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的由来

 我来答
小张涨知识666
2022-09-05 · TA获得超过444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902万
展开全部
      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起源于元朝末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中后期,凤阳花鼓流传到江浙一带。满清康熙年间,凤阳花鼓被改了曲词名,流传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清乾隆年间,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被改编为6到8人、甚至更多人表演的凤阳花鼓歌舞。乾隆年间,凤阳花鼓开始在宫廷中表演,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
      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花鼓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比较著名的有《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后来还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如《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