郁于前阴,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在素体阴血不足、肾气亏虚之体更易引发本病,精室受扰,就会发生。
此类主要由阴囊瘙痒引起,如系过敏反应引起当注意脱离过敏源。
居住环境与湿疹关系
引起湿疹的外因主要由各种化学物质如染料、药物、油漆、肥皂、洗衣粉、化妆品等,物理因素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潮湿、以及动物皮毛,羽绒、玻璃丝等物质的刺激,均可引起湿疹。体内的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的疾病,胃肠功能紊乱,肠寄生虫病、精神紧张、慢性酒精中毒,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情绪变化,失眠、疲劳等也可引起湿疹。平常生活中的某些食物,如鱼、虾、牛奶等异性蛋白、花粉、尘埃以及天气的变化均可诱发湿疹或使湿疹加重。目前,湿疹病因并不非常明白,一般以为是Ⅳ型变态反应,机体受抗原如鱼、虾等刺激后T淋巴细胞被致敏,并大量繁殖,当再次相同抗原(鱼、虾等)接触后,致敏体细胞继续分化,繁殖、并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急性湿疹与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
任何部位急性湿疹一般均循潮红-丘疹(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鳞屑)-色素新生这一过程,同时伴发瘙痒。临床突出表现为浆液渗出明显,严格者呈点滴状渗出,剧烈的瘙痒使患难以耐受,由于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合并细菌感染而出现脓疱、脓性渗出、脓性结痂,呈现湿疹特有外观,即多种型态皮疹同时存在。肛门皮肤为一敏感区,急性湿疹瘙痒尤为剧烈,粪便污染更易招致细菌感染,症状表现更重,可扩展及会阴、阴囊、臀部皮肤,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使病程极不稳定,治疗过程延长,而转为慢性经过。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3334.htm#2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慢性湿疹比较顽固,要及早治疗。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 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
按病程分类
急性湿疹
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总概:
第一 红斑丘疹无渗出者外用粉剂或散剂。
第二 糜烂渗出者首先以水剂冷湿敷然后以植物油调散外用。[1]
第三 慢性湿疹皮损肥厚外用靓 膏。
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湿疹
慢性湿疹
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可以长久不愈而成亚急性,或是皮损消退后复发。亚急性湿疹的渗出液减少,表面结痂,且鳞屑较多。慢性湿疹可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变成,渗液已消失,但有苔藓样化及鳞屑痂及色素性变化,剧痒引起强烈搔抓可以以继发化脓性感染。
亚急性湿疹鉴于急性和慢性湿疹之间,往往此时湿疹更加严重,伴有大量的渗液,瘙程度加剧!白色的鳞屑逐渐消失出现淡黑色的皮肤皱褶!从而以激发扩散感染,像慢性湿疹转化。
慢性湿疹往往是由急性湿疹经过亚急性阶段转变而成,但这种变化过程没有明显的界线,可同时存在着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的表现。有些病人的初起皮疹已经是慢性湿疹。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红斑、散布或成群的红色丘疹、肉眼难见的水疱,有继发感染时可起脓疱,严重时渗液较多,露出红润潮湿的糜烂面。
按部位分类
1.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2.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3.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4.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5.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6.小腿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
7.耳部湿疹:较常见。皮损好发于耳郭上部,耳后褶皱,外耳道处。表现为红斑、渗液、结痂,自觉剧烈瘙痒,常由中耳炎或挖耳引起。
8.钱币状湿疹:多发生于四肢伸侧,如手背、指背、前臂。皮损为境界清楚的圆形红斑,一般为1~3cm大小,其上有丘疹、水疱、渗出、自觉瘙痒。慢性病程,易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发病病因
湿疹的发病,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素激发而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湿疹病人往往是过敏体质,这种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
常见的内在因素如: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体内有感染病灶、肠道寄生虫等。
外界因素如:日晒、风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触肥皂、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湿疹。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某些人湿疹加重。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与个体易感性及耐受性有关。
2.外部因素 本病的发生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日光、炎热、干燥等)、动物毛皮、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所诱发或加重。
3.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保肤灵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治愈之功效。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与各种外因、内因相互作用有关,某些患者可能由迟发型超敏反应介导。
中医认为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博,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者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至肌肤甲错。发于小腿者则常由经脉迟缓、青筋暴露,气血运行不畅,湿热蕴阻,肤失濡养所致。
本病之发生,古今医家均认为内、外因兼有之。内因主要与体质、情志、腑脏功能失调有关;外因主要与外感风、湿、热邪及饮食不当相关,其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外邪袭表 腠理素虚,加之经常涉水浸湿,湿性粘滞聚于肌腠,影响卫气宣发,营卫失和,血行不畅,外卫不固,易受风热之邪入侵,湿与风、热三邪互相搏结,充于肌腠,浸淫肌肤,发为湿疹。
2.湿热内蕴 素体阳盛,嗜食炙膊厚味、酒、烟、浓茶、辛辣之品,脾胃受伐,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互结壅于肌肤,影响气血运行,而发湿疹。
3.血燥风胜 向为血热之躯,因七情过度,致心火炽盛,内扰心营,暗耗心血,血虚风胜,交织于肌肤,致肌腠失荣,疮疹叠起。
4.脾虚湿阻 脾胃素虚,或因饮食失节,戕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水湿蓄积,停滞于内,浸淫肌肤,而发湿疹。
诊断鉴别
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瘙痒性
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依靠分散注意力也无法解决,安静下来时,瘙痒会加剧,形成继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
多形性湿疹
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迁延性
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状不易消除。如果湿疹在急性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 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渗出性
湿疹,顾名思义,会有渗出液,否则,不流水不易诊断为湿疹。另外,当湿疹处于慢性期时,皮疹部位可能表现得比较干燥,但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仍会有渗出液.
泛发性
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皮肤增生性
慢性湿疹患处皮肤会不断增生而变厚,由于皮肤已经“死亡”而失去水份,会变得很硬。如果“想办法”去掉这又厚又硬的死皮,它不久就又“再生”出来,周而复始。其边缘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的灰黑色“界线”,该边缘如果因骚痒抓破后,会有少许“水”渗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扩展,如果是星星点的慢性湿疹,会逐渐连成一片。这些都是慢性湿疹的症状。
慢性病程
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常由于急性和亚慢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
疾病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对于慢性湿疹化的患者可采中药治愈。中医认为湿热累积、余火上涌、集内外风湿热邪淫浸肌肤而生湿疹;又或然饮食不节,过食辛腥、脾失健运而生湿疹。可采用中医外用化湿膏的治理,一天使用三次,无需清洁,使用时需要注意外用搽剂,不可内服。切勿触及口腔及眼睛。
西药治疗
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只能对局部用高效皮质类固醇软膏封包。对小片皮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去炎松等皮损内注射,可以止痒。或用液氮冷冻,可以缓解。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目前中药克服了这一弊端,治疗安全彻底。
反复发作的原因
1.发病原因多且复杂:有多种内外因子相互作用而成,它不但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而且是如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多种系统疾病的体表临床表现。
2.激素的滥用:慢性湿疹确实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有些患者为追求短期疗效,不恰当的使用激素,致使病情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
3.用药不当:慢性湿疹的治疗选择药物至关重要,西药目前只能起到一个对症治疗和缓解病情的作用,停用易复发。所以,合理的中医辩证施治是治疗慢性湿疹的关键,同时外用药物剂型草本霜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4.治疗不坚持、不彻底:有些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就以为自己已痊愈,私自停止治疗,实际上这是很大的失误,因为慢性湿疹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的治愈并不代表各系统功能均调理正常,也就是说诱发湿疹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治疗要立足完成疗程。
预防
1、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3、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服,使皮肤保持清洁,忌用热水、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洗涤剂洗患处,尽量避免用手指搔抓局部患处,并保持情绪安定,切勿焦虑、忧郁。
5、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食海腥发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烟、羊肉、牛肉、鱼、虾等食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食物禁忌
湿疹什么不能吃?在我国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主要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海产类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
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食的某些壳类果实,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等;
某些富含细菌的食品,如死鱼、死虾、死螃蟹以及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
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种子类食品,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
在香蕉、菠萝、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组胺成分,鸡肝脏、牛肉、香肠内亦含有相当高的组胺,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中药方
风湿蕴毒
【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色薄白苔少,脉细数。
【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外用中成药,功效:清热,利湿;
【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阴虚湿盛
【湿疹症状】湿疹日久,反复发作,肤色暗褐,表皮粗糙,覆有干痂皱皮,刺痒,搔抓处糜烂渗水,形体羸弱,肌肤干燥先润,口干饮水不多,舌质红绛而少津,脉沉细滑无力。
【湿疹治法】滋阴除湿
【湿疹方药】生地30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玄参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藓皮10克,蛇床子10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
【湿疹按语】此型为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慢性湿疹大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来,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极为复杂,阴虚湿盛尤为棘手难愈。滋阴扶正则有助湿恋邪之虑;利湿伐邪。则有伤正之虞。故以滋阴除湿较为妥当。方中以生地、元参、丹参、当归等滋阴养血合营,补阴血之不足,防渗利诸药之伤阴;茯苓、泽泻利湿健脾,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脾湿去而无伤阴之弊,羽复而无助湿之嫌;白藓皮、蛇床子祛湿止痒。
湿热浸淫
【湿疹症状】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数。
【湿疹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湿疹方药】燥湿解毒汤 地肤子30克,白藓皮30克,赤小豆30克,蚕砂12克,紫花地丁30克,黄花地丁30克,金银花30克,大青叶30克,川萆解30克,土茯苓30克,硫黄1.5克,蝉蜕5克。
【用法】水煎一茶杯,分四次凉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此型为湿毒过盛所致,湿为阴邪,非阳不化。硫黄大热纯阳,为火之精,专补命门真火且有疗疮疖杀虫之功,故用以助阳化湿。然大热有毒之品,非有清热解毒之味佐之,则将成无制之师矣。故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黄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以监制之;地肤子、白藓皮、蚕砂、赤小豆、蝉蜕祛皮肤风热、疗湿毒疥癣;川萆解、土茯苓导湿下行。
湿疹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一旦身体接触过敏物质,或者有某些诱因都有可能导致湿疹的发作,所以湿疹患者在选择药物上一定要谨慎。不要使用激素类的药物,因为激素会导致病情加重,还会引起别的皮炎。
【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胡天雄方。
中草药治疗法
中药是中医学用以治病和保健的主要手段,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资源可达一万二干八百多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五千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在上下几千年,纵横近万里的亿万人民中,无数人次的口尝身受,以观察和利用这些药物,其实践基础和历史底蕴,都是举世无双的,所积累的用药经验,是值得珍视和发掘的。
治疗步骤
1、寻找病因,隔绝致敏原,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疗: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
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
中医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慢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冼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特点
1、该型湿疹可在发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是从急性、亚急性演而成,还可见记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最终转变为慢湿疹。
2、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腘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明显、往成苔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不甚清晰。
3、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处欠妥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湿疹急发着,这时其临表如急性湿疹。
预防
1、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2、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3、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服,使皮肤保持清洁,忌用热水、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洗涤剂洗患处,尽量避免用手指搔抓局部患处,并保持情绪安定,切勿焦虑、忧郁。
5、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食海腥发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烟、羊肉、鱼、虾等食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护理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慢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慢性湿疹的发生、发展与各种因素有关。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除饮食方面的因素外,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及体表的细菌、真菌感染、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慢性湿疹的常见外部原因。体内的病灶,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状况的改变,如月经时期、妊娠时期等,都有可能成为引起慢性湿疹的主要内部原因。
要预防慢性湿疹的发生,就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基本状况,尽可能地避免种种可疑的致病因素。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 避免鱼、虾、浓茶、咖啡、酒类、麻辣食物等。
3. 剪短指甲,婴儿可带手套,防止搔抓。
4. 内衣应宽松,勿穿丝毛及化纤内衣。
(1)皮损呈多形性,经过中常循一定规律,开始为弥漫性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
(2)病变常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可并发于身体各部,而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多见。常对称发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3)经过急剧,炎症明显,倾向湿润糜烂,经适当治疗后,约2~3周可以治愈,但常易反复发作。
(4)自觉灼热及剧烈痛痒。
慢性湿疹与遗精的关系
慢性湿疹(阴囊)是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急性期以阴囊丘疹、糜烂、渗出为主,慢性期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本病发病以青壮年为多,以夏秋发病率为高。 中医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症状有许多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疮候》曰:“肾荣于阴器,肾气虚,不能制津液,则汗湿,虚则风邪所乘,邪客腠理,而正气不泄,邪正相干,在于皮肤,故痒,搔之则生疮。”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一书中首次将本病命名为“肾囊风”,指出“肾囊风,乃肝经而成”。由此看来不论、虚风均为致病之因。肾囊即阴囊,阴囊乃盛精之所。风热之邪侵于肝经,循经郁于前阴,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在素体阴血不足、肾气亏虚之体更易引发本病,精室受扰,就会发生。
此类主要由阴囊瘙痒引起,如系过敏反应引起当注意脱离过敏源。
居住环境与湿疹关系
引起湿疹的外因主要由各种化学物质如染料、药物、油漆、肥皂、洗衣粉、化妆品等,物理因素如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潮湿、以及动物皮毛,羽绒、玻璃丝等物质的刺激,均可引起湿疹。体内的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的疾病,胃肠功能紊乱,肠寄生虫病、精神紧张、慢性酒精中毒,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情绪变化,失眠、疲劳等也可引起湿疹。平常生活中的某些食物,如鱼、虾、牛奶等异性蛋白、花粉、尘埃以及天气的变化均可诱发湿疹或使湿疹加重。目前,湿疹病因并不非常明白,一般以为是Ⅳ型变态反应,机体受抗原如鱼、虾等刺激后T淋巴细胞被致敏,并大量繁殖,当再次相同抗原(鱼、虾等)接触后,致敏体细胞继续分化,繁殖、并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急性湿疹与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
任何部位急性湿疹一般均循潮红-丘疹(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鳞屑)-色素新生这一过程,同时伴发瘙痒。临床突出表现为浆液渗出明显,严格者呈点滴状渗出,剧烈的瘙痒使患难以耐受,由于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合并细菌感染而出现脓疱、脓性渗出、脓性结痂,呈现湿疹特有外观,即多种型态皮疹同时存在。肛门皮肤为一敏感区,急性湿疹瘙痒尤为剧烈,粪便污染更易招致细菌感染,症状表现更重,可扩展及会阴、阴囊、臀部皮肤,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使病程极不稳定,治疗过程延长,而转为慢性经过。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3334.htm#2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以前经常有,弄破了,过两天就好了~
保证起见我们不是医生,还是看看比较好@
保证起见我们不是医生,还是看看比较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用点盐水洗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脓包发炎了呗,我以前也有过,还是去看看医生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