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前言:
读这本书的缘由:高中上历史课时粗略了解过曾国藩,去年去舍友房间,他给我看了曾国藩的40字看面相的毛笔字,不懂的让我去网上查,我查着查着就发现曾国藩这个人真的不简单,那些耳熟能详的晚清重臣基本都是曾国藩提拔的。曾国藩之后的许多名人更是个个都读过这本家书。2019年兰州大学翻译硕士复试更是让考生翻译《曾国藩家书》部分篇章。
正文:
曾国藩家书读完后给我一种做事要慢慢来,不可以首尾不懈,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着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关于曾国藩的性格特点,可能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非常“巴蛮”。这个词来自湖南方言,去形容湖南籍的曾国藩是再合适不过了。“巴蛮”的意思:“巴”有粘住、巴住不动的意思,这个词指的是固执、不灵活,而且在湖南方言的使用语境中往往带有贬义,比如“做事情不要巴蛮”。但是在一些特定语境中,“巴蛮”也可以指代硬着头皮做事,或者做事执着、敢闯敢拼。这个词被公认为是形容近代湖南人性格或者湖南气质最准确一个词,湖南人为人处事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巴蛮”,敢作敢为。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风格就是把湖南人“巴蛮”的品质发挥到极致的标志。湘军就像是湖南山涧里缠绕在悬崖边上的藤蔓一样,死死地巴住太平军不放,慢慢耗尽太平军的力量。
同时曾国藩也基于太平军擅长打运动战的特点,为湘军制订出了对付太平军的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用堑壕战对付太平军的运动战。当遭遇太平军时,湘军尽量不去做正面对抗,而是立刻开始挖堑壕,利用工事和壕沟瓦解太平军的机动灵活战术。
但这些品格都是曾国藩中年以后才有的品格,年轻时曾国藩处事并不圆滑,而是一副读书人的理想观念。曾国藩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胸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以从他进入官场,就给自己定了很高的政治目标,要践行儒家思想传授给他的政治理想。这是曾国藩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读圣贤书无非是为了考功名,然后升官发财。而对于儒家宣扬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君臣一心,开创盛世的政治理想其实是没多少人去实践的,可偏偏曾国藩就去身体力行。但晚清毕竟是晚清,帝国的机器即将崩塌,各级官员也都是捞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一切都以保住官位为重点而非践行官员应有的职责,因此获得地方的支持困难重重。
为了获得地方支持,曾国藩动辄就上书弹劾,逼皇帝把对手罢官,这引起了湖南和江西官员的不满,一度让曾国藩在这两省无法立足。然而他还做过更过分的事。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去世,照惯例他要去丁忧守制。当时满清皇帝咸丰帝一开始是想挽留曾国藩的,但没想到,他竟然想借此要挟皇帝,要咸丰给他督抚大权,做湖广或者江淮地区的一把手。他甚至还声明,你皇帝要是不给督抚大权,那我曾国藩就不干了。咸丰帝本来就看不上曾国藩的处事风格,这个事情一出,皇帝就决定收回曾国藩的兵权,让他回老家守孝。从当时情形看,曾国藩即使复出也不太可能重掌兵权,所以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基本被断送了。
曾国藩回家之后,仔细研读了《老子》,《庄子》《华严经》,真正理解了老子所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那些性格上过分要强的人往往是经不起外部挫折的打击,因为他们对自己期望过高,人性本来的弹性都没有了,所以失败可以轻易折断他们的意志。相反,那些看似性格柔弱,能够基于现实踏实做事的人,反倒可以在社会潮流中捕捉到机遇,成就大事。
随着曾国藩反思的深入,他渐渐懂得政治家的处事态度一定要谦退、理性,要把官僚体制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时刻想着去反抗破坏这个系统。另外,官场上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利益,利益才是人与人合作的最广泛共识,因为利益可以协商,可以分割,还可以交换,政治家必须要学会用利益吸纳更多同盟者为自己服务。
这个思想引发许多人议论曾国藩贪污的问题。先不说原因,之前我也是好奇为什么晚清会贪污那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和太平天国的战争结束之后,朝廷下旨让曾国藩将湘军花掉的军费列好账目,和户部对账销账,户部的官员直接明码标价,必须要从军费的总额中拿出1.3%作为好处费,才能顺利销账。湘军所用的军费将近3000万两,也就是说,户部官员打算从曾国藩身上捞出40万两白银的好处费。曾国藩托人周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户部官员才同意把好处费降到8万两白银。
如此明目张胆贪污,并不是偶然现象,根据今天留下来的史料,大部分京官的正常收入,都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官员们为了维持自己体面,衣食住行的花费都要高于普通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代实行“薄俸制”,给官员发的工资确实太低。曾国藩在30岁这一年,工资收入是将近130两,支出却高达605两,做官一年,竟然有475两的亏空。因此大部分官员都会选择贪腐,归根到底还是工资发的太少。
但曾国藩贪污受贿不是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是因为他依靠政治利益在官场上跟别人打交道。他不得不接受已有的官场潜规则,但是这些灰色收入绝不是他做官的目的,而是他处事的手段。我们可以说,当曾国藩面对自己的时候,他是一个高洁的问心无愧的圣徒;而当他面对整个官场的时候,他又是一个圆滑的务实的政治实干家。
下面摘录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1.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2.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即以丁君为师。此外择友,则值之又慎。昌黎日:“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3.殿试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大约六年一次,初十日卯刻进场,酉时出场。
4.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也。
5.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6.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7.吾尝见友朋不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檀台、凌获舟之流,指不胜风。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8.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9.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宴起为第一义。
读这本书的缘由:高中上历史课时粗略了解过曾国藩,去年去舍友房间,他给我看了曾国藩的40字看面相的毛笔字,不懂的让我去网上查,我查着查着就发现曾国藩这个人真的不简单,那些耳熟能详的晚清重臣基本都是曾国藩提拔的。曾国藩之后的许多名人更是个个都读过这本家书。2019年兰州大学翻译硕士复试更是让考生翻译《曾国藩家书》部分篇章。
正文:
曾国藩家书读完后给我一种做事要慢慢来,不可以首尾不懈,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着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关于曾国藩的性格特点,可能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非常“巴蛮”。这个词来自湖南方言,去形容湖南籍的曾国藩是再合适不过了。“巴蛮”的意思:“巴”有粘住、巴住不动的意思,这个词指的是固执、不灵活,而且在湖南方言的使用语境中往往带有贬义,比如“做事情不要巴蛮”。但是在一些特定语境中,“巴蛮”也可以指代硬着头皮做事,或者做事执着、敢闯敢拼。这个词被公认为是形容近代湖南人性格或者湖南气质最准确一个词,湖南人为人处事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巴蛮”,敢作敢为。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风格就是把湖南人“巴蛮”的品质发挥到极致的标志。湘军就像是湖南山涧里缠绕在悬崖边上的藤蔓一样,死死地巴住太平军不放,慢慢耗尽太平军的力量。
同时曾国藩也基于太平军擅长打运动战的特点,为湘军制订出了对付太平军的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用堑壕战对付太平军的运动战。当遭遇太平军时,湘军尽量不去做正面对抗,而是立刻开始挖堑壕,利用工事和壕沟瓦解太平军的机动灵活战术。
但这些品格都是曾国藩中年以后才有的品格,年轻时曾国藩处事并不圆滑,而是一副读书人的理想观念。曾国藩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胸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以从他进入官场,就给自己定了很高的政治目标,要践行儒家思想传授给他的政治理想。这是曾国藩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读圣贤书无非是为了考功名,然后升官发财。而对于儒家宣扬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君臣一心,开创盛世的政治理想其实是没多少人去实践的,可偏偏曾国藩就去身体力行。但晚清毕竟是晚清,帝国的机器即将崩塌,各级官员也都是捞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一切都以保住官位为重点而非践行官员应有的职责,因此获得地方的支持困难重重。
为了获得地方支持,曾国藩动辄就上书弹劾,逼皇帝把对手罢官,这引起了湖南和江西官员的不满,一度让曾国藩在这两省无法立足。然而他还做过更过分的事。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去世,照惯例他要去丁忧守制。当时满清皇帝咸丰帝一开始是想挽留曾国藩的,但没想到,他竟然想借此要挟皇帝,要咸丰给他督抚大权,做湖广或者江淮地区的一把手。他甚至还声明,你皇帝要是不给督抚大权,那我曾国藩就不干了。咸丰帝本来就看不上曾国藩的处事风格,这个事情一出,皇帝就决定收回曾国藩的兵权,让他回老家守孝。从当时情形看,曾国藩即使复出也不太可能重掌兵权,所以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基本被断送了。
曾国藩回家之后,仔细研读了《老子》,《庄子》《华严经》,真正理解了老子所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那些性格上过分要强的人往往是经不起外部挫折的打击,因为他们对自己期望过高,人性本来的弹性都没有了,所以失败可以轻易折断他们的意志。相反,那些看似性格柔弱,能够基于现实踏实做事的人,反倒可以在社会潮流中捕捉到机遇,成就大事。
随着曾国藩反思的深入,他渐渐懂得政治家的处事态度一定要谦退、理性,要把官僚体制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时刻想着去反抗破坏这个系统。另外,官场上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利益,利益才是人与人合作的最广泛共识,因为利益可以协商,可以分割,还可以交换,政治家必须要学会用利益吸纳更多同盟者为自己服务。
这个思想引发许多人议论曾国藩贪污的问题。先不说原因,之前我也是好奇为什么晚清会贪污那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和太平天国的战争结束之后,朝廷下旨让曾国藩将湘军花掉的军费列好账目,和户部对账销账,户部的官员直接明码标价,必须要从军费的总额中拿出1.3%作为好处费,才能顺利销账。湘军所用的军费将近3000万两,也就是说,户部官员打算从曾国藩身上捞出40万两白银的好处费。曾国藩托人周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户部官员才同意把好处费降到8万两白银。
如此明目张胆贪污,并不是偶然现象,根据今天留下来的史料,大部分京官的正常收入,都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官员们为了维持自己体面,衣食住行的花费都要高于普通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代实行“薄俸制”,给官员发的工资确实太低。曾国藩在30岁这一年,工资收入是将近130两,支出却高达605两,做官一年,竟然有475两的亏空。因此大部分官员都会选择贪腐,归根到底还是工资发的太少。
但曾国藩贪污受贿不是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是因为他依靠政治利益在官场上跟别人打交道。他不得不接受已有的官场潜规则,但是这些灰色收入绝不是他做官的目的,而是他处事的手段。我们可以说,当曾国藩面对自己的时候,他是一个高洁的问心无愧的圣徒;而当他面对整个官场的时候,他又是一个圆滑的务实的政治实干家。
下面摘录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1.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2.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即以丁君为师。此外择友,则值之又慎。昌黎日:“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3.殿试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大约六年一次,初十日卯刻进场,酉时出场。
4.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也。
5.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6.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7.吾尝见友朋不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檀台、凌获舟之流,指不胜风。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8.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9.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宴起为第一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