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震颤用什么方法好呢?
发抖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形遗
人体的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协调运动功能。小脑的皮层负责运动的平衡,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尤其是齿状核负责人体动作精细调节。小脑的弥散性损害导致平衡障碍和精细调节袜态烂障碍,出现共济失调和运动性震颤。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将致颤剂注入到预先毁损小脑齿状核的动物脑中可诱发本病,据此推测其机理是致病基因破坏了齿状核神经细胞,导致小脑对人体精细动作调节功能障碍的结果。而特发性震颤除了姿势性震颤外,平衡功能不受影响,也提示只是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发生了病变。由于致病基因的破坏只针对齿状核,所以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局限性疾病。
根据以上认识,目前西医仍然只能采用对症治疗措施,用心得安阻滞?受体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用各种镇静剂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药物对症治疗,可以暂时减轻症状,但不能阻止本病持续进展,且有较多的副作用。因此,西医对特发性震颤缺乏治本之策。
特发性震颤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由致病基因所致,并有一定的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在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之前,致病基因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被激活,就会对小脑齿状核的神经细胞产生破坏作用,而表现出姿势性震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该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症状也随年龄增长而加剧,显然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根据中医理论,中老年人五脏皆亏,尤以肝肾亏损为甚,从其表现来看,也是肝肾阴精亏损所致的虚风内动。治疗应该滋肾水养肝木,使阴精亏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纠正,震颤也自然会得以从根本上缓解。实际上,中药滋肾养肝就是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破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进而达到改善或消除震颤的目的。这正是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机理之所在。
特发性震颤虽然没有帕金森氏病病情复杂,但都是神经细胞的破坏,治疗难度不相上下,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治疗过程,才能阻止和逆转病理过程。短期治疗虽然也会产生一定效果,但没有一年以上的连续治疗,难以取得最大效果。特发性震颤治疗的结果不一定是症状完全消失,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最理想的。不过,治疗后对病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症状显著减轻,长期稳定也算比较理想的告漏结果。可以说,震颤病症的治疗都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坚持不懈,凡是治疗取得较好的稳定疗效都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还望采纳。
静止性震颤:震颤于静止时发生,如“搓丸样”。见于宴伏亮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意向性震颤:在动晌宽作时发生,愈近目的愈明显,见于小脑病变,及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遗传性良性震颤。
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昏迷早期、慢性肝病。
老年性震颤:表现为点头或摇头,无肌张力增高。
震 颤
震颤(tremor)的分类可根据其频率(3~5Hz为厅洞慢震颤;6~12Hz为快震颤),幅度,节律,分布以及发生的时间---在静止时出现的称静止性震颤,在肌肉活动时出现的震颤还可区分支持性(位置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
震颤,在西医学领域中被作为诊断学的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名称。震颤是用手触及的微细的震动感,其感觉类似猫的颈部或前胸部所触及的震动感,故又称为“猫喘”。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一样,都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症状会由轻到重逐步发展。轻度的震颤对个人的生活影响不大,无需治疗;但对于已经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手粗巧术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来改善症状。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原则
1. 轻度的1级震颤,患者无需治疗,只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唯凳启态
2. 2级震颤的治疗方式可在事前半小时服药以间歇性减轻症状
3. 2~4级的震颤,且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4. 药物治疗不佳的重症震颤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头部或声音的震颤可以通过注射肉毒素治疗
特发性震颤的药物治疗
普萘洛尔与扑米酮是推荐的一线药物,在最新的指南中,阿罗洛尔也可作为一线药指如物治疗治疗特发性震颤。
普萘洛尔
扑米酮
阿罗洛尔
对于病程短、年龄小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和支气管痉挛等,所以,患有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禁用该药物。
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眩晕、恶心、呕吐、白天嗜睡、行走不稳等。
也是我们说的阿尔马尔。该药具有α和β受体阻断作用(作用比约为1∶8),β受体阻滞活性是普萘洛尔的4~5倍,并且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不会像普萘洛尔那样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作者:华西脑外李医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3412286/answer/21828115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