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爷爷的爷爷叫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历代帝王凡是能称之为高祖的,必有开创之功,比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高祖刘寄奴.......但无论是高祖、太祖、高宗、太宗,这些现代人常对古代帝皇的称谓,则是来源于他们的庙号。
庙号是什么呢?
古时候,人们有很深的宗族观念,家族越大,宗族观念就越深。例如皇帝在去世之后,祭祀是最重要的仪式,但后代在祭祀供奉的时候自然不能直呼其名,所以要取一个庙号。
实际上,高祖这一词语的演变是基于对先辈的称呼,意思是——爷爷的爷爷。
前一段时间,“你且不要走动,我去买橘子”这句选自朱自清《背影》的话火了,“买橘子”就成了“爸爸”的潜意词,有网友评论:没点文化都接不住你的梗。
在中国宗族系统中,对于先辈的称呼一直都有着规范并具有深意的要求。从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个词中就能看出端倪——“祖宗十八代”。
这个词并不是单纯地指先辈十八代,而是说,以自己为中心的“上下九辈”称谓共计十八个。中国人对于“九”这个数字很重视,能否确定上九辈也成为了是否可以称之为一个宗族的基本条件。
这一体系的确定相对于宗族发展程度而言还是较为滞后的,根据历史考究,庙号最早出现在商朝,具体运用是在汉朝,而有自己统一规范的命名则是在宋朝以后。这种滞后具体表现在古代皇帝的庙号上,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汉高祖”刘邦,并不是后人的追封,而是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称呼为“高皇帝”,而自元代开始,开国皇帝都称之为“太祖”,明太祖,元太祖,清太祖......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自己( “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 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仍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从十八代谱系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太祖确实在辈分上高于高祖,而更为高的鼻祖和远祖在我们日常使用中更成为了一种不计量的名词,更像是象征意义。
譬如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仍然在世,刘邦是个孝子,没事儿就爱去看望老父亲。结果有一天,拿着笤帚正在扫地的老父亲,见了刘邦竟要下跪,口呼万岁。这可把刘邦吓惨了,因此一筹莫展,自己都是“高皇帝”了,那父亲咋办?这时候,众多老学究谋臣出现了,他们建议封刘太公为“太上皇”,自此之后太上皇也就成为了众多皇帝老子的老子的固有称谓了,总算“太”还是高于“高”的。
中国人对于宗族制度以及相关礼法的制度,让中华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抛开皇室历史不谈,普通人家也很重视宗族的概念。只是对于长辈的称呼会随着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发生变化。
爹爹则常用于北方。
阿爷则来自沿海地带。
父亲主要用于书面语言。
老汉儿,则是西南地区对于父亲最常用的口头称呼。
爸爸一词很多人认为是外国的舶来品,其实不是,这个词最早在魏明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主要做口语。
仅仅是父亲一辈就有这样的称呼,而再往上数去,这样的称谓变化尤为明显。诸如祖父,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很少使用,而爷爷作为口语就更为常见,与之相匹配还有太爷,阿公,爹爹(dia dia 阴平)……
我们可以从这类称呼口语中发现,我们称呼高辈分的先人时,经常引申“太”这个字,此外还有太牢、太庙等词,由此可以证明“太”这个字,分量非常重。
宗族文化是镌刻在中国人骨子上的一种思想传承,自西周以来,这种制度、文化就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礼记》有云“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
例如周天子作为家天下社会的核心,而各大诸侯从宗族上来说属于别子,相对于帝王作为嫡长子的大宗,众多被分封的诸侯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小宗,每一个小宗都需要供奉大宗,这就是当时以宗族制度为核心建立的社会统治体系。
发展至汉朝,除了爵位需要宗族制度的支撑,就连普通的官位都需要“举孝廉”制度,宗族的影响有增无减。直到有了科举制,宗族制度又发生了新的改变,乡绅仕人的自发结合,形成了新的宗族体系。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鲁迅对于传统社会结构的批判,开始了宗族衍射带来的特权彻底解体。
抛开宗族制度带来的等级与特权,单从文化传承,思想继承本身来说,宗族制度的发展对于这两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这也是宗族制度近些年来又被人们所热捧的重要原因。现在很多人重视起“寻根”文化,带领家族中兴的人往往都有这种情结。
我们渴望了解我们每一位祖先,了解他们的经历与思想,这正是我们探寻对先祖称呼的原动力。无论是帝王将相中的“高祖”,还是我们在祭祀怀古时候的“高祖”,重视民族的过去,思考历史的意义,我们才有可能明白什么是炎黄子孙,什么是家国天下!
庙号是什么呢?
古时候,人们有很深的宗族观念,家族越大,宗族观念就越深。例如皇帝在去世之后,祭祀是最重要的仪式,但后代在祭祀供奉的时候自然不能直呼其名,所以要取一个庙号。
实际上,高祖这一词语的演变是基于对先辈的称呼,意思是——爷爷的爷爷。
前一段时间,“你且不要走动,我去买橘子”这句选自朱自清《背影》的话火了,“买橘子”就成了“爸爸”的潜意词,有网友评论:没点文化都接不住你的梗。
在中国宗族系统中,对于先辈的称呼一直都有着规范并具有深意的要求。从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个词中就能看出端倪——“祖宗十八代”。
这个词并不是单纯地指先辈十八代,而是说,以自己为中心的“上下九辈”称谓共计十八个。中国人对于“九”这个数字很重视,能否确定上九辈也成为了是否可以称之为一个宗族的基本条件。
这一体系的确定相对于宗族发展程度而言还是较为滞后的,根据历史考究,庙号最早出现在商朝,具体运用是在汉朝,而有自己统一规范的命名则是在宋朝以后。这种滞后具体表现在古代皇帝的庙号上,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汉高祖”刘邦,并不是后人的追封,而是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称呼为“高皇帝”,而自元代开始,开国皇帝都称之为“太祖”,明太祖,元太祖,清太祖......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自己( “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 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四世孙
来孙:五世孙
晜孙:六世孙
仍孙:七世孙
云孙:八世孙
耳孙:九世孙
从十八代谱系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太祖确实在辈分上高于高祖,而更为高的鼻祖和远祖在我们日常使用中更成为了一种不计量的名词,更像是象征意义。
譬如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仍然在世,刘邦是个孝子,没事儿就爱去看望老父亲。结果有一天,拿着笤帚正在扫地的老父亲,见了刘邦竟要下跪,口呼万岁。这可把刘邦吓惨了,因此一筹莫展,自己都是“高皇帝”了,那父亲咋办?这时候,众多老学究谋臣出现了,他们建议封刘太公为“太上皇”,自此之后太上皇也就成为了众多皇帝老子的老子的固有称谓了,总算“太”还是高于“高”的。
中国人对于宗族制度以及相关礼法的制度,让中华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抛开皇室历史不谈,普通人家也很重视宗族的概念。只是对于长辈的称呼会随着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发生变化。
爹爹则常用于北方。
阿爷则来自沿海地带。
父亲主要用于书面语言。
老汉儿,则是西南地区对于父亲最常用的口头称呼。
爸爸一词很多人认为是外国的舶来品,其实不是,这个词最早在魏明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主要做口语。
仅仅是父亲一辈就有这样的称呼,而再往上数去,这样的称谓变化尤为明显。诸如祖父,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很少使用,而爷爷作为口语就更为常见,与之相匹配还有太爷,阿公,爹爹(dia dia 阴平)……
我们可以从这类称呼口语中发现,我们称呼高辈分的先人时,经常引申“太”这个字,此外还有太牢、太庙等词,由此可以证明“太”这个字,分量非常重。
宗族文化是镌刻在中国人骨子上的一种思想传承,自西周以来,这种制度、文化就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礼记》有云“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
例如周天子作为家天下社会的核心,而各大诸侯从宗族上来说属于别子,相对于帝王作为嫡长子的大宗,众多被分封的诸侯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小宗,每一个小宗都需要供奉大宗,这就是当时以宗族制度为核心建立的社会统治体系。
发展至汉朝,除了爵位需要宗族制度的支撑,就连普通的官位都需要“举孝廉”制度,宗族的影响有增无减。直到有了科举制,宗族制度又发生了新的改变,乡绅仕人的自发结合,形成了新的宗族体系。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鲁迅对于传统社会结构的批判,开始了宗族衍射带来的特权彻底解体。
抛开宗族制度带来的等级与特权,单从文化传承,思想继承本身来说,宗族制度的发展对于这两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这也是宗族制度近些年来又被人们所热捧的重要原因。现在很多人重视起“寻根”文化,带领家族中兴的人往往都有这种情结。
我们渴望了解我们每一位祖先,了解他们的经历与思想,这正是我们探寻对先祖称呼的原动力。无论是帝王将相中的“高祖”,还是我们在祭祀怀古时候的“高祖”,重视民族的过去,思考历史的意义,我们才有可能明白什么是炎黄子孙,什么是家国天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