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4个回答
2013-07-11
展开全部
对斯大林的评价应该有一个总体说法。历史证明,“有过无功”论,把斯大林当作敌人,或者,像安德烈耶娃等人那样,把斯大林描绘成一个“有功无过”的“完人”,都站不住脚。“功大于过”论,难以解释某些重大历史事实,不易得到广泛认同。“过大于功”论,存在明显的片面性。看来,在研究问题时,无须就斯大林功过的比例争论不休,而应在肯定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30年这一基本前提下,着重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当然,对斯大林也该有一个总体上的评价。笔者认为:斯大林是一位有巨大历史功绩的人物,是一位有非凡领导才能的人物,是一位有严重错误罪过的人物,是一位有致命性格缺陷的人物,因而,是一位功过成败兼而有之、不可避免地引起长期争议的人物。
当代世界 200304
国内外对斯大林的评价形成某些共识。大致是:第一,斯大林是一个重要历史人 物,对他的评价不仅是他本国的事情,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事情。第二,斯大林有功有 过,贡献是巨大的,错误是严重的,或者用有的学者的说法,“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至于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存在着分歧。第三,斯大林的主要功绩:1、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并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2、在短短若干年内,领导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战后又迅速 恢复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3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 。第四,斯大林的主要错误:1、接受和鼓励个人迷信,实行个人专权,在党内斗争中 滥用专政手段,导致法制被严重破坏,大批无辜干部遭镇压;2、在30年代特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被教条化、绝对化、越 来越僵化;3、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对外发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之所以造成这些错误,有历史条件的原因,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 个人素质的原因。
四、赫鲁晓夫也谈斯大林的功与过,因其立足于“谴责”,往往用语刻薄,给人的印象是全盘否定斯大林。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说,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价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因为他的功绩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说“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以及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报告中着重指责把斯大林“变成某种超群的人物,认为他像神仙一样具有非凡的品质,他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够代替所有人思考,能够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一点是错的”。赫鲁晓夫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报告,也只是强调必须公开地谴责对斯大 林个人迷信时期“所犯下的错误和歪曲现象”,“抛弃已经成为前进障碍的那种对党和 国家的领导方法”。从这些词句上,并不能得出“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结论。大论战时 “二评”《关于斯大林问题》引证赫鲁晓夫谩骂斯大林的粗暴字眼,反映了赫鲁晓夫骨 子里是憎恨斯大林的。
五、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后来各个时期较少评论斯大林,出于实用主义需要,谈及时谴责兼有肯定。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避不开斯大林,或多或少要提一下斯大林的功绩。通常的说法是:在战争年代,斯大林所表现的巨大政治意志、目的性和坚定性、善于组织人们和使人们遵守纪律,在取得胜利方面起了自己的作用;不能把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一笔勾销,等等。
当代世界 200304
国内外对斯大林的评价形成某些共识。大致是:第一,斯大林是一个重要历史人 物,对他的评价不仅是他本国的事情,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事情。第二,斯大林有功有 过,贡献是巨大的,错误是严重的,或者用有的学者的说法,“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至于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存在着分歧。第三,斯大林的主要功绩:1、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并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2、在短短若干年内,领导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战后又迅速 恢复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3 、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 。第四,斯大林的主要错误:1、接受和鼓励个人迷信,实行个人专权,在党内斗争中 滥用专政手段,导致法制被严重破坏,大批无辜干部遭镇压;2、在30年代特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被教条化、绝对化、越 来越僵化;3、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对外发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之所以造成这些错误,有历史条件的原因,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 个人素质的原因。
四、赫鲁晓夫也谈斯大林的功与过,因其立足于“谴责”,往往用语刻薄,给人的印象是全盘否定斯大林。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说,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价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因为他的功绩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说“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以及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报告中着重指责把斯大林“变成某种超群的人物,认为他像神仙一样具有非凡的品质,他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够代替所有人思考,能够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一点是错的”。赫鲁晓夫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报告,也只是强调必须公开地谴责对斯大 林个人迷信时期“所犯下的错误和歪曲现象”,“抛弃已经成为前进障碍的那种对党和 国家的领导方法”。从这些词句上,并不能得出“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结论。大论战时 “二评”《关于斯大林问题》引证赫鲁晓夫谩骂斯大林的粗暴字眼,反映了赫鲁晓夫骨 子里是憎恨斯大林的。
五、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后来各个时期较少评论斯大林,出于实用主义需要,谈及时谴责兼有肯定。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避不开斯大林,或多或少要提一下斯大林的功绩。通常的说法是:在战争年代,斯大林所表现的巨大政治意志、目的性和坚定性、善于组织人们和使人们遵守纪律,在取得胜利方面起了自己的作用;不能把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一笔勾销,等等。
2013-07-11
展开全部
1、积极影响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编辑本段]评价斯大林模式 它使苏联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但高度集权模式阻碍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积极(功):
(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过):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1)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过):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11
展开全部
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探索,当然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导致其必然性,其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无论如何,一切都过去了,面向未来,以史为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