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这是我自己收藏的一部分. 因为比较喜欢论语. 在这跟大家分享下.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ti,敬重兄长),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条:弟子……,分明最对小孩子说的。这一条教大家谨言慎行,切不能有开拓精神。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条教大家当官,抬高自己的威信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抬高自己的亲信(实质也是抬高自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条前半句是真理,但后半句是教被统治的人学会忍耐。
4、刚、毅、木(朴实)、讷(ne ,慎言),近仁。
这条教大家做一个良民。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条有道理。
6、当仁,不让于师。
这条也有道理。可惜后来被孔子自己否定了。
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条告诉大家反思,自我批评是有道理的。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立身社会)也。
这条告诉大家有信用,有道理,但是不通俗,不如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条有意思,表面上是告诉大家进步的道理,实质上又有“必须要看别人,和别人比”的不良倾向。
11、以约(随时自律)失(错误)之者鲜矣。
这条也有道理,告诉大家“要记住怎么做是错误的”,让但是这也是一个大的方向错误,儒家始终也是这样,告诉大家不能怎样做,而从来不说应该怎么做。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条有道理。
1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讲求),闻义不能徙(xi ,迁移、听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条有道理,孔子批判了“学而无用”。
14、子绝四:毋(wu)意(猜测)、毋必(绝对肯定)、毋固、毋我。
这条更绝,每一句都有道理,但又相互矛盾,试想一下,照这条说的,没有任何正确的想法,(就是什么也不要想),换句话就是听上级领导的而自己什么也别想。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哲理,好深啊
16、言忠信,行笃(du全心全意)敬,虽蛮貊(mo,偏远)之邦行矣。
17、躬自厚(严于律己)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条是作人的道理,不过前面的道理说得很对,最后的目标却太世俗无聊了“则远怨矣”,就是为了不挨骂么
1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条是正确的,知错了,能改就改。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条说得是孝道,不过太过份了,(幸亏孔子时代人的寿命短,死得早,要是像现在这么长寿,子女就别干什么大事业了)
20、不患(担心)人之不己知(了解),患不知人也。
这条有一定道理,不过还是说“必须要看别人,和别人比”,别人的想法就那么重要吗?
21、放于利(私利)而行,多怨。
这条有道理,告诉大家不要太贪
2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条有道理,告诉大家不要因为现在自己能力不行而不努力进取。
2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次于“生而知之”)。
这条告诉大家一个学习的方法就是“博学”
2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条有道理,心胸开阔些才好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条是屁话,就跟算命先生说得一样,两头堵,总有一头对
2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条有道理,少说多干是对的。
2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错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条所有的话都“有道理”,但再往后说,又有几个人能做到“知者”呢?
2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条对于有些人适用,即有“大德”“大谋”的人,本来就是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大谋,就无所谓了。
30、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这条有道理,不能人云亦云,没有实际根据就乱说
3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理解)而不愠(yun ,怨恨),不亦
君子乎?
这条有道理
33、(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真啰嗦,这条和第27条一样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浮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条看似有道理,但我们能苛求所有人都是所谓的“君子”吗?我看不如“野”“史”一点比较自在。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忧愁不安)。
这条说得就是我,小人嘛,没有君子的胸怀,委委琐琐、每天发愁、走路靠边、下棋占角,难当君子啊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条有道理,要促成他人干好事,不过必须要搞清楚他干的是不是真正的好事
37、君子思不出其位。
这条也太过份了,要求行为循规蹈矩也就算了,想一想其它的也不行,真是管天管地啊
3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条有道理,要有大仁大智大勇
39、君子矜(jin 慎重)而不争,群而不党。
这条告诉读书人,有了不满也要忍着,更不能聚伙造反
4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不端)废言。
这条有道理,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到,犯错误的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不对
4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后患),见得思义
。
这条≈绕口令
4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条告诉大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干涉他人“内政”
43、居(处在岗位)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条告诉大家要勤恳,要听话
4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条有道理,当官要以身作则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同上条
4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条还是老毛病,告诉大家怎样干不行而不告诉大家怎么做是正确的。而且道理也不对,“名正言顺”是不是
事就一定能成呢?反过来名不正言不顺事情干成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名是外在的,是外因,而干事情的能力才
是内因,所以这认为这条是本末倒置。
47、君子名(定下名份)之必可言(讲得出道理)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马虎)而已矣。
这条和上条一样,还是以“名”作为立足点,强调形式生于内容。
48、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条是一个很好的道理。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执行。遇事要考虑多方面原因,该速战的不能为了等“时机成熟”
而错过了已经很好的时机,在不失大体的情况下先得一些小利也是不错的选择。
49、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yu)?(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新序.杂事三〉)。
50、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出力)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悦)。
这条有些道理,是给统治者说的治国之道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ti,敬重兄长),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条:弟子……,分明最对小孩子说的。这一条教大家谨言慎行,切不能有开拓精神。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条教大家当官,抬高自己的威信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抬高自己的亲信(实质也是抬高自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条前半句是真理,但后半句是教被统治的人学会忍耐。
4、刚、毅、木(朴实)、讷(ne ,慎言),近仁。
这条教大家做一个良民。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条有道理。
6、当仁,不让于师。
这条也有道理。可惜后来被孔子自己否定了。
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条告诉大家反思,自我批评是有道理的。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立身社会)也。
这条告诉大家有信用,有道理,但是不通俗,不如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条有意思,表面上是告诉大家进步的道理,实质上又有“必须要看别人,和别人比”的不良倾向。
11、以约(随时自律)失(错误)之者鲜矣。
这条也有道理,告诉大家“要记住怎么做是错误的”,让但是这也是一个大的方向错误,儒家始终也是这样,告诉大家不能怎样做,而从来不说应该怎么做。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条有道理。
1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讲求),闻义不能徙(xi ,迁移、听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条有道理,孔子批判了“学而无用”。
14、子绝四:毋(wu)意(猜测)、毋必(绝对肯定)、毋固、毋我。
这条更绝,每一句都有道理,但又相互矛盾,试想一下,照这条说的,没有任何正确的想法,(就是什么也不要想),换句话就是听上级领导的而自己什么也别想。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哲理,好深啊
16、言忠信,行笃(du全心全意)敬,虽蛮貊(mo,偏远)之邦行矣。
17、躬自厚(严于律己)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条是作人的道理,不过前面的道理说得很对,最后的目标却太世俗无聊了“则远怨矣”,就是为了不挨骂么
1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条是正确的,知错了,能改就改。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条说得是孝道,不过太过份了,(幸亏孔子时代人的寿命短,死得早,要是像现在这么长寿,子女就别干什么大事业了)
20、不患(担心)人之不己知(了解),患不知人也。
这条有一定道理,不过还是说“必须要看别人,和别人比”,别人的想法就那么重要吗?
21、放于利(私利)而行,多怨。
这条有道理,告诉大家不要太贪
2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条有道理,告诉大家不要因为现在自己能力不行而不努力进取。
2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次于“生而知之”)。
这条告诉大家一个学习的方法就是“博学”
2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条有道理,心胸开阔些才好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条是屁话,就跟算命先生说得一样,两头堵,总有一头对
2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条有道理,少说多干是对的。
2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错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条所有的话都“有道理”,但再往后说,又有几个人能做到“知者”呢?
2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条对于有些人适用,即有“大德”“大谋”的人,本来就是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大谋,就无所谓了。
30、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这条有道理,不能人云亦云,没有实际根据就乱说
3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理解)而不愠(yun ,怨恨),不亦
君子乎?
这条有道理
33、(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真啰嗦,这条和第27条一样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浮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条看似有道理,但我们能苛求所有人都是所谓的“君子”吗?我看不如“野”“史”一点比较自在。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忧愁不安)。
这条说得就是我,小人嘛,没有君子的胸怀,委委琐琐、每天发愁、走路靠边、下棋占角,难当君子啊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条有道理,要促成他人干好事,不过必须要搞清楚他干的是不是真正的好事
37、君子思不出其位。
这条也太过份了,要求行为循规蹈矩也就算了,想一想其它的也不行,真是管天管地啊
3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条有道理,要有大仁大智大勇
39、君子矜(jin 慎重)而不争,群而不党。
这条告诉读书人,有了不满也要忍着,更不能聚伙造反
4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不端)废言。
这条有道理,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到,犯错误的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不对
4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后患),见得思义
。
这条≈绕口令
4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条告诉大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干涉他人“内政”
43、居(处在岗位)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条告诉大家要勤恳,要听话
4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条有道理,当官要以身作则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同上条
4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条还是老毛病,告诉大家怎样干不行而不告诉大家怎么做是正确的。而且道理也不对,“名正言顺”是不是
事就一定能成呢?反过来名不正言不顺事情干成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名是外在的,是外因,而干事情的能力才
是内因,所以这认为这条是本末倒置。
47、君子名(定下名份)之必可言(讲得出道理)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马虎)而已矣。
这条和上条一样,还是以“名”作为立足点,强调形式生于内容。
48、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条是一个很好的道理。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执行。遇事要考虑多方面原因,该速战的不能为了等“时机成熟”
而错过了已经很好的时机,在不失大体的情况下先得一些小利也是不错的选择。
49、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yu)?(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新序.杂事三〉)。
50、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出力)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悦)。
这条有些道理,是给统治者说的治国之道
2013-07-11
展开全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11
展开全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11
展开全部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