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秦灭六国的经过(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业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的。这一年,秦始皇首先向韩国开刀,派内史腾灭了韩国。前229年,秦派王翦向赵国发动进攻。前228年,秦军进入赵都邯郸,赵王迁被迫献出地图降秦,公子嘉逃到代郡。前227年,秦派王翦等领兵在易水之西击溃燕军主力。次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逃往辽东。前225年,王贲率兵10万攻打魏国,水灌大梁,魏王假投降。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次年占领寿春,俘获楚王负刍。前222年,又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同年,王贲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燕赵二国彻底灭亡。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挥师南下,很快打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至此,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1、挥师灭韩。在东方六国中,韩国是最早被秦灭掉的国家。公元前234年,秦军向韩国发起攻势。韩王安惊恐万状,急忙派韩非出使秦国,结果韩非死于秦国,并没有起到延缓韩国灭亡的作用。韩非死后,韩国表示愿割地称臣,献出南阳之地给秦国,秦国仍然不肯罢兵。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韩王安被俘后,成为秦国的阶下囚。秦国对他和其它韩国贵族都比较宽大,后来由于韩国故都新郑的反秦活动猖獗,特别是发生了张良为韩国复仇的事件,秦国才杀了韩王安,对韩国贵族的态度才发生了转变。
2、破赵逼燕。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赵国与秦结怨甚深,双方大动干戈,互有胜负:长平之战,赵军惨败;邯郸之役,秦师败北。秦始皇亲政后,即多次与赵交锋:公元前236年,利用燕、赵争斗之机,派王翦等进攻赵国邯郸、上党,夺取九城之地。公元前234年至前232年,又两次派兵伐赵,但受到赵国名将李牧的顽强抵抗。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攻破燕国。秦军占领赵国本土时,赵国的公子嘉逃往代郡,自立为代王,与燕国合兵,驻守上谷(今河北北部),以防秦军进攻。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当过人质,秦始皇对他不好,逃回燕国后有报复之志。他见秦国大军压境,图谋灭燕,更加怀恨在心。遂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挽救燕国的灭顶之灾。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他下令增兵赵国故地,向燕国发动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燕王被迫杀太子丹以谢罪,但根本无法扭转败局,也不能阻止秦军前进。
4、占领魏地。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自从韩国灭亡,赵国和燕国被秦军占领之后,魏国实际上已处于三面被围的窘境,大有唇亡齿寒之感。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由于魏国缺乏有效的抵抗,秦军很快兵临城下,包围了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经过魏国长期经营,城池相当坚固,加之魏军坚守,不易攻克。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至此,河东、华北和广大的中原地区均已为秦所有。东方六国中只剩下楚国和齐国了。
5、大举伐楚。楚国在战国末年国力衰弱,但与东方其它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强大的。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楚则倾其全国兵力进行抵抗。王翦吸取李信失败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以逸待劳,麻痹敌人的战略,选择有利地势安下营寨,整天教士兵跳高、跳远,投掷石块,坚壁不战。这样过了一年,楚军斗志松懈,粮草不济,开始向东撤退。王翦乘机率军追击,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6、吞灭齐国。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长期以来,秦国对齐国采取笼络的政策。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事秦甚谨,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直到五国灭亡之后,齐国的统治集团才感到大祸将要来临,乃发兵守其西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经过十年的征战,秦始皇终于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回顾统一中国的历程,秦始皇对丞相、御史说:过去韩王纳地献玺,请为藩臣,但很快违背盟约,与赵、魏合纵攻秦,故我兴兵诛之,俘虏了韩王。赵王派其丞相李牧前来约盟,我归还了赵国的质子,但赵旋即背盟,攻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魏王起初表示愿意对秦称臣,但不久与韩、赵二国密谋袭秦,秦兵反击,遂破魏国。楚王献青阳以西之地给秦,后来违背盟约,袭我南郡,故我发兵诛讨,俘获楚王,遂定楚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在暗中指使荆轲为贼,秦军诛伐,灭了燕国。齐王断绝秦使,企图作乱,秦军进讨,平了齐地。秦始皇高兴地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业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的。这一年,秦始皇首先向韩国开刀,派内史腾灭了韩国。前229年,秦派王翦向赵国发动进攻。前228年,秦军进入赵都邯郸,赵王迁被迫献出地图降秦,公子嘉逃到代郡。前227年,秦派王翦等领兵在易水之西击溃燕军主力。次年,攻下燕都蓟,燕王喜逃往辽东。前225年,王贲率兵10万攻打魏国,水灌大梁,魏王假投降。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次年占领寿春,俘获楚王负刍。前222年,又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同年,王贲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燕赵二国彻底灭亡。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挥师南下,很快打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至此,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1、挥师灭韩。在东方六国中,韩国是最早被秦灭掉的国家。公元前234年,秦军向韩国发起攻势。韩王安惊恐万状,急忙派韩非出使秦国,结果韩非死于秦国,并没有起到延缓韩国灭亡的作用。韩非死后,韩国表示愿割地称臣,献出南阳之地给秦国,秦国仍然不肯罢兵。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颖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韩王安被俘后,成为秦国的阶下囚。秦国对他和其它韩国贵族都比较宽大,后来由于韩国故都新郑的反秦活动猖獗,特别是发生了张良为韩国复仇的事件,秦国才杀了韩王安,对韩国贵族的态度才发生了转变。
2、破赵逼燕。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赵国与秦结怨甚深,双方大动干戈,互有胜负:长平之战,赵军惨败;邯郸之役,秦师败北。秦始皇亲政后,即多次与赵交锋:公元前236年,利用燕、赵争斗之机,派王翦等进攻赵国邯郸、上党,夺取九城之地。公元前234年至前232年,又两次派兵伐赵,但受到赵国名将李牧的顽强抵抗。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3、攻破燕国。秦军占领赵国本土时,赵国的公子嘉逃往代郡,自立为代王,与燕国合兵,驻守上谷(今河北北部),以防秦军进攻。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当过人质,秦始皇对他不好,逃回燕国后有报复之志。他见秦国大军压境,图谋灭燕,更加怀恨在心。遂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挽救燕国的灭顶之灾。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他下令增兵赵国故地,向燕国发动大举进攻。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燕王被迫杀太子丹以谢罪,但根本无法扭转败局,也不能阻止秦军前进。
4、占领魏地。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自从韩国灭亡,赵国和燕国被秦军占领之后,魏国实际上已处于三面被围的窘境,大有唇亡齿寒之感。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由于魏国缺乏有效的抵抗,秦军很快兵临城下,包围了魏国的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经过魏国长期经营,城池相当坚固,加之魏军坚守,不易攻克。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至此,河东、华北和广大的中原地区均已为秦所有。东方六国中只剩下楚国和齐国了。
5、大举伐楚。楚国在战国末年国力衰弱,但与东方其它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强大的。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楚则倾其全国兵力进行抵抗。王翦吸取李信失败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以逸待劳,麻痹敌人的战略,选择有利地势安下营寨,整天教士兵跳高、跳远,投掷石块,坚壁不战。这样过了一年,楚军斗志松懈,粮草不济,开始向东撤退。王翦乘机率军追击,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6、吞灭齐国。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长期以来,秦国对齐国采取笼络的政策。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事秦甚谨,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直到五国灭亡之后,齐国的统治集团才感到大祸将要来临,乃发兵守其西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经过十年的征战,秦始皇终于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回顾统一中国的历程,秦始皇对丞相、御史说:过去韩王纳地献玺,请为藩臣,但很快违背盟约,与赵、魏合纵攻秦,故我兴兵诛之,俘虏了韩王。赵王派其丞相李牧前来约盟,我归还了赵国的质子,但赵旋即背盟,攻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魏王起初表示愿意对秦称臣,但不久与韩、赵二国密谋袭秦,秦兵反击,遂破魏国。楚王献青阳以西之地给秦,后来违背盟约,袭我南郡,故我发兵诛讨,俘获楚王,遂定楚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在暗中指使荆轲为贼,秦军诛伐,灭了燕国。齐王断绝秦使,企图作乱,秦军进讨,平了齐地。秦始皇高兴地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秦国先后灭掉韩bai、赵、魏、楚、燕、齐六国。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
1、灭韩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 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2、灭赵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3、灭魏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在攻占燕都蓟、取得北方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将主攻方向转向南方。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
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于二十二年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
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4、灭楚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5、灭燕
秦王嬴政遂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代联军。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又增加兵力,王翦率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
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故暂停进攻。
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魏之后,秦王赵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6、灭齐
齐国自济西之战(前283年)受到燕军重创以来,实力一直未能恢复。秦国在远交近攻的方针下,采取一切非军事手段,争取齐国中立,以削弱六国抗秦的力量。齐君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对秦亦采取结好政策,不敢支援其他五国抗秦。
齐丞相后胜为秦国重金收买,只幻想与秦联盟,既不与各国合纵抗秦,也不在本国加强战备。齐王完全听信了后胜的主张。直到秦国攻灭了五国以后,齐王才感觉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准备抵御秦军进攻。
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
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
扩展资料:
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
1、灭韩
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关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因而形成了秦韩两国间的连续战争,经过秦国的多次打击,韩的土地日渐缩小,韩于是向秦表示愿为藩属。
秦始皇十七年,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为彻底灭韩,派内史腾率兵再度对韩进攻,韩无力抵抗,内史腾指挥秦军攻克韩都,俘虏韩王安,把所得韩地改建为颍川郡。 这样,韩成为当时六国最先被灭亡之国。
2、灭赵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南下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3、灭魏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在攻占燕都蓟、取得北方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将主攻方向转向南方。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
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于二十二年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
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4、灭楚
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5、灭燕
秦王嬴政遂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代联军。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又增加兵力,王翦率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
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故暂停进攻。
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魏之后,秦王赵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6、灭齐
齐国自济西之战(前283年)受到燕军重创以来,实力一直未能恢复。秦国在远交近攻的方针下,采取一切非军事手段,争取齐国中立,以削弱六国抗秦的力量。齐君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对秦亦采取结好政策,不敢支援其他五国抗秦。
齐丞相后胜为秦国重金收买,只幻想与秦联盟,既不与各国合纵抗秦,也不在本国加强战备。齐王完全听信了后胜的主张。直到秦国攻灭了五国以后,齐王才感觉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准备抵御秦军进攻。
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
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
扩展资料:
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秦始皇并没有因为母亲是赵国人,就对赵国手下留情,秦国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可以看出,六国中,除了实力最弱的韩国,第二个被灭的就是赵国。当然,韩赵魏是春秋时期晋国分裂出的,与秦国是接壤的。秦国统一的大政方针是——“远交近攻”,绝不会因为自己母亲是赵国人,就手下留情。
一,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个人情感
虽说嬴政的母亲是赵国人,但嬴政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不会将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混为一谈,更何况,嬴政本身就是个没多少感情的铁血君王。从历史记载来看,嬴政诛杀母后的情夫嫪毐,还摔死了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并以吕不韦举荐嫪毐为由,罢免仲父吕不韦,驱逐并最后逼死吕不韦,就可见作为一代秦王,嬴政是充分继承了君王冷情冷血。而且,自从杀嫪毐,摔死太后私生子以后,嬴政和母亲的感情也几乎达到冰点,母子之情剩得可怜,赵太后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又有什么能力保护母国。更何况,她对自己的母国可能还没有对秦国感情深呢,有什么必要保护赵国。
二、赵太后虽是赵国人,却并不代表会替赵国着想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对普通百姓而言,不管谁当诸侯,谁当王,只要能让百姓吃饱出暖,百姓就拥护谁,家国观念和意思是很单薄的,赵姬原本是吕不韦府上的歌姬,后来被吕不韦当礼物送给了在赵国但质子的嬴异人。赵姬的出身,就表示她不会有很强的国家观念,后来,吕不韦和嬴异人逃回秦国,赵姬带着小嬴政在赵国有住了多年,时常被欺负,她和嬴政对赵国,恐怕即使有感情,也是恨吧。赵国给赵姬和嬴政的是担惊受怕的磨难生活,秦国给赵姬和嬴政的是万人之上的尊崇和权势,哪个国家对他们更重要不就很好衡量了吗。
三、秦灭赵国的过程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山西和顺)、撩阳(山西左权),将军桓齮、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河北临漳西南)、安阳(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桓齮又率军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杀死赵将扈辄,斩首10万,大败赵军,占领城池。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桓齮挥军越太行山,占领赤丽、宜安,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李牧大败秦军,算是暂时保住了赵国。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又分两路进攻邺和狼孟、番吾,又一次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守都城邯郸(今河北境内)。这时期以为有李牧镇守赵国,秦国没讨到什么便宜。
此后秦军经过三年休整。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正当秦军消灭韩国时,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以攻取的韩国为根据地,开始展开灭赵的战争。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率上地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王翦看久攻不下,就利用反间计,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其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和嫉贤妒能的弱点,散布李牧谣言,最终,李牧被赵王迁杀死。可以说,赵国灭亡前,李牧就是赵国的保护神,现在赵王自断臂膀,赵国也就距离亡国不远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十月,王翦、羌瘣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国彻底灭亡。
总结:
嬴政的统一大业,是秦国历代先王的终极梦想,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这既是秦国的使命,也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个人情感
虽说嬴政的母亲是赵国人,但嬴政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不会将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混为一谈,更何况,嬴政本身就是个没多少感情的铁血君王。从历史记载来看,嬴政诛杀母后的情夫嫪毐,还摔死了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并以吕不韦举荐嫪毐为由,罢免仲父吕不韦,驱逐并最后逼死吕不韦,就可见作为一代秦王,嬴政是充分继承了君王冷情冷血。而且,自从杀嫪毐,摔死太后私生子以后,嬴政和母亲的感情也几乎达到冰点,母子之情剩得可怜,赵太后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又有什么能力保护母国。更何况,她对自己的母国可能还没有对秦国感情深呢,有什么必要保护赵国。
二、赵太后虽是赵国人,却并不代表会替赵国着想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对普通百姓而言,不管谁当诸侯,谁当王,只要能让百姓吃饱出暖,百姓就拥护谁,家国观念和意思是很单薄的,赵姬原本是吕不韦府上的歌姬,后来被吕不韦当礼物送给了在赵国但质子的嬴异人。赵姬的出身,就表示她不会有很强的国家观念,后来,吕不韦和嬴异人逃回秦国,赵姬带着小嬴政在赵国有住了多年,时常被欺负,她和嬴政对赵国,恐怕即使有感情,也是恨吧。赵国给赵姬和嬴政的是担惊受怕的磨难生活,秦国给赵姬和嬴政的是万人之上的尊崇和权势,哪个国家对他们更重要不就很好衡量了吗。
三、秦灭赵国的过程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山西和顺)、撩阳(山西左权),将军桓齮、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河北临漳西南)、安阳(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桓齮又率军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杀死赵将扈辄,斩首10万,大败赵军,占领城池。
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桓齮挥军越太行山,占领赤丽、宜安,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李牧大败秦军,算是暂时保住了赵国。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又分两路进攻邺和狼孟、番吾,又一次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守都城邯郸(今河北境内)。这时期以为有李牧镇守赵国,秦国没讨到什么便宜。
此后秦军经过三年休整。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正当秦军消灭韩国时,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以攻取的韩国为根据地,开始展开灭赵的战争。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率上地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王翦看久攻不下,就利用反间计,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其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和嫉贤妒能的弱点,散布李牧谣言,最终,李牧被赵王迁杀死。可以说,赵国灭亡前,李牧就是赵国的保护神,现在赵王自断臂膀,赵国也就距离亡国不远了。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十月,王翦、羌瘣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国彻底灭亡。
总结:
嬴政的统一大业,是秦国历代先王的终极梦想,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这既是秦国的使命,也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13
展开全部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13
展开全部
韩
赵
魏
楚
燕
齐
赵
魏
楚
燕
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