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第五》第10章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6-14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94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48.6万
展开全部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公冶长第五》第10章,先恭诵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欤)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欤)改是。”

根据进度安排,今天我们先讲前面一个“子曰”。

【白话译文】 粪土之墙:古代之墙夯土而成,时间久了墙面松散剥落,是为粪土;圬:镘[màn] 也,用以涂泥于墙的刀,涂泥后,再把墙面粉刷平整干净。这一章的意思是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图案,松土剥落之墙不能再粉刷了。我对宰予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啊?”孔子说:“以前我对于人,听他怎么说就相信会怎么做;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对我来说是宰予让我有了这样的改变。”

【孔子好学】 孔子在世的时候,对别人给他的赞誉都推掉了,如“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唯独对于学习,孔子毫不避讳,还经常自我肯定,他甚至认为很少有像自己这样“好学”的人。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自己: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我是一个为了求取学问,发奋努力学习就忘记吃饭,当学问上有所收获,我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甚至年纪大了也没意识到,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求学状态。在《学而篇》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非常果断坚决,说话非常谨慎,就教于有德之人,使之时时匡正自己,此谓好学。 这句话蕴含着孔子独特的好学观 , 他对诸弟子的肯定,好学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在孔子眼里,好学是最重要的品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宰予白天睡觉是和“好学”的标准格格不入的。   

【宰予昼寝】宰予,孔子的弟子,列孔门四科言语类第一。弟子当中,宰予是非常懂得言语,跟子贡是同一类人,也是很会说话,很有辩才的。他名“予”,字“我”,所以有时候也称宰我。昼寝,白天进入寝室休息,古时皆不许,这是违反规矩的,白天不能睡觉。《礼记·檀弓上》记:“夫昼居于内,问其疾可也;夜居于外,吊之可也。是故君子非有大故,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不昼夜居于内。”意思是(生病时)白天还在屋里睡觉,亲朋好友们就可以去探病;(祭祀时)夜里睡在中门以外,亲朋好友就能前往吊丧。因此,君子如果不是大的变故,是不会睡在门外的;不是由于祭祀前的诚心斋戒,或者是生病,是不会白天黑夜都在寝室中待着睡觉。古人依天道而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依礼制,白天劳作而不睡觉。孔子三千弟子,宰我能排言语第一,是何等了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老师讲完课,同学们还在复习或者百思不得其解时,宰我已经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如果放在今天的社会,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就不会被在意,家里学校都会当宝贝供着,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一个顶尖学生,白天睡觉在我们眼里是小事,但是孔子看来,宰我喜欢白天睡觉,透露出傲慢和懈怠,这是治学的大忌,与好学的精神背道而驰,必须出重拳制止。于是孔子责备他“朽木不可雕也”,说宰我就像一个腐朽的木头。本来好的木头可以用来雕琢用的,结果朽木就不能再雕琢了,就是说他已经没用了,是一个腐烂的木材。又说宰我像年久剥蚀之墙壁不可圬也,圬是粉刷。我们粉刷墙壁,但是这个墙壁已经是年久失修了,而且上面是千疮百孔,腐蚀得很厉害,已经不成完整的墙壁了,你再给它粉刷也没用了。这也是同样的意思,都是责备宰我,说宰我是一个无用之才,竟然白天睡觉。对于宰予,当如何责之耶,孔子责备弟子“朽木粪土”,这是整部论语骂人最厉害的一句了。  

【惜时早起】古代没有电、没有灯的照明,一般来讲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太阳下山了,天一黑就准备休息,早上一般天亮才起床,基本上是早睡不早起,所以晚上睡眠时间比较充足。白天趁着天亮,可以做些事情,如果白天睡觉就是浪费光阴了。当然,也有晚上读书的,这时就要点油灯、蜡烛,使我想起古人晚上用功的成语,如“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夜以继日、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是勉励我们要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就。《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就是“黎明即起”,要求早起,人一早起就懂得振作,懂得自立自强,懂得珍惜光阴、不蹉跎岁月,心性上就开始变化了,也懂得突破懒惰的习惯。老祖宗留了一部《易经》给我们,《易经》有六十四卦,第一卦叫乾卦,表天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顺应天时,“健”就是刚健,非常积极、主动、振奋,而且这个“健”还有恒心的意思,养成这个好习惯,终生不改变,自强不息。我们现代人都有电灯,晚上也可以学习、加班、工作、娱乐,可能会睡得比较晚一些,早晨要按时上班、上学,可能也会起早一些,中午如果休息一下,小睡一会,这个也不为过。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与古代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够简单机械照搬,学了太呆板就不行。我们要体会圣人的意思,是教我们不能懈怠、不能懒惰,要抓紧时间,特别是养成早起的习惯,如果不早起,睡得很晚,隔天又晚起,身体就很容易搞坏,身心都受损。而且一个人睡得很晚,精神非常颓靡、懒散,这差别就很大了。所以曾国藩先生说到,“晏起为败家之凶德”,晏起就是晚起,这是不好的行为。晚起,这个行为会让这个家败掉。曾国藩先生家风传承得很好,几百年过后,他的家族还出很多在这个时代很优秀的人,他的话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治家以不晏起为本”。

【警示千年】   蕅益大师讲,“卓吾云:乃牵联春秋之笔。”李卓吾先生讲过这个话,说批评宰我是“牵联春秋之笔”。孔子着《春秋》,也是所谓“乱臣贼子惧”,那些不正经的人,他们看了都很害怕。怕什么?自己留下千古骂名。《春秋》笔锋非常严厉,善恶非常分明。目的,圣人的意思无他,就是想帮助我们能够迁善改过。在这里狠狠地批评宰我,批评得这么严重,让两千五百年来,后世儒生不能睡懒觉,时时警醒、不能放松,不能够犯这同样的错误。一直到今天,我们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深刻地懂得人不能懒惰、不能懈怠、不能蹉跎岁月、不能因循度日荒废自己一生,尤其是年轻人。早上一定要早起,“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这才能够免得孔子骂你朽木、粪土。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孔子为什么反对白天睡觉?

孔子在世的时候,对别人给他的赞誉都推掉了,如“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唯独对于学习,孔子毫不避讳,还经常自我肯定,他甚至认为很少有像自己这样“好学”的人。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自己: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我是一个为了求取学问,发奋努力学习就忘记吃饭,当学问上有所收获,我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甚至年纪大了也没意识到,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求学状态。在《学而篇》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非常果断坚决,说话非常谨慎,就教于有德之人,使之时时匡正自己,此谓好学。这句话蕴含着孔子独特的好学观,他对诸弟子的肯定,好学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在孔子眼里,好学是最重要的品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宰予白天睡觉是和“好学”的标准格格不入的。

2.孔子为什么口气这么严厉?

 宰予,孔子的弟子,列孔门四科言语类第一。弟子当中,宰予是非常懂得言语,跟子贡是同一类人,也是很会说话,很有辩才的。他名“予”,字“我”,所以有时候也称宰我。昼寝,白天进入寝室休息,古时皆不许,这是违反规矩的,白天不能睡觉。《礼记·檀弓上》记:“夫昼居于内,问其疾可也;夜居于外,吊之可也。是故君子非有大故,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不昼夜居于内。”意思是(生病时)白天还在屋里睡觉,亲朋好友们就可以去探病;(祭祀时)夜里睡在中门以外,亲朋好友就能前往吊丧。因此,君子如果不是大的变故,是不会睡在门外的;不是由于祭祀前的诚心斋戒,或者是生病,是不会白天黑夜都在寝室中待着睡觉。古人依天道而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依礼制,白天劳作而不睡觉。孔子三千弟子,宰我能排言语第一,是何等了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老师讲完课,同学们还在复习或者百思不得其解时,宰我已经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如果放在今天的社会,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就不会被在意,家里学校都会当宝贝供着,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一个顶尖学生,白天睡觉在我们眼里是小事,但是孔子看来,宰我喜欢白天睡觉,透露出傲慢和懈怠,这是治学的大忌,与好学的精神背道而驰,必须出重拳制止。于是孔子责备他“朽木不可雕也”,说宰我就像一个腐朽的木头。本来好的木头可以用来雕琢用的,结果朽木就不能再雕琢了,就是说他已经没用了,是一个腐烂的木材。又说宰我像年久剥蚀之墙壁不可圬也,圬是粉刷。我们粉刷墙壁,但是这个墙壁已经是年久失修了,而且上面是千疮百孔,腐蚀得很厉害,已经不成完整的墙壁了,你再给它粉刷也没用了。这也是同样的意思,都是责备宰我,说宰我是一个无用之才,竟然白天睡觉。对于宰予,当如何责之耶,孔子责备弟子“朽木粪土”,这是整部论语骂人最厉害的一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