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类型的孩子最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你家在其中吗?
我最近一直在读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著作,比如《超越自卑》、《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上一篇文章写的是“宠溺是万恶之源”,受到了很多朋友认可。但是有些留言说:“不爱孩子,难道要打骂孩子吗?打骂孩子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其实,这样说的朋友弄混了两个概念:
(1)爱和溺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本质不同。
(2)溺爱的反面不是打骂。 溺爱和打骂是教育孩子的两个极端。
阿德勒在讲解自卑感和自卑补偿机制的内容时,曾提到有三类孩子能很清楚地表现出他们具有补偿性的心理特征。
这种自卑补偿一旦过度/错误,就容易走向偏离的道路。
【自卑补偿】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自卑感,有的人通过“自卑”表现出来,有的人则刚好相反,通过“优越”表现出来。(比如,越在意学历的人,就愿意在能显示自己学历的场合突出这一点。)
案例:
一个孩子家里很穷,买不起漂亮的东西。这个孩子心里就会因此形成一定的自卑感。
有这种自卑感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面对这种自卑感的解读方式,以及由此给他带来的行为方向。
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可能出现以下解读方式或补偿方式,我能想到有这四种:
当孩子的目标指向“正向补偿”的时候,孩子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顺,越接近成功和幸福。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和补偿方式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自由选择,或有能力选择的。有的孩子选择的错误方式自己不知道,父母也不知道,因此偏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从而造成很多困境和悲剧。
这三个类型的孩子包括:
(1)被溺爱的孩子
被溺爱的孩子,在遇到问题/困难的时候,最容易做出的解读方式便是:
——别人错了!别人做得不到位!别人应该如何如何……
他们给自己的补偿方式也多半会选择:
——让别人付出代价。
比如:
【多说一句:爱与溺爱】
上一篇文章中,有家长留言:她的孩子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让孩子做过家务。可是出去上学住宿的时候,孩子能很快融入,会自己洗衣服叠被子,自立能力很强,还努力去赚奖学金,工作以后也很独立……
我想说,溺爱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行为,溺爱的父母会在方方面面体现溺爱,家务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我们的孩子被学业压缩得没有多少自由时间,我还曾经一度帮女儿做作业,只希望她能早些上床睡觉。但是,这是溺爱吗?这不是溺爱,这是“爱”。我偶尔的帮助并没有让她变得依赖我,也没有影响她独立。
首先,这个网友说得有些夸张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总不能孩子上小学初中了,父母还在帮孩子穿衣服、喂孩子吃饭吧?顶多可以理解成:父母没有主动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中。
虽然我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因为很多数据已经证明了,参与家务的孩子更有责任感,更容易在 社会 上取得成就),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说父母在溺爱孩子。
因为是否溺爱,还需要综合其他方面。
比如:
孩子在外面和同学、伙伴打架了,孩子哭了,我们是怎么处理的?
——是不管不顾上去就偏袒自己的孩子,把对方骂一顿吗?
如果不是,你没有溺爱孩子。
如果你对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是非对错,该道歉就道歉,该原谅就原谅,那么你尽到了父母的职责,教会了孩子正确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是“爱”,是有原则有温度的爱。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 父母的行为示范。 这比任何语言都更具有影响力。孩子从小到大看着父母间互相尊重、友好合作,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融入到孩子的生命当中。
我认为: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夫妻,不会真正地溺爱孩子,也不会养出自私的孩子。
(2)被严厉管教的孩子
这里主要指没有感受到父母关爱,日常多被父母指责、控制、强迫、打骂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被父母温柔以待过,自己的能量桶中就从未接收过正向的阳光,所以他自然没有能力给出别人爱。
被严厉管教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且容易将这种 敌意和对立 带到学校和 社会 当中。
当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的做法不满足他的期望时,他便容易变得有攻击性,将对方作为自己的敌人去对待。这样的孩子和溺爱的孩子一样,没有合作意识,很难受到周围的人喜爱。
【真实案例】——学校中的不良行为
这是发生在我儿子班里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在他五年级上学期,班里有个女生的文具盒以及文具盒中所有的铅笔钢笔都不见了。后来,在女厕所的垃圾桶中找到了。
据说,是另一个女孩看到这个女孩的父母对她很好,自己的父母却对自己责骂不停,心生嫉妒,于是趁大家不在教室的时候,把她的东西扔进了垃圾桶。
很显然,她把这个女孩当作了对立方,自己过得不好也见不得别人过得好。
这种自卑补偿模式如果不及时纠偏,这个女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长期在父母压迫之下长大的孩子,大概有三个发展趋势:
a.反抗/逆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青春期的时候,被压迫的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加上身心发育迅猛,便会一招反弹,从此父母再也无计可施。
还有一种反抗是无声的,自暴自弃似的反抗。这样的反抗最致命。 如果孩子和父母大吵,至少还证明他是有思想的,但是这种孩子就彻底放弃了人生。
那些初期被父母管到极致,然后反弹到 “休学” 在家,任你打骂都闭门不出的孩子,便属于“自我放弃”的一种。
b.被压迫一辈子。
——这样的孩子是悲哀的,因为他终其一生都没有滋生出反抗的力量,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被父母控制。终其一生,都在替他的父母过生活。
然后,有的人还会将前期对父母情绪的积压,不受控制地倾倒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从而,长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c.跳出来,做自己。
——这样的人内心力量很强大。他有能力反抗和思考,不把整个人生的价值放在与父母争输赢这件事上。他能跳出被控制的圈子,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不会对自己的下一代施以暴政。
(3)身体有缺陷的孩子
这类孩子的自卑感或自卑情结源于身体缺陷,以及周围人看待他们的目光。如果他们的自卑补偿方式错了,也容易成为问题儿童。
但是同时,也有一些身残志坚的孩子,过出了自己的励志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极端溺爱和极端控制的父母虽然也有,常见于新闻之中。但是,这样的父母毕竟很少,身边围绕的大多都是像你我一样普通的父母。
普通的父母常常周旋于“溺爱”与“控制”之间,来回切换。
解释这一现象,我最爱用的例子是:“看电视”。
如果我们规定孩子一天只能看半小时电视,如果我们是一个“和善而坚定”的父母,我们就要在友好的基础上,坚持这个规则。(如果规则不适合,我们可以沟通后调整。)
可是,当孩子考了一百分,问我们今天可不可以多看一集的时候,一些父母心一软就同意了。 这时候我们的天平就向 “溺爱” 倾斜了,因为我们放弃了规则。
然后,孩子尝到甜头,故意在我们开心的时候提出多看的请求。
最后,直到孩子反复要求多看一集、两集、三集……的时候,我们发怒了,严厉地训斥孩子:“不行!就只能看半小时!这是我们的规矩,你怎么得寸进尺!” 这时候,我们的天平又向 “控制” 倾斜了,因为我们忘记了和善。
【正确做法】
规则(约定)既然制定了,一定有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看电视的时间”也是如此。
无论是考虑到孩子的视力还是学习,既然定下了,就要坚持执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和时间观念。
(1)如果规则不合适,我们可以和孩子协商调整,调整后按照新的规则执行。不可以随时拍脑门,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2)当孩子考了一百分,确实是一件非常开心、值得庆祝的事情。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庆祝,比如给孩子买一件衣服、去游乐场、看电影……这个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我想孩子也会乐于接受这种方式。
这样,既能满足孩子庆祝的心情,又没有影响我们的原则。
(3)当孩子要求再多看一集的时候,我们要在语气平和的基础上,告诉孩子:“不可以。”我们可以给他提供有限选择:“是你自己关电视,还是我来帮你关?”以此让他知道我们坚定的态度。
孩子是非常有感知能力的,我们是否坚定,他们能否说服我们,他们心中非常有数。所以,父母们,在不生气不愤怒、平和的情绪下,坚定下来。
育儿 过程中,我们需要提高自我察觉能力,做好“平衡”。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我身边见到将“和善而坚定”践行到百分百程度的父母。
“不惩罚不骄纵”、“和善而坚定”的 育儿 方式,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们可以时刻注视着这个标准,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向着它前进。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标准而沮丧或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因为我们若是长期处于负面状态,我们便无法勇敢地面对问题,无法理智地解决问题,更无法教给孩子对他有益的技能和品质。
如果我们做错了,要保持坦诚,及时反思,原谅自己,修正行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