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听力就真的有问题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听力的发育和语言的学习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孩子重要的语言技能学习会在3岁前完成。如果听力有障碍的宝宝未能及时发现,可能会错过了儿童语言迅速发育时期。听力筛查的目的便是对先天性的听力障碍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中有重要作用。
“不过,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并不代表听力不正常。”焦粤龙指出,听力筛查分为三个流程,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的初筛,是采用一种简单的客观测听法——耳声发射(OAE)。整个过程大约5-10分钟。但这种方法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进行检测的耳塞不合适或者没塞好,宝宝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宝宝好动在测试过程中配合不佳,以及测试坏境噪声过大等,都可能是影响听力正常宝宝初筛未通过的因素。
42天复筛和3月龄听力诊断评估是关键
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须在42天内进行复筛。焦粤龙介绍,复筛中有10%的宝宝可能听力真的有问题,此时就要重视了。
如果初筛和复筛均未通过,或两次以上听力筛查不通过,在3月龄时要完成全面的听力诊断评估,以便医生对宝宝的听力状况作出精确诊断:有没有耳聋?是何性质?程度是否严重?
耳聋分为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两种。传导性耳聋表示声音传入耳朵途径受阻,比如外耳道有胎脂、胎粪残留,或者中耳有羊水残留,这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慢慢恢复听力。而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如果是40或50分贝的中度耳聋,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是双耳聋,要适当地提高声音多跟宝宝说话,并且在宝宝6月龄时再复检一遍;如果是重度的耳聋宝宝,则需要佩戴助听器,帮助接受声音刺激;双耳极重度耳聋无法恢复,在宝宝1岁时可能就要植入人工耳蜗了。
“这一系列的听力筛查,主要是为了确保在孩子6个月左右能确诊是否患有先天听力损失,以便及时干预。”焦粤龙指出,并非所有宝宝都需要进行全部三种筛查,主要根据首次筛查结果,以及是否存在母亲孕期曾使用耳毒性药物、有听力障碍家族史、宝宝出生体重<1500g等高危因素而决定。
“不过,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并不代表听力不正常。”焦粤龙指出,听力筛查分为三个流程,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的初筛,是采用一种简单的客观测听法——耳声发射(OAE)。整个过程大约5-10分钟。但这种方法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进行检测的耳塞不合适或者没塞好,宝宝外耳道有羊水、分泌物、胎脂等,宝宝好动在测试过程中配合不佳,以及测试坏境噪声过大等,都可能是影响听力正常宝宝初筛未通过的因素。
42天复筛和3月龄听力诊断评估是关键
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须在42天内进行复筛。焦粤龙介绍,复筛中有10%的宝宝可能听力真的有问题,此时就要重视了。
如果初筛和复筛均未通过,或两次以上听力筛查不通过,在3月龄时要完成全面的听力诊断评估,以便医生对宝宝的听力状况作出精确诊断:有没有耳聋?是何性质?程度是否严重?
耳聋分为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两种。传导性耳聋表示声音传入耳朵途径受阻,比如外耳道有胎脂、胎粪残留,或者中耳有羊水残留,这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慢慢恢复听力。而对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如果是40或50分贝的中度耳聋,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是双耳聋,要适当地提高声音多跟宝宝说话,并且在宝宝6月龄时再复检一遍;如果是重度的耳聋宝宝,则需要佩戴助听器,帮助接受声音刺激;双耳极重度耳聋无法恢复,在宝宝1岁时可能就要植入人工耳蜗了。
“这一系列的听力筛查,主要是为了确保在孩子6个月左右能确诊是否患有先天听力损失,以便及时干预。”焦粤龙指出,并非所有宝宝都需要进行全部三种筛查,主要根据首次筛查结果,以及是否存在母亲孕期曾使用耳毒性药物、有听力障碍家族史、宝宝出生体重<1500g等高危因素而决定。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