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儒家思想推上正统地位的?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正统思想,关键在于儒家思想自身能与时俱进,而且适应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特别是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儒家思想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学(家)的主要学术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加以继承发展,但是,当时儒家思想是以伦理纲常为主,强调德治教化,不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需要,而遭受冷遇,儒学仅仅是重要学术派别之一。
秦朝灭六国,实现统一,推崇法家思想,秦始皇又焚书坑儒,儒学遭到重创。汉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推崇黄老之学,道家的无为而治,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汉朝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到汉武帝时期,国力最为强盛,也面临着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如土地兼并,北患匈奴,地方王国问题等,需要由无为政治变为有为政治。
汉武帝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以孔孟儒学为基础,融合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形成了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其一,“大一统”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统一于天,皇帝是天子,人间万事皆归于天子。其二,强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既树立君主的权威,也警戒君主的暴政,这是其新儒学的核心理念。
其三,又提出“三纲五常”学说,以儒家思想的伦理纲常进一步维护君主的权威。其四,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张独尊儒术,禁绝其它各家进入仕途的途径。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加强集权政治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所采纳。
由此,汉武帝在中央开设太学,在地方开设郡国学校,设五经博士为教师,以儒学经典为课本,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逐步使儒学独尊,并成为官方哲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帝制时代的正统思想,儒学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儒学独尊,儒家思想成为帝制时代的官方哲学和正统思想,而汉武帝的统治思想却不是单一的,汉武帝的统治思想和统治策略是尊儒尚法辅之以道(或者外儒内法加之以道家的权术),并为以后历代统治者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