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龙第一凤出土于哪里?
1个回答
2013-07-13
展开全部
希望你满意!中华第一龙
赤峰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口,竖着一座10米高,刻有“中华第一龙”字样的巨碑。“中华第一龙”的发现者张凤祥,就生活在这个嘎查。
1971年9月的一天下午,18岁的张凤祥和7位农民受生产队委派,到村北的小北山上平整树坑。在休息时,随手用铁锹翻着土,突然发现翻开的石头下面有一块儿石板,在石板下的井字形石坑里找到一块月牙形的东西,上面生满了厚厚的黑乎乎的土锈。当时以为是破铁,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收工回家的路上,张凤祥把这个东西拿给7位农民看,有一个叫杨德成的农民想用铁锹敲掉上面的土锈,却怎么也敲不掉。杨德成说:“这么块儿破铁有啥用?”说完便扔了。张凤祥也没有去拣,继续往家走。快走到家的时候,张凤祥突然想:“那块儿铁咋说也有1斤重,能卖4分钱,可以买好几块儿糖呢!”想到这里,他回去把那块儿东西拣了回来。
回到家后,张凤祥将它扔在了屋子的角落里。几天后,张凤祥4岁的弟弟张凤梁发现了这块儿东西,觉得好玩儿,便用一根绳子拴在上面的小圆孔上,拖着到处玩儿。粘在上面的土锈逐渐被磨掉,张凤祥的父亲张金贵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块儿东西可能是玉。随后,张金贵先把这东西送到生产队,人家不要,后又去了翁牛特旗文化馆。该旗文化馆的负责人凭着多年的经验认定这东西应该有些价值,便将它留了下来。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见张金贵不容易,便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0元钱给了他。
1985年,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对这块玉器进行鉴定后认为,这是一块儿红山文化时期的碧玉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了定论:这是一件沉睡了50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碧玉雕龙,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碧玉雕龙通高26厘米,周身光洁,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给人以升腾神秘之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它的出土将中华古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年。
现今,放置在赤峰市博物馆的红山碧玉龙是复制品,真品已经被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调走。
中华第一凤
他是属虎的,却与凤有缘,而且是“中华第一凤”。
谈起发现第一凤的过程,张军说,纯属偶然,那还是2002年的秋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妻子给备好干粮和水,他便开着车下乡了。出发前,他想了想,还是去解放营子(乡)吧,那里有文化遗址,老乡手里的东西多。到了地方,有户人家问他:“有个‘鸟碗’你要不要?”……
张军哪里想到,他得到的是一件国宝级文物,这个看似平常的陶土制成的“鸟碗”,实际上是距今6800年左右的赵宝沟文化的器物,远远早于同在翁牛特旗出土的“中华第一龙”,文物专家给它起名叫“陶凤杯”。陶凤杯上的凤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相似,将“凤”的原形完全显现,且相当完整,这在史前文物中还是首次发现,当属“中华第一凤”。龙和凤是中华民族远古初民的图腾标志,过去认为,凤是南方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而今,凤出现在北方龙的故乡,引发了人们对北方文化与中华文明渊源关系新的思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说是偶然,其实必然,张军已有十几年的文物收藏历史,这次他向政府捐献的文物就有2894件(组)之多,其中包括“中华第一凤”。为了收藏,他花尽了所有的积蓄,还贷了款。他爱文物,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只要觉得有点价值的,他总是不惜钱财买下,很少讲价。因此,他结交了若干农民朋友,他们愿意把自己得到的“货物”首先告诉他。就这样,张军的信息越来越多,“货”源越来越充足,他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文物收藏家。
赤峰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赛沁塔拉嘎查口,竖着一座10米高,刻有“中华第一龙”字样的巨碑。“中华第一龙”的发现者张凤祥,就生活在这个嘎查。
1971年9月的一天下午,18岁的张凤祥和7位农民受生产队委派,到村北的小北山上平整树坑。在休息时,随手用铁锹翻着土,突然发现翻开的石头下面有一块儿石板,在石板下的井字形石坑里找到一块月牙形的东西,上面生满了厚厚的黑乎乎的土锈。当时以为是破铁,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收工回家的路上,张凤祥把这个东西拿给7位农民看,有一个叫杨德成的农民想用铁锹敲掉上面的土锈,却怎么也敲不掉。杨德成说:“这么块儿破铁有啥用?”说完便扔了。张凤祥也没有去拣,继续往家走。快走到家的时候,张凤祥突然想:“那块儿铁咋说也有1斤重,能卖4分钱,可以买好几块儿糖呢!”想到这里,他回去把那块儿东西拣了回来。
回到家后,张凤祥将它扔在了屋子的角落里。几天后,张凤祥4岁的弟弟张凤梁发现了这块儿东西,觉得好玩儿,便用一根绳子拴在上面的小圆孔上,拖着到处玩儿。粘在上面的土锈逐渐被磨掉,张凤祥的父亲张金贵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块儿东西可能是玉。随后,张金贵先把这东西送到生产队,人家不要,后又去了翁牛特旗文化馆。该旗文化馆的负责人凭着多年的经验认定这东西应该有些价值,便将它留了下来。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见张金贵不容易,便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0元钱给了他。
1985年,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对这块玉器进行鉴定后认为,这是一块儿红山文化时期的碧玉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了定论:这是一件沉睡了5000多年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碧玉雕龙,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碧玉雕龙通高26厘米,周身光洁,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给人以升腾神秘之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它的出土将中华古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年。
现今,放置在赤峰市博物馆的红山碧玉龙是复制品,真品已经被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调走。
中华第一凤
他是属虎的,却与凤有缘,而且是“中华第一凤”。
谈起发现第一凤的过程,张军说,纯属偶然,那还是2002年的秋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妻子给备好干粮和水,他便开着车下乡了。出发前,他想了想,还是去解放营子(乡)吧,那里有文化遗址,老乡手里的东西多。到了地方,有户人家问他:“有个‘鸟碗’你要不要?”……
张军哪里想到,他得到的是一件国宝级文物,这个看似平常的陶土制成的“鸟碗”,实际上是距今6800年左右的赵宝沟文化的器物,远远早于同在翁牛特旗出土的“中华第一龙”,文物专家给它起名叫“陶凤杯”。陶凤杯上的凤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极为相似,将“凤”的原形完全显现,且相当完整,这在史前文物中还是首次发现,当属“中华第一凤”。龙和凤是中华民族远古初民的图腾标志,过去认为,凤是南方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而今,凤出现在北方龙的故乡,引发了人们对北方文化与中华文明渊源关系新的思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说是偶然,其实必然,张军已有十几年的文物收藏历史,这次他向政府捐献的文物就有2894件(组)之多,其中包括“中华第一凤”。为了收藏,他花尽了所有的积蓄,还贷了款。他爱文物,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只要觉得有点价值的,他总是不惜钱财买下,很少讲价。因此,他结交了若干农民朋友,他们愿意把自己得到的“货物”首先告诉他。就这样,张军的信息越来越多,“货”源越来越充足,他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文物收藏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