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是原CPPCC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
华1924年毕业于金坛县初级中学;1931年转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36年,访问英国剑桥大学;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他是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春,他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回国的路上,他给所有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随后回到清华校园,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系主任。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198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重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并解决了高斯完全三角和的估计问题、韦林和程昕婷问题的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的证明、现代数论方法的应用研究等。它被列为芝加哥科技博物馆88位伟大数学家之一。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研究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法等[2]。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3025aafa40f4bfb93182ced004f78f0f63618b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536,limit_1/format,f_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